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隻看一部熱門電影”瓶頸如何破
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472.58億(yi) 元,恢複至疫情前的74%,全年總票房和銀幕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其中,年度票房前三名為(wei) 《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三者總票房突破150億(yi) 元。去年也誕生了曆史最高春節檔(78.4億(yi) 元)和曆史第二高國慶檔(43.9億(yi) 元)的成績,兩(liang) 大檔期合計在全年大盤的票房占比已提升至四分之一。
電影市場檔期效應會(hui) 否進一步增加?近日,貓眼研究院、燈塔研究院分別發布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報告,一係列數據讓行業(ye) 看到市場複蘇信心,也帶來許多思考。
集中時間看大片
95後觀眾(zhong) “十月”去年看了3部電影:《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和《懸崖之上》。“我最喜歡《懸崖之上》。”她說,自己偏好“名導演+商業(ye) 片”的組合,這意味著影片的口碑和娛樂(le) 性雙重保障。其他影片大多不會(hui) 主動去看,但如果上映之後豆瓣、貓眼等平台口碑爆棚,也會(hui) 抱著錯過可惜的心理去看看。最近她就打算補看《愛情神話》。
“十月”的觀影選擇,印證了貓眼研究院近期梳理的觀眾(zhong) 四大觀影動機:高配置、類型片、強內(nei) 容、市場運作,而她所選擇的三部電影,也是2021年春節檔、五一檔、國慶檔的熱門電影。“去年明顯感受到院線電影紮堆上映,平日可選的有質量的影片很少。”十月說。
據貓眼研究院統計,2021年全國人均觀影數量回升至2.4部,半數觀眾(zhong) 一年仍隻看一部電影。這些觀眾(zhong) 全年唯一的一張電影票23%貢獻給了春節檔,13%貢獻給國慶檔。他們(men) 選擇的影片前三名分別是《你好,李煥英》(9.7%),《長津湖》(9.2%)和《唐人街探案3》(7.2%)。
貓眼研究院分析師劉振飛認為(wei) ,這些數據組合出這樣一個(ge) 情境——“選擇在一個(ge) 熱門檔期,一年觀看一部熱門電影”。“這一定不是行業(ye) 願意看到的,但如果熱門影片隻願意在熱門檔期上映,久而久之,觀眾(zhong) 也隻會(hui) 在熱門檔期,隻選擇最熱門的一部觀看。需求端消費行為(wei) 的改變,很多是由於(yu) 供給端的原因。”
燈塔研究院院長牧晨也認為(wei) ,檔期集中效應在不斷加劇。2021年全年票房超過2億(yi) 元的影片共27部,六成在大檔期上映。在重點檔期上映的影片,從(cong) 數量、評分到單片票房等各方麵,都和非檔期影片拉開較大差距。
大片擠熱門檔期,檔期一過票房斷崖式下跌也引發業(ye) 內(nei) 擔憂。貓眼研究院發現,2021年平日票房產(chan) 出有所下降,年度三甲票房創紀錄的同時,20億(yi) 、30億(yi) 電影集體(ti) 缺失,“集中時間看大片”的市場特征,說明低頻觀影觀眾(zhong) 的觀影動機較往年呈弱化趨勢。“提高觀影頻次,需要有在非熱門檔期上映也能激發觀影動機的內(nei) 容自信,需要更了解觀眾(zhong) 喜好。”劉振飛說。
“520”成獨立檔期
2021年市場也釋放出一些積極信號,湧現出一批新檔期,例如七夕、六一、“520”等都有亮眼的票房成績。去年5月20日上映的《我要我們(men) 在一起》取得首日接近1億(yi) 、最終3.26億(yi) 元的票房成績。影片還將上映時間定為(wei) 13時14分,助推愛情片的社交儀(yi) 式感,結果表明該時段票房超過傳(chuan) 統黃金時間,該片結伴觀影比例高達72%。多部愛情片在“520”前後的集中上映,也讓“520”首次成為(wei) 一個(ge) 獨立檔期。
“節假日看電影是一項很有性價(jia) 比的消費選擇,每個(ge) 檔期我都會(hui) 選擇看一到兩(liang) 部電影。”觀眾(zhong) 沈小姐認為(wei) ,電影會(hui) 受檔期影響,相比檔期的社交屬性,她更看重影片本身質量,“520檔如果有時間我也會(hui) 去看,但前提是要有足夠好的片子”。
“研究和調研結果表明,觀眾(zhong) 對電影的核心訴求主要來自影片本身,而不是檔期。”牧晨認為(wei) ,隻要貼近觀眾(zhong) 的情感訴求,看準競爭(zheng) 空缺的“真空期”,檔期可以有更多選擇。
在內(nei) 容市場方麵,“中國敘事”成為(wei) 過去一年的核心主題。據燈塔專(zhuan) 業(ye) 版數據,2021年的進口片票房在大盤中占20%,不到2016年占比的一半,由主旋律題材引領的國產(chan) 電影,繼續在這一年獲得穩定發展。其中,電影《長津湖》以57.7億(yi) 元票房打破影史紀錄,影片在創作上持續貼近時代精神,也延續了“中國敘事”。鍾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