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論員:盡可能降低疫情不確定性對返鄉過年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2-01-18 09:18: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交通運輸部:預計2022年春運全國發送旅客11.8億(yi) 人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1月17日)一年一度的春運拉開帷幕。按交通部門綜合預測,預計今年春運全國發送旅客11.8億(yi) 人次,日均2950萬(wan) 人次。這一數字雖然比疫情前明顯減少,但相比去年同比增長35.6%——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對交通運輸行業(ye) 的又一次嚴(yan) 峻大考。

  年關(guan) 將近,在異鄉(xiang) 忙碌一年的人們(men) ,照例開始籌劃返鄉(xiang) 過年的安排。在疫情之前,春運被稱為(wei) “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遷徙活動”,動輒就是數十億(yi) 的旅客發送人次。但自疫情暴發以來,人員流動規模顯著下降,旅客發送人次從(cong) “數十億(yi) ”變成了“十數億(yi) ”。雖然如此,人們(men) 的返鄉(xiang) 過年之路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這種春運返鄉(xiang) 的不確定性,根源於(yu) 疫情的不確定性。雖然與(yu) 疫情暴發之初相比,我們(men) 掌握了疫情防控許多規律性的認知,到目前為(wei) 止我國的防控策略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正如科學家所坦承,我們(men) 對這種狡猾的病毒仍然“知之甚少”,病毒毒株的不斷變異刷新著人們(men) 對其傳(chuan) 播力和攻擊力的認知。此外,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開幕在即,交通運輸行業(ye) 將麵臨(lin) “奧運”與(yu) “春運”的雙重壓力和挑戰。

  前兩(liang) 天,北京海澱新增一例確診患者,瞬時引發廣泛關(guan) 注。在這個(ge) “奧運”“春運”疊加的關(guan) 鍵時間段,每個(ge) 城市的疫情動態都會(hui) 與(yu) 相當多人的春節假期日程安排緊密相關(guan) ,而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勢更與(yu) 奧運盛事直接相連。值得欣慰的是,篩查出這例確診病例後,北京迅速采取了一係列精準舉(ju) 措,封閉轉運病例,篩查密接人員,通報相關(guan) 情況,查明感染來源(國際快遞),這種高效率的應對彰顯出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與(yu) 應急處突能力,增添了人們(men) 的信心。

  經過與(yu) 病毒兩(liang) 年多的戰鬥,現在人們(men) 都逐漸認識到“統籌疫情防控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這句話的真正意義(yi) 。“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和“動態清零”的疫情防控策略必須堅持,正常的經濟社會(hui) 秩序也應全力維係。各地應在科學防控、精準防控的原則下,織密疫情常態化防控網,有序銜接好春運的多樣化交通接駁,對各種突發情況提前籌劃好應急預案,讓選擇“就地過年”的異鄉(xiang) 人能夠感受到城市的包容與(yu) 溫暖,讓在外漂泊兩(liang) 三年的“打工人”能夠順利返鄉(xiang) 闔家團圓。

  盡可能降低疫情不確定性對人們(men) 返鄉(xiang) 過年的影響,還須高度重視疫情及防控政策發布的及時性、有效性。當前,離春節還有十餘(yu) 天,大多學生群體(ti) 已經返鄉(xiang) 了,節前主力客流是返鄉(xiang) 進城務工人員,各地應當及時發布本地疫情動態及返鄉(xiang) 政策要求,最大程度降低臨(lin) 時調整政策帶來的負麵影響。對一些勞動力流入流出集中的區域,也可探索組織點對點包車等形式的客運,減少病毒傳(chuan) 播風險。

  “一年將盡夜,萬(wan) 裏未歸人。”從(cong) 他鄉(xiang) 到故鄉(xiang) ,春節團圓,承載著中國人綿延上千年的文化情結。在數千年中,我們(men) 見證過無數像冬奧會(hui) 一樣的民族盛事,也經曆過不少如新冠肺炎疫情一般的曠世劫波,最終沉澱為(wei) 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精神與(yu) 節令儀(yi) 軌。無論春節能否回家,這份對家人的牽掛、對團圓的期盼、對家國的祝福,始終如千年圓月,朗照在每一個(ge) 中國人的精神長空中。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