拋竿垂綸 靜享悠然時光(健身視野)
核心閱讀
近年來,釣魚運動越發受到關(guan) 注。不少年輕人加入愛好者隊伍,相關(guan) 賽事日益豐(feng) 富,漁具產(chan) 銷成為(wei) 體(ti) 育產(chan) 業(ye) 新的增長點。小小魚竿,折射全民健身的新體(ti) 驗、新場景和新機遇。
掛餌、拋竿、收放線……度假村、生態園,總能看到釣魚愛好者的身影。在江蘇省揚州市,釣魚高手匯聚一堂,展開激烈比拚;在黑龍江省湯原縣,即使寒冬臘月,也有冰釣愛好者樂(le) 此不疲;在天津市寶坻區,4、5月即將開展多項釣魚賽事;在河北省肅寧縣,魚竿漁具產(chan) 銷紅紅火火……
近年來,釣魚運動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路亞(ya) 等釣魚方式漸成時尚,深受年輕人喜愛;各類賽事活動在各地相繼舉(ju) 辦,愛好者廣泛參與(yu)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迅速發展,帶動更多人就業(ye) 增收。
年輕人加入愛好者隊伍
組裝釣組、掛上小魚模樣的假餌,手腕從(cong) 下往上一挽,拋竿,隨即有節奏地轉動線輪收放線,讓假餌模擬小魚遊動……
這一連串動作,胡子銘完成得很熟練。今年18歲的他是北京的一名釣魚愛好者,年紀雖輕,卻已接觸釣魚好幾年,尤其喜歡路亞(ya) 運動。
路亞(ya) 是一種釣魚方式,利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捕食原理,用橡膠、塑料、木頭、金屬、動物羽毛等製成的仿生型假餌模擬小魚遊動,由此吸引魚類對其攻擊咬鉤。
“我偶然了解到路亞(ya) 運動,看到用假餌也能釣真魚,感到很新奇。”胡子銘回憶,他先在網上找資料、看視頻,學習(xi) 基本方法,隨後買(mai) 了套入門裝備,就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地想一試身手。不承想接連試了幾次,都失敗而歸。
“我沒有氣餒,開始研究天氣、水域、時間等因素,一步步摸索,這個(ge) 過程也是路亞(ya) 運動的魅力所在。”十來次之後,胡子銘終於(yu) 釣上了魚,那一刻,他獲得了十足的成就感。從(cong) 此,每逢節假日他都找機會(hui) 去釣魚。背包裏裝上釣組和假餌,拿上釣竿,就可以出門釣一天。釣上來的魚,基本當場放流。“路亞(ya) 運動強調挑戰自我、親(qin) 近自然,但也注重愛護環境、保護生態。”胡子銘說。
今年32歲的蔡中豪是一名路亞(ya) 職業(ye) 釣手。“我從(cong) 5歲起就跟著爺爺和父親(qin) 去釣魚。讀高中時,偶然在電視上看到路亞(ya) 比賽,感覺很有意思,就查資料、買(mai) 釣具,然後癡迷至今。”蔡中豪說。
在蔡中豪看來,釣魚運動是對眼力、技術和腦力的綜合考驗,既要保持專(zhuan) 注,全神貫注地感受手、竿、輪、線的狀態,也要掌握相關(guan) 知識,了解氣候、水溫、光照、植被條件等對魚類的影響,及時思考和判斷。有經驗的路亞(ya) 釣手來到水邊,並不著急下竿,而是先觀察目標魚食物的外形、顏色、活動規律等多種因素,然後再選擇相應假餌。
“我剛接觸路亞(ya) 運動時,參與(yu) 者很少。近年來,路亞(ya) 愛好者數量不斷增長,各類短視頻平台也起到了助推作用。”蔡中豪經常在各平台分享路亞(ya) 的技巧和心得,逐漸積累起一批粉絲(si) 。
中國釣魚運動協會(hui) 競賽與(yu) 裁判委員會(hui) 主任郝衛東(dong) 表示,路亞(ya) 釣具相比傳(chuan) 統手竿簡單很多,因此更受年輕人喜愛。近年來,隨著戶外運動興(xing) 起,不少人在露營、徒步時也帶上釣具,享受釣魚樂(le) 趣。
傳(chuan) 統賽事玩出新花樣
去年末,150多名釣魚愛好者齊聚揚州,參加江蘇省第二十一屆釣魚高手賽暨大美槐泗格林迎春杯第五屆釣友聯誼賽。選手排坐在荷塘旁,拋竿垂綸畫出優(you) 美弧線。
“本次比賽在賽製上有所創新,增加了一對一對決(jue) 。”江蘇省釣魚協會(hui) 裁判長李寒停介紹,賽製變化讓傳(chuan) 統賽事更加精彩和刺激。
在黑龍江省湯原縣竹簾鎮,每逢鬆花江江麵封凍,便到了冰釣愛好者的“好時節”。在剛剛過去的冬天,冰釣愛好者趙維利多次站上厚實的冰麵,鑽個(ge) 冰眼,搭上帳篷,生起暖爐,悠閑地坐在小板凳上靜觀浮漂動態。
“冰上垂釣別有一番樂(le) 趣。浮漂輕微地上下點動,隻需隨手一提,就能有所收獲。”在趙維利看來,這是難得的獨處時光。
“冰釣收獲與(yu) 天氣相關(guan) ,每到下雪前,愛好者趕緊跑到江麵,開釣就有魚。我們(men) 還開展冰釣比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ge) 項目,暢享冬季釣魚的快樂(le) 。”竹簾鎮茨梅村漁業(ye) 養(yang) 殖場負責人徐春德說。
隨著天氣轉暖,各地釣魚賽事火熱開展。李寒停表示,光是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江蘇省省級釣魚比賽就舉(ju) 辦了近10場,“近兩(liang) 年,每年省級賽事都在100場上下,參與(yu) 人數很可觀。”
