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兩個多月 公益訴訟成為個人信息保護利器

發布時間:2022-01-11 09:57:00來源: 法治日報

  “我們(men) 根據最新監管政策要求,升級了平台相關(guan) 服務功能,並更新了《用戶服務協議》及《用戶隱私政策》……您可以查詢、複製、更正刪除您的個(ge) 人信息,我們(men) 也提供賬戶注銷的渠道……”

  幾天前,當記者在手機上打開某個(ge) 軟件時,出現了這樣的“隱私保護提示”彈窗。

  幾十天的時間裏,眾(zhong) 多軟件修改隱私政策的現象已經多次出現,原因在於(yu) 一部重要法律的施行——2021年11月1日起,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正式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的影響遠不止於(yu) 此。

  個(ge) 人信息非法獲取、過度采集等現象得到有效遏製;企業(ye) 的合規成本因此變得更高,公眾(zhong) 的個(ge) 人信息得到了更好保護;相關(guan) 案件數量尤其是個(ge) 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數量增多……廣東(dong) 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姚誌偉(wei) 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施行以來,個(ge) 人信息保護力度明顯增強,全社會(hui) 的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治意識有了明顯提升。

  中國市場監管學會(hui) 理事張韜注意到,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施行以來,各地法院至少已經審理了幾十起個(ge) 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個(ge) 人信息保護法設置公益訴訟條款,有利於(yu) 解決(jue) 個(ge) 體(ti) 維權成本高、訴訟時間長等問題,加大了對個(ge) 人信息領域權益保護的力度。可以說,公益訴訟正在成為(wei) 個(ge) 人信息保護利器”。

  企業(ye) 合規成本相應增加

  前段時間,當劉欣在手機上打開某社交軟件時,看到了一個(ge) “個(ge) 人信息保護政策更新”的彈窗——我們(men) 更新了《個(ge) 人信息保護政策》,請詳讀。如果你繼續使用,即表示你同意接受更新的《個(ge) 人信息保護政策》。

  “當時就想,這應該跟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有關(guan) ,因為(wei) 那段時間這方麵的宣傳(chuan) 很多。點開一看,發現裏麵確實寫(xie) 了很多跟這部法律相關(guan) 的內(nei) 容。”劉欣說。

  互聯網平台服務是數字經濟區別於(yu) 傳(chuan) 統經濟的顯著特征。在個(ge) 人信息處理方麵,互聯網平台為(wei) 平台內(nei) 經營者處理個(ge) 人信息提供基礎技術服務、設定基本處理規則,是個(ge) 人信息保護的關(guan) 鍵環節。

  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在數字經濟時代,互聯網平台在個(ge) 人信息保護方麵應當承擔更多的法律義(yi) 務,因此,對於(yu) 大型互聯網平台,個(ge) 人信息保護法設定了特別的個(ge) 人信息保護義(yi) 務。

  按照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一些互聯網企業(ye) 迅速更新自己的用戶服務協議、用戶隱私政策等相關(guan) 內(nei) 容。但也有不少互聯網企業(ye) ,未能跟上法律的步伐。

  近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通過互聯網監測發現17款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wei) ,涉嫌超範圍采集個(ge) 人隱私信息;因為(wei) 超範圍、高頻次索取權限,非服務場景所必需收集用戶個(ge) 人信息等原因,上百款App被工信部要求下架……因為(wei) 違反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相關(guan) 規定,眾(zhong) 多App近日被點名通報和要求下架。

  “企業(ye) 是受個(ge) 人信息保護法影響最大的群體(ti) 和主要監管對象,隨著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的施行,企業(ye) 的合規成本也隨之增加,但這種‘陣痛期’是企業(ye) 必須要經曆的。”姚誌偉(wei) 說。

  張韜指出,對於(yu) 如何處理和保護個(ge) 人信息,個(ge) 人信息保護法對企業(ye) 設定了明確的操作指南,這就要求相關(guan) 企業(ye) 調整原有的業(ye) 務模式。短期來看,相關(guan) 的成本確實會(hui) 增加,但從(cong) 長期來看,這些保護用戶個(ge) 人信息的製度,對企業(ye) 和行業(ye) 的整體(ti) 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ye) 的自身業(ye) 務發展會(hui) 得到可靠的安全保障,行業(ye) 環境會(hui) 得到清理和整治。

