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河南新鄉: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1-14 10: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穩健前行開新局】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軍(jun) 旗

  “年產(chan) 50萬(wan) 噸,總投資30億(yi) 元,達產(chan) 後年產(chan) 值200億(yi) 元!”迎著新年的第一場雪,全國最大且河南唯一的PBAT類可降解樹脂產(chan) 業(ye) 項目,在國家新鄉(xiang) 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新鄉(xiang) 經開區”)開工。

  塑料降解難、汙染大。2021年,河南升級實施“限塑令”。據介紹,PBAT屬於(yu) 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不產(chan) 生有機汙染物和固體(ti) 廢棄物,項目達產(chan) 後形成綠色全產(chan) 業(ye) 鏈,具有極大示範帶動效應。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綠色是底色,項目為(wei) “底盤”,創新乃動力源。河南新鄉(xiang) 穩中求進,堅持項目為(wei) 王、創新至上,突出模式創新,把開發區作為(wei) 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

  作為(wei) 主城區、核心區,新鄉(xiang) 紅旗區駐有7所大中專(zhuan) 院校,科技服務發展實力雄厚。“我們(men) 深耕主導產(chan) 業(ye) 、做強服務業(ye) 、做大工業(ye) 、做精農(nong) 業(ye) ,經濟發展在難中求成、穩中有進、逐步向好。”紅旗區委書(shu) 記劉宏鋒告訴記者。

  在河南省第三期“三個(ge) 一批”活動中,新鄉(xiang) 總投資755.6億(yi) 元的161個(ge) 項目集中簽約。在紅旗區,總投資80.5億(yi) 元的7個(ge) 戰略性創新型產(chan) 業(ye) 項目正式開工,占地12000平方米的新鄉(xiang) 新材料研發檢測公共平台項目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由紅旗區、新鄉(xiang) 學院聯合西北工業(ye) 大學,實施三方合作興(xing) 建,針對我國當前測試機構、測試設備和檢測人才等方麵的難點、堵點,突出3D打印材料檢驗檢測、極端環境長壽命服役性能評估和全國性材料檢測實習(xi) 實訓基地三大特色,立足中西部產(chan) 業(ye) 發展,輻射全國3D打印、航空航天和教育行業(ye) ,力爭(zheng) 在三五年內(nei) 打造成國家級行業(ye) 檢測中心。

  過去的2021年,對新鄉(xiang) 而言,極不平凡,也極為(wei) 艱辛。7月中下旬的特大洪澇災害,帶來直接經濟損失421億(yi) 元。加快災後恢複重建,錢從(cong) 哪兒(er) 來?該市以模式創新倒逼平台重塑、項目加速、資源聚集。

  僅(jin) 僅(jin) 3個(ge) 月時間,整合國有企業(ye) 近400家,盤活各類資產(chan) 資源近百億(yi) 元,成功組建了資產(chan) 規模超千億(yi) 元的新鄉(xiang) 國有資本運營集團。大數據綜合服務監管平台、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平台成功上線,新鄉(xiang) 智慧金融服務平台線上24小時“不打烊”,新鄉(xiang) 融資擔保公司、新中農(nong) 商行、新鄉(xiang) 農(nong) 商行等相繼揭牌。

  “有望搬進高標準的安置房,多虧(kui) 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在受災最嚴(yan) 重的衛輝市,60歲的田有祥在原華新紗廠住了30年,洪水過後,房屋受損嚴(yan) 重,再逢下雨下雪,基本沒法入住。

  四方合作、市縣聯動——“資產(chan) 公司+社會(hui) 資本+金融機構+資金平衡”,創新的投融資模式一舉(ju) 引來總投資186.5億(yi) 元的城區災後重建項目快速落地。該項目占地350畝(mu) ,建成後能安置4335戶居民,受災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衣食住行、醫教文衛等難題能夠全部解決(jue) 。

  這一年,在1092個(ge) 億(yi) 元以上項目助力下,新鄉(xiang) 多項主要經濟指標高於(yu) 河南省平均水平。前三季度,經濟增速6%,二產(chan) 投資增長達23.8%,“規上”企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當於(yu) 2020年全年的總和,以72.7%的稅占比繼續領先全省。

  “新鄉(xiang) 將進一步樹牢創新驅動、項目為(wei) 王理念,把起步當衝(chong) 刺、開局當決(jue) 戰,通過一個(ge) 個(ge) 創新型重大項目添秤加碼,確保實現開門紅、全年紅。”新鄉(xiang) 市市長魏建平表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