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宿遷市宿城區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打造鄉村全麵振興新引擎
《人民日報》2024年4月12日18版 版麵截圖
原題: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推動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
打造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新引擎
走進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田窪智慧農(nong) 業(ye) 園,溫室大棚裏小番茄果實飽滿、色澤誘人,采摘、拍照,市民遊客不亦樂(le) 乎。“這草莓番茄,口感好得很。”市民高揚說。
田窪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吳沅鍇介紹,農(nong) 業(ye) 園建成各類設施110萬(wan) 平方米,引進經營主體(ti) 26家,帶動300餘(yu) 名農(nong) 民就業(ye) ,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wan) 元。“農(nong) 業(ye) 園還建了直播間,把產(chan) 品賣到全國。我們(men) 還成立了宿遷市田窪智慧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負責果蔬加工、配送。”吳沅鍇說,接下來將打造“種植+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休閑觀光研學旅遊”三產(chan) 融合發展的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
在“土”字上謀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產(chan) ”字上下功夫。“我們(men) 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積極構建‘以農(nong) 為(wei) 本、以文為(wei) 魂、以旅帶動’的產(chan) 業(ye) 鏈,打造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新引擎。”宿城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楊廣軍(jun) 介紹,區裏以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為(wei) 抓手,積極發展觀光、休閑、度假、體(ti) 驗和創意農(nong) 業(ye) ,全力帶動現代農(nong) 業(ye) 、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餐飲民宿等聯動發展,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升級。去年,宿城區建成以唐圩三產(chan) 融合產(chan) 業(ye) 園為(wei) 代表的省級農(nong) 業(ye) 重大項目28個(ge) ,全年接待遊客300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1.98%,獲評省級鄉(xiang) 村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入選全國首批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試點。
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不斷催生新業(ye) 態,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注入強勁動能。
湖泊、棧橋、花海、稻田,鄉(xiang) 村美景如畫。蔡集鎮牛角村的歡樂(le) 田園度假區,吸引了大量市民體(ti) 驗田園風情、品嚐特色美食、飽覽水美風光。牛角村成了熱門打卡點,周邊休閑農(nong) 業(ye) 、特色農(nong) 莊、鄉(xiang) 村民宿等新業(ye) 態如雨後春筍般興(xing) 起,帶動500餘(yu) 人家門口就業(ye) 。
通過“吃住行遊購娛”全業(ye) 態配套,打造以度假為(wei) 主,遊樂(le) 、觀光並重的一站式複合型農(nong) 文旅景區,牛角村歡樂(le) 田園度假區被評為(wei) 省鄉(xiang) 村旅遊業(ye) 態創新示範產(chan) 品。開園一年來,已接待遊客70萬(wan) 人次。
除了牛角村歡樂(le) 田園度假區,蝴蝶蘭(lan) 大世界、朱海休閑運動小鎮等新業(ye) 態也出圈引流,帶動富民增收。2023年宿城全區141個(ge) 涉農(nong) 村居平均收入101.73萬(wan) 元,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9.2元、同比增長7%。
“宿城將堅持做好‘土特產(chan) ’這篇大文章,持續壯大農(nong) 文旅融合業(ye) 態,努力讓‘水韻天成·自在宿城’成為(wei) 愈發閃亮的名片和標識。”宿城區委書(shu) 記陳偉(wei) 說,宿城區將聚焦“農(nong) 文旅+”,不斷開發和拓展新業(ye) 態,實現更高水平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