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向新逐綠 白城有群追風的人

發布時間:2024-04-08 15:36:00來源: 人民網

  白城市位於(yu) 吉林省西部,處於(yu) 大興(xing) 安嶺和長白山脈之間西南下降氣流通道上,大風四季不歇,本地人對風曾經苦惱不已“這裏就是一個(ge) 大風口,一年內(nei) 刮兩(liang) 次風,一次刮半年。”白城市通榆縣三一風電裝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行政經理陳永春說道。

  “以前被人嫌棄的大風,現在變成了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陳永春見證了這裏風能產(chan) 業(ye) 發展的巨大變化。1999年10月,白城域內(nei) 首個(ge) 風電場在通榆縣建成,拉開了白城市發展綠色能源產(chan) 業(ye) 的序幕。

  “我們(men) 很早就看中了通榆的風光資源和深厚的產(chan) 業(ye) 基礎,年有效風速時長達7000小時以上,風電開發空間很大。”2009年,通榆縣三一風電裝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作為(wei) 首批企業(ye) 之一落戶白城。

  白城市通榆縣有一條長約5.2公裏的路,被當地人叫做“風電大路”,仿佛預示著企業(ye) 家追風之路從(cong) 此開啟征程。

  “以前這條街上隻有我們(men) 一兩(liang) 家風電裝備製造企業(ye) ,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家,當時風機國產(chan) 化程度低,主機多是從(cong) 西班牙、丹麥進口,風電價(jia) 格一度居高不下”。陳永春看著葉輪直徑195米的風機感慨不已,“如今從(cong) 主機到零部件,國產(chan) 化程度越來越高,產(chan) 品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這個(ge) 風機葉片是碳纖維材料製成,比傳(chuan) 統的玻璃鋼材料更輕、強度更高。生產(chan) 所需零部件都可以實現本地化供應,生產(chan) 成本大幅降低。”

  風電產(chan) 業(ye) 從(cong) 小到大、風電技術由弱變強,隨著風電產(chan) 業(ye) 的發展,裝備製造業(ye) 也快速崛起,一個(ge) 圍繞“風”的產(chan) 業(ye) 集群正在逐步發展壯大。大到風機整機、小到緊固小件;上到葉片,下到地下線纜;內(nei) 到螺絲(si) ,外到整件,所有風機部件,通榆成為(wei) 全國唯一一個(ge) 集風電主機葉片、塔筒、機艙罩、電機、緊固件等風電全產(chan) 業(ye) 鏈“一站式采購”的城市。在陳永春看來,白城這個(ge) 風口之地已經變成了產(chan) 業(ye) 發展“新風口”。“白城追風而行的企業(ye) 家越來越多了。”

  追“風”逐夢,因“綠”興(xing) 業(ye) ,一陣風吹過,點亮白城萬(wan) 家燈火的願景開始照進現實。在陳永春等企業(ye) 家的追風之旅上,有著國家政策服務體(ti) 係的默默支持。以稅收方麵為(wei) 例,2024年是稅務部門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第11個(ge) 年頭,但稅務助力企業(ye) 發展的“春風”卻不隻是11年,在風電等新能源企業(ye) 成立伊始,當地稅務部門就聚焦企業(ye) 涉稅需求,主動靠前服務,精準落實各項稅收優(you) 惠政策,助力企業(ye) 向新向綠發展。

  “僅(jin) 2023年,我們(men) 就累計享受到留抵退稅政策4700餘(yu) 萬(wan) 元,先進製造業(ye) 加計抵減900萬(wan) 元,稅惠政策釋放的紅利,為(wei) 我們(men) 積極推進2024年零碳智造產(chan) 業(ye) 園三期建設,打造海陸通用的10-15MW風機製造基地增添了稅動力。”陳永春表示。

  追“風”人的奮鬥曆程,是白城在“雙碳”驅動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一個(ge) 縮影。綠能湧動,風在改變著白城。據了解,白城市大力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目前電源裝機超1300萬(wan) 千瓦,新能源總裝機規模列東(dong) 北第一,全國前十。(藺敬帥 韓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