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運河綻放新時代文化光彩
原標題:讓大運河綻放新時代文化光彩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dong) 運河3個(ge) 部分及其10個(ge) 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dong) 、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ge) 省(市)。當前,各地通過展現文物遺存的文化、弘揚曆史凝練的文化、活化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蘊含的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使大運河不斷綻放新時代文化光彩。
近年來,北京實施200多項文物保護工程,完成大運河沿線多個(ge) 古建、遺址修繕,祿米倉(cang) 倉(cang) 廒文物建築完成保護性修繕;萬(wan) 寧橋“減負”,全貌得到更好展示;通州燃燈塔升級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沿線博物館數量有序增長,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dong) 館)於(yu) 2023年底開放。優(you) 化大運河沿線文化生態空間,建設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海子公園、張家灣公園等一批沿河公共活動空間和北運河、運潮減河等300餘(yu) 公裏綠道。全麵改善大運河生態環境,重點實施北運河(通州段)、蕭太後河、通惠河三大水係綜合治理工程和兩(liang) 岸景觀提升工程。
天津編製完成大運河河道水係治理管護專(zhuan) 項規劃,主要包括改善河道水係資源條件、完善防洪排澇保障、促進岸線保護和服務提升、推進綠色航運發展等。同時,對大運河天津段沿線區域的非遺項目進行調研,摸清沿線104項與(yu) 運河文化相關(guan) 非遺項目,開展大運河沿線非遺活態展示活動。2023年4月,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一期元寶島公園正式開園,集中展示了明清時期天津運河文化盛景,打造獨具特色的津沽生態文化體(ti) 驗區。
河北以大運河沿岸文物遺跡考古修複為(wei) 基礎,不斷釋放運河曆史文化價(jia) 值,推進朱唐口險工修繕保護工程等,對大名府故城、永濟渠遺址等區域開展考古勘探。健全運河常態化管護機製,持續開展沿線補植增綠、環境綜合整治和運河水質監測。大力推進大運河重要點段安防監控建設,健全完善大運河安全遠程監控體(ti) 係。建成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示館,呈現1022項大運河沿線非遺項目,建成滄州水利文化展示館、中國大運河·紀曉嵐文化園。
大運河山東(dong) 段包括8段運河以及15處遺產(chan) 點,尤其作為(wei) 世界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汶上縣南旺分水樞紐,在溝通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山東(dong) 實施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工程,啟動大運河沿線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將大運河沿線名城名鎮名村和曆史文化街區全部完成規劃編製。同時,將大運河與(yu) 齊魯文化要素融合,打造“魯風運河”旅遊交通廊道,不斷提升沿線旅遊景區、特色民宿、休閑鄉(xiang) 村等旅遊產(chan) 品品質。山東(dong) 立項建設81個(ge) 高校文科實驗室,加強“大運河文化數據平台”“大運河民間文獻數據庫”建設。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由河南境內(nei) 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永濟渠、京杭大運河會(hui) 通河等3部分構成,2023年河南推進實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重點項目32個(ge) 。開封州橋——古汴河運河遺產(chan) 區保護利用規劃方案加緊編製,開封順天門遺址(城摞城)博物館、新鄉(xiang) 百泉書(shu) 院、滑縣道口古鎮、浚縣古城等項目加快推進。2024年,河南將推動大運河沿線村莊開展鄉(xiang) 村綠化美化,建設森林鄉(xiang) 村約300個(ge) ;鼓勵大運河沿線市縣開發研學實踐精品課程,促進大運河文化永續傳(chuan) 承。
大運河安徽段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重要河段。安徽推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係統性全方位建設保護,推動宿州市隋唐大運河(泗縣段)國家文化公園項目等9個(ge) 項目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工程項目儲(chu) 備庫,支持淮北市柳孜運河永久性保護大棚等一批項目建設。實施文旅精品創建行動,打造大運河安徽段“汴河遺珍·水韻皖北”的文化旅遊整體(ti) 品牌。
當前,790公裏的大運河江蘇段仍是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水北調東(dong) 線輸水工程的主幹道。江蘇省委宣傳(chuan) 部文化產(chan) 業(ye) 處處長楚昆介紹,作為(wei)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唯一重點建設區,江蘇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作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江蘇新實踐的重要工程,各方麵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省級層麵搭建了較為(wei) 完備的組織架構、政策保障和工作體(ti) 係,出台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的地方性法規,設立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基金,發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專(zhuan) 項債(zhai) 券。出台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1+1+6”規劃體(ti) 係,首創的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以及3種空間形態等建設思路和內(nei) 容全麵推廣。實施世界文化遺產(chan) 及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和環境整治工程,建設省級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監測管理平台。深化運河文化研究,編纂出版運河通誌《中國運河誌》。深入推進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大運河浙江段主要包括江南運河嘉興(xing) ——杭州段、江南運河南潯段、浙東(dong) 運河杭州蕭山——紹興(xing) 段、浙東(dong) 運河上虞——餘(yu) 姚段、浙東(dong) 運河寧波段等5段。在杭州,大運河音樂(le) 公園、小河公園、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麗(li) 水路——拱康路)、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等已完工開放,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暫名)、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大運河杭鋼公園等正在有序推進中。在紹興(xing) ,利用浙東(dong) 運河文化園構建文博、文創、文商旅的“一廊三帶”整體(ti) 布局,搭建“黃酒小鎮—運河園”水上遊線。在寧波,展示寧波城牆、塘河的望京門遺址公園和展示塘河水利、塘河生活的西塘河文化公園均已建成並對外開放;大運河貫通著國家級曆史文化名鎮慈城和曆史文化名村半浦古村、大西壩古村等運河聚落遺產(chan) ,寧波正在活態傳(chuan) 承著大運河沿線的非遺文化譜係。
(綜合本報記者施芳、潘俊強、靳博、史自強、侯琳良、張文豪、徐靖、姚雪青、竇瀚洋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5日 第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