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兩項目入選全國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案例
文旅部日前公布文化和旅遊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十佳案例和優(you) 秀案例,江蘇兩(liang) 個(ge) 項目入選。其中,南通市海門區“打響‘張謇故裏·詩畫海門’品牌 繪就江海文化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畫卷”入選十佳案例,興(xing) 化市“放大興(xing) 化垛田‘雙遺產(chan) ’效應 以文化傳(chuan) 承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入選優(you) 秀案例。
海門區立足江海文化、張謇文化等特色資源稟賦,科學規劃46.8公裏“張謇曆史人文記憶軸”,將張謇故裏、餘(yu) 東(dong) 古鎮等張謇遺跡資源串珠成鏈,構建“一廊道、四片區、六配套”文旅空間布局。打造“江海之門”特色標識,改造提升江灣漁歌(沿江漁村)海港生態旅遊景區。
興(xing) 化市圍繞垛田做文章,挖掘垛田“深內(nei) 涵”,做好與(yu) 垛田有關(guan) 的傳(chuan) 統農(nong) 耕技術、生產(chan) 工具、地方民俗、民間典故等曆史文化遺產(chan) 收集整理和研究。扮靚垛田“好風光”,建成全長66公裏的“千垛美路”連接千垛菜花、李中水上森林、徐馬荒濕地等景點,推出垛田“土特產(chan) ”,引導周邊村民延續農(nong) 耕傳(chuan) 統,形成垛田四時好風光。 (付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