  監管執法機製逐步完善

  國家郵政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交通運輸部近日聯合印發《“十四五”郵政業(ye) 發展規劃》。針對由寄收快遞引發的個(ge) 人信息泄露問題,《規劃》明確指出,嚴(yan) 格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製,完善行業(ye) 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有關(guan) 標準規範。同時,加強行業(ye) 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以及行業(ye) 重要數據和個(ge) 人信息保護。

  去年12月印發的《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ye) 融資實施方案》要求,建立信息分級分類管理和使用製度,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通過聯合建模等方式進行技術處理後使用,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嚴(yan) 格保護商業(ye) 秘密和個(ge) 人隱私。

  近年來,算法應用在給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新動能的同時,算法歧視、“大數據殺熟”、誘導沉迷等算法不合理應用也給我們(men) 的生活帶來了煩惱。針對這些問題,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製定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1月4日正式發布,向各種算法亂(luan) 象伸出“利劍”。

  ……

  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後,相關(guan) 部門在各自領域內(nei) 不斷完善相關(guan) 政策和執法機製,更好推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的落地實施。

  根據個(ge) 人信息保護工作實際,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明確,國家網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nei) 負責個(ge) 人信息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個(ge) 人信息保護涉及的領域廣,相關(guan) 製度措施的落實有賴於(yu) 完善的監管執法機製。這就要求有關(guan) 部門應當按照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相關(guan) 規定,根據自身的工作實際,在各自職責範圍內(nei) 承擔相應的個(ge) 人信息保護和監管、統籌協調等責任。對於(yu) 相關(guan) 活動要進行嚴(yan) 格監管,對於(yu) 違法處理個(ge) 人信息的行為(wei) 要依法給予處罰,進一步提高監管能力和網絡綜合治理能力。”朱巍說。

  公益訴訟助力信息保護

  自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施行以來,各地法院宣判了多起涉及個(ge) 人信息保護的案件。記者注意到,個(ge) 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其中占據不小比例。

  2021年11月1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公益起訴人拱墅區人民檢察院訴被告劉某個(ge) 人信息保護糾紛民事公益訴訟案,並當庭宣判,判令被告劉某承擔損害賠償(chang) 金1.4萬(wan) 餘(yu) 元,並在國家級媒體(ti) 上公開賠禮道歉。

  同一天,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公益訴訟起訴人常州市人民檢察院與(yu) 被告田某個(ge) 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一案,依據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判決(jue) 田某在國家級媒體(ti) 上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賠禮道歉,並賠償(chang) 9000餘(yu) 元。

  2021年12月10日,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侵害個(ge) 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庭判處被告張某甲、張某乙對社會(hui) 公眾(zhong) 道歉,並對其損害的社會(hui) 公共利益承擔停止侵權和賠償(chang) 損失的責任。

  “個(ge) 人信息不僅(jin) 涉及自然人的人格權益,其作為(wei) 重要的生產(chan) 要素和價(jia) 值資源,同時兼具財產(chan) 利益和公共屬性。大規模侵害公民個(ge) 人信息的行為(wei) ,損害了社會(hui) 公共利益。為(wei) 解決(jue) 個(ge) 體(ti) 維權成本高、特殊群體(ti) 維權難、維權周期長等問題,個(ge) 人信息保護法專(zhuan) 門設置公益訴訟條款,為(wei) 個(ge) 人信息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張韜說。

  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第七十條明確規定,個(ge) 人信息處理者違反本法規定處理個(ge) 人信息,侵害眾(zhong) 多個(ge) 人的權益的,人民檢察院、法律規定的消費者組織和由國家網信部門確定的組織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021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關(guan) 於(yu) 貫徹執行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推進個(ge) 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通知》,規範相關(guan) 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切實履行好公益訴訟檢察的法定職責。

  “個(ge) 人信息保護法設置公益訴訟條款,賦予人民檢察院和法定的社會(hui) 組織等更多主體(ti) 訴訟資格,加強了對侵犯個(ge) 人信息行為(wei) 的法律規製,加大了對個(ge) 人信息領域權益保護的力度。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施行以來,已經宣判了多起相關(guan) 案件,由此不難看出,公益訴訟在解決(jue) 相關(guan) 糾紛方麵的優(you) 勢。未來,對於(yu) 侵害眾(zhong) 多個(ge) 人權益的相關(guan) 違法行為(wei) ,公益訴訟很可能會(hui) 被重點適用。”張韜說。(記者  蒲曉磊)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