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商品小樣“圈粉”年輕人 真假難辨維權難

發布時間:2022-01-11 09:3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商品小樣“圈粉”年輕人 真假難辨維權難

  通過網購、代購,花費幾十元的價(jia) 格就能用上大牌護膚品的小樣,這是韓玉潔最近熱衷的消費方式。近年來,大牌護膚品小樣俘獲了一大波像韓玉潔這樣的消費者。

  小樣就是人們(men) 常說的“試用裝”,是品牌商家為(wei) 了做新品推廣、吸引顧客嚐試體(ti) 驗或進行促銷優(you) 惠而推出的產(chan) 品,一般不專(zhuan) 門銷售,主要搭配正裝贈送給消費者。如今,小樣不僅(jin) 成為(wei) 美妝行業(ye) 的“網紅”,還逐漸形成新的零售業(ye) 態,各類小樣集合門店走紅。小樣集合店Harmay話梅被爆出單店估值高達10億(yi) 元,在二手買(mai) 賣平台,各類小樣轉賣的賣家銷量也十分可觀。

  性價(jia) 比高是大多數消費者選擇小樣的主要原因。

  “比如說某大牌麵霜一瓶50毫升的正裝將近2000元,購買(mai) 小樣的話,一支5毫升的小樣隻需100元左右,買(mai) 10個(ge) 小樣就是一個(ge) 正裝量,便宜了不少”,韓玉潔加入了分享各類小樣購買(mai) 鏈接的微信群,也經常到小樣集合店購物。

  小樣愛好者世晨也認為(wei) ,“小樣和正裝的內(nei) 容一樣,價(jia) 格卻低了一半,肯定是購買(mai) 小樣劃算”。有些人將購買(mai) 小樣稱作“精致窮”,世晨對此並不認同,“明明有更劃算的東(dong) 西為(wei) 什麽(me) 要買(mai) 貴的?購買(mai) 小樣說明年輕人在購物上更追求性價(jia) 比”。

  小樣也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試錯機會(hui) 。消費者李鑫喜歡嚐試各類護膚新品,她會(hui) 先買(mai) 小樣,使用過後覺得不錯再購買(mai) 正裝。李鑫還喜歡小樣的小容量和便攜性,“一個(ge) 小樣就幾毫升,很快就能用完,不容易氧化,用完就扔,不占地方”。

  “相比起大包裝,小樣的容量更適合年輕人。”世晨說,年輕人往往喜歡新鮮感,同一物品用久了就會(hui) 膩,想嚐試新產(chan) 品。

  消費者對小樣的喜愛,也讓商家看到了新的盈利點。不少商場出現了小樣領取裝置,消費者注冊(ce) 品牌會(hui) 員便可以領取小樣,裝置前往往擠滿了人。天貓購物網站也推出“U先”頻道,每天推出限量的不同品牌小樣試用裝,品牌包含國內(nei) 外各大品牌護膚品、日用品等,價(jia) 格在幾元至幾十元不等。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在“U先”頻道,售價(jia) 為(wei) 19.9元的某知名化妝品牌1.5毫升的眼霜小樣已經售出5000多單。

  除頭部的小樣集合店,不少中小型小樣集合店也出現在大街小巷。王嘉沛早在2017年就開了一個(ge) 小樣集合店,在某三線城市人流量最大的綜合商場裏,她租了十幾平方米的櫃台,加盟了某小樣售賣品牌。

  “想去做小樣生意是因為(wei) 看到很多出差的女生需要便攜的護膚品。”王嘉沛介紹,她加盟的品牌在全國有上百個(ge) 加盟商,需要向品牌方繳納1萬(wan) 元的保證金以保證不從(cong) 其他渠道訂貨,每次訂貨的金額也不少於(yu) 1萬(wan) 元。加盟的品牌方會(hui) 從(cong) 香港等地各個(ge) 專(zhuan) 櫃等渠道收各類小樣,“加盟品牌一是為(wei) 了保證貨源是正品,二是為(wei) 了能持續不斷地供貨。”王嘉沛說,如果沒有專(zhuan) 門的渠道,難以保證小樣持續穩定的供應,“小樣都是專(zhuan) 櫃配著正裝贈送的,數量有限,對於(yu) 我們(men) 加盟商來說,並不是看顧客喜歡什麽(me) 賣什麽(me) ,而是看品牌方能給我們(men) 哪些小樣再去售賣”。

  從(cong) 事化妝品代購多年的沫莉介紹,小樣一般會(hui) 出現在專(zhuan) 櫃或者免稅店。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小樣也大多來自於(yu) 上述兩(liang) 個(ge) 渠道,一種是品牌的售貨員以內(nei) 購價(jia) 購買(mai) 正裝獲贈小樣後,將小樣和正裝分開售賣,售貨員也會(hui) 定期整理沒有贈送出去的小樣通過自己的渠道售賣;另一種是代購會(hui) 通過在專(zhuan) 櫃、免稅店購買(mai) 正品而獲得小樣轉賣。

  王嘉沛的店麵不大,但生意最好的時候日營業(ye) 額近萬(wan) 元,“減去店麵租金、人員成本,利潤約10%-20%”。代購的利潤就會(hui) 高很多,沫莉說,如果是買(mai) 正品送的小樣,利潤可達百分之百,“從(cong) 專(zhuan) 櫃售貨員那裏收來的,利潤基本在40%-60%左右”。

  實際上,小樣並不是真正的商品,包裝也會(hui) 標注“非賣品”。據沫莉了解,目前並沒有品牌方授權小樣集合店售賣小樣,“小樣的包裝一般都比較簡單,也沒有注明成分,有些工廠就會(hui) 用收來的小樣包裝灌入假的產(chan) 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某批發網站上輸入“小樣”後,有多家化妝品工廠在銷售小樣,如某工廠店掛出的各類香水小樣售賣鏈接價(jia) 格僅(jin) 為(wei) 每支1.5元,還有商家售賣的某大牌口紅中樣隻賣6.8元,並打出“招代理、一件代發”等字樣。沫莉表示,上述產(chan) 品一般均為(wei) 假貨。

  為(wei) 了避免買(mai) 到假貨,在某事業(ye) 單位工作的賈珍隻在買(mai) 過的代購、專(zhuan) 櫃的櫃姐處或者買(mai) 過的網店購買(mai) ,可即使萬(wan) 分小心,她還是“踩了雷”。她在小程序快團團上購買(mai) 了某日本品牌的12毫升隔離小樣,然而在谘詢品牌官方客服時,對方表示目前該品牌沒有生產(chan) 過12毫升的隔離小樣。賈珍與(yu) 團長溝通期望退款處理,但對方始終沒有回複她。賈珍注意到,這一商品共有1600餘(yu) 人參與(yu) 團購,每支商品60元,銷售的總金額達9萬(wan) 餘(yu) 元。賈珍說,這位團長是一家有兩(liang) 萬(wan) 粉絲(si) 的淘寶網店店主,“因為(wei) 在這家淘寶店買(mai) 過東(dong) 西,覺得很靠譜,所以跟了團”。賈珍找到快團團的客服,希望協助維權,但客服答複:“建議與(yu) 團長協商。”維權陷入困境,她說:“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也反映出,所謂的團購工具也沒有對產(chan) 品進行監管。”

  賈珍說:“小樣的出現盡管給我們(men) 提供了性價(jia) 比更高的選擇,但目前監管體(ti) 係並不健全,消費者的權益難以維護。”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沫莉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