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衝星約500顆
5日,中國科學院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了中國天眼FAST的運行情況和取得的一係列重要科學成果。中國天眼FAST自建成以來,運行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截至目前,FAST共發現脈衝(chong) 星約500顆,成為(wei) 自其運行以來世界上發現脈衝(chong) 星效率最高的設備。
FAST中性氫譜線測量星際磁場取得重大進展
中性氫是宇宙中豐(feng) 度最高的元素,廣泛存在於(yu) 宇宙的不同時期,是不同尺度物質分布的最佳示蹤物之一。國家天文台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采用原創的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利用FAST首次獲得原恒星核包層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應測量結果。發現星際介質從(cong) 冷中性氣體(ti) 到原恒星核具有連貫性的磁場結構,異於(yu) 標準模型預測,為(wei) 解決(jue) 恒星形成三大經典問題之一的“磁通量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觀測證據。該成果於(yu) 北京時間2022年1月6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以封麵文章形式正式發表。
獲得迄今最大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
快速射電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射電爆發現象,起源未知,是天文學最新熱點。國家天文台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利用FAST對快速射電暴FRB121102進行觀測,在約50天內(nei) 探測到1652次爆發事件,獲得迄今最大的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超過此前本領域所有文章發表的爆發事件總量,首次揭示了快速射電暴的完整能譜及其雙峰結構。
“銀道麵脈衝(chong) 星快照巡天”項目持續發現毫秒脈衝(chong) 星
發現脈衝(chong) 星是國際大型射電望遠鏡觀測的主要科學目標之一。FAST重大優(you) 先項目“銀道麵脈衝(chong) 星快照巡天”在不到兩(liang) 年時間,累計觀測了約620個(ge) 機時,完成了計劃搜尋天區的8%,截至目前該項目新發現279顆脈衝(chong) 星,其中65個(ge) 為(wei) 毫秒脈衝(chong) 星,在雙星係統中的有22顆。該工作執行1年半所發現的脈衝(chong) 星數已經超越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15年的搜尋結果。
開展多波段合作觀測 開啟脈衝(chong) 星搜索新方向
基於(yu) FAST靈敏度國際領先的優(you) 勢,將FAST與(yu) 高能波段的重要空間天文設施費米伽馬射線天文台大視場望遠鏡相結合進行天地一體(ti) 化協同和後隨觀測,具有產(chan) 生重大科學突破的潛力。科研團隊發現了多顆脈衝(chong) 星,並開展了多波段觀測分析。多波段合作觀測不僅(jin) 開啟了FAST脈衝(chong) 星搜索新方向,而且打開了研究脈衝(chong) 星電磁輻射機製的新途徑,為(wei) 研究中子星星族演化和探測引力波提供更多樣本。
基於(yu) 超高靈敏度的明顯優(you) 勢,FAST已成為(wei) 中低頻射電天文領域的觀天利器,未來將在快速射電暴起源與(yu) 物理機製、中性氫宇宙研究、脈衝(chong) 星搜尋與(yu) 物理研究、脈衝(chong) 星測時與(yu) 低頻引力波探測等方向產(chan) 出深化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科學成果。
擬在2022年給全國中小學生開放1%的觀測時間
據了解,2021年FAST優(you) 先和重大科學項目占總觀測時間的50%。自FAST正式向全球開放共享,14個(ge) 國家的27份國際項目獲得批準於(yu) 2021年8月啟動了科學觀測。未來,FAST將繼續高質量運行,展開搜尋脈衝(chong) 星、探測引力波等科學觀測,並擬在2022年給全國中小學生開放1%的觀測時間,中小學生提出科學想法,由天文學家幫助他們(men) 來實現。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台台長常進介紹,在未來觀測中,FAST將致力於(yu) 尋找小於(yu) 1毫秒的亞(ya) 毫秒脈衝(chong) 星,這也是全世界都在找的一種係統;第二個(ge) 是尋找脈衝(chong) 星和黑洞組成的雙星;第三點就是中性氫巡天,這是FAST最優(you) 勢的地方,它的靈敏度高,在中性氫巡天方麵預期取得重大成果發現。
(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