郝衛東(dong) 介紹,2003年,協會(hui) 舉(ju) 辦了第一場全國釣魚錦標賽,賽事數量從(cong) 最初的一年一場逐漸增加到3場,後來增加到十幾場。近年來,國內(nei) 釣魚賽事活動越來越多,僅(jin) 中國釣魚運動協會(hui) 登記在冊(ce) 的各類賽事活動一年就有500餘(yu) 場,參賽人數不斷增加。
在江蘇省淮安市白馬湖釣場內(nei) ,工作人員正在投撒魚苗,周圍民宿飄來陣陣飯菜香氣。“今天又來了十幾個(ge) 釣友,自從(cong) 有了比賽,我這生意好得不得了!”民宿經營者張阿姨說。
釣魚賽事蓬勃發展帶動當地居民就業(ye) 增收,助推經濟社會(hui) 發展。江蘇省釣魚協會(hui) 副會(hui) 長桑世澤介紹,協會(hui) 因地製宜創辦賽事,現已初步構建起立體(ti) 化的釣魚競賽體(ti) 係。
天津市寶坻區去年啟動“潮白河·漁生態小鎮”項目,努力打造集釣魚賽事、休閑度假、漁具生產(chan) 、漁具博覽交易於(yu)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模式。2023年以來,全國釣魚公開賽等10場次賽事在寶坻區黃莊鎮開展,吸引不少釣魚愛好者,帶動旅遊消費,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小魚竿“釣”起大產(chan) 業(ye)
外觀多彩的手竿、輕便耐用的路亞(ya) 竿、小巧精致的冰釣竿……因漁具聞名的河北省肅寧縣,擁有1000多條魚竿漁具加工生產(chan) 線,有8400多家漁具生產(chan) 和銷售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達3萬(wan) 餘(yu) 人。
“我們(men) 從(cong) 一根竹竿起步,後來轉向製作玻璃鋼魚竿,如今已轉型升級生產(chan) 高碳竿。”肅寧縣魚竿漁具產(chan) 業(ye) 領導小組副組長、縣政協副主席張會(hui) 如介紹。
裁布、卷管、噴漆、組裝、纏線、包裝……位於(yu) 肅寧縣梁家村鎮的河北順澤漁具有限公司內(nei) ,數十條生產(chan) 線正高效運轉。“製作一根魚竿需要22道工序,平均每天我們(men) 可生產(chan) 各類魚竿1萬(wan) 餘(yu) 套,年產(chan) 量超300萬(wan) 套。”順澤漁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曹誌方說。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順澤漁具從(cong) 20多年前不到10人的小作坊,發展成為(wei) 如今全縣最大的魚竿漁具生產(chan) 企業(ye) 之一,擁有員工500餘(yu) 人、占地3萬(wan) 多平方米。
順澤漁具卷管一車間主任曹秋英今年45歲,是公司的老員工。“以前卷管全靠手工,一個(ge) 小時最多隻能卷六七十支。”如今,純手工逐步邁向自動化,1小時就可卷150支,魚竿的產(chan) 量上去了,品質也升級了。隨著魚竿漁具產(chan) 業(ye) 的發展,曹秋英家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卷管按件計費,我現在平均一個(ge) 月能掙六七千元呢!”曹秋英說。
釣魚運動日益紅火,市場對魚竿漁具需求量不斷增加。曹誌方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chan) 規模,“鎮政府正幫我們(men) 協調建設新廠區,屆時還將帶動周邊更多村民就業(ye) 增收。”
高銷售得益於(yu) 產(chan) 品質量,也多虧(kui) 電商物流的發展。在肅寧縣西乾泊村,每年有100多萬(wan) 支魚竿從(cong) 這個(ge) 小村莊發往全國各地,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雷的帶動下,村民走向鏡頭成為(wei) “主播”,西乾泊村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在直播基地,一場持續5個(ge) 小時的直播下來,漁具銷售額最高時可突破60萬(wan) 元。
緊抓機遇,小魚竿“釣”起了大產(chan) 業(ye) 。“未來,我們(men) 將建設魚竿漁具特色產(chan) 業(ye) 園區,通過培育龍頭企業(ye) 、推動集群發展,形成鏈條式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希望肅寧魚竿漁具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張會(hui) 如說。
(季芳、劉佳華、邵玉姿、白光迪、方圓)
本期統籌:王 博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2日 1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