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2021年主流文藝精品:大眾審美契合時代精神

發布時間:2022-01-19 10:0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熱點觀察】

  作者:鮑建強(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yu) 新聞傳(chuan) 播學院講師);龔舉(ju) 善(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yu) 新聞傳(chuan) 播學院教授)

  剛剛過去的2021年,廣大文藝工作者與(yu) 黨(dang) 同心同德、與(yu) 人民同向同行,堅持記錄新時代、書(shu) 寫(xie) 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創作出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塑造了一大批經典藝術形象。回顧2021年,哪些文藝精品曾帶給你感動與(yu) 力量,哪些藝術形象曾讓你念念不忘,哪些節目或作品曾讓你陷入思考,哪些聲音或畫麵曾讓你眼前一亮,也許每個(ge) 人都會(hui) 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是不斷湧現的精品力作總有一些會(hui) 吸引你、感染你、打動你,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你。

   文藝精品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廣大文藝工作者不斷推出相關(guan) 主題創作,發揮了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的作用。繼2020年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熱播並引發廣泛關(guan) 注之後,2021年暑期檔上映的《中國醫生》和2021年年底熱映的《穿過寒冬擁抱你》,分別聚焦抗疫一線的“中國醫生”群體(ti) 和平凡小人物,以細膩的敘事手法和溫暖的故事表現偉(wei) 大抗疫精神,撫慰了疫情陰霾下的觀眾(zhong) ,更鼓舞了全民抗疫,戰勝疫情的決(jue) 心。無數觀眾(zhong) 看到平凡英雄的無畏逆行而熱淚盈眶,無數青年在影片結束後自發地高喊著“中國加油”,無數小愛匯成大愛,無數力量擰在一股繩上。

  2021年,我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頑強奮鬥,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奮鬥史、新中國發展史、中華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裏程碑意義(yi) 。這一年,脫貧攻堅題材文藝作品繼續綻放光彩,尤其是《山海情》的熱播,極大地啟發了主旋律文藝作品的創作。該劇以現實主義(yi) 創作為(wei) 基礎,將鏡頭對準飛沙走石的寧夏西海固,用一個(ge) 個(ge) 鮮活生動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呈現西海固人民在福建對口支援幹部幫扶下,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將“幹沙灘”建設成“金沙灘”的脫貧故事。打贏脫貧攻堅戰,單靠個(ge) 人或單方麵的努力是無法完成的,隻有凝聚多方力量、匯聚集體(ti) 智慧,持之以恒地攻堅克難,才能達到目標。《山海情》摒棄套路化的敘事模式,用紀實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動鮮活的脫貧攻堅人物群像,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讓觀眾(zhong) 為(wei) 之哭,為(wei) 之笑,為(wei) 偉(wei) 大事業(ye) 的成功而充滿自豪,為(wei)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而充滿信心。

  2021年,我們(men) 隆重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深入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全麵總結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這一年,黨(dang) 史題材作品數量多、密度大、質量高成為(wei) 顯著特征,一批有新意、有創意、有深意的作品湧現,構成了我國黨(dang) 史題材影像表達的繁榮景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在豐(feng) 富的文藝精品中學黨(dang) 史、上黨(dang) 課,知史愛黨(dang) 、知史愛國。爆款電視劇《覺醒年代》不僅(jin) 俘獲了年輕觀眾(zhong) 的心,更為(wei) 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立了一個(ge) 新的標杆。它從(cong) 曆史縱深處回望初心,全景式展現從(cong)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客觀呈現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社會(hui) 主義(yi) 是中國曆史和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這一宏大主題。真實的曆史還原、細膩的電影質感和充滿時代氣息的精神高度,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一次精神洗禮。還有創下票房紀錄的電影《長津湖》帶領觀眾(zhong) 走進抗美援朝曆史現場;大型情景史詩《偉(wei) 大征程》通過氣勢磅礴的文藝演出展現波瀾壯闊的百年黨(dang) 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集中展示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在百年奮鬥中開辟的未來道路、建立的偉(wei) 大功業(ye) 、鑄就的偉(wei) 大精神、積累的寶貴經驗。這些文藝精品、文藝活動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和群眾(zhong) 深入學習(xi) 黨(dang) 的曆史,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

  文藝精品啟迪人發現美、認識美、崇尚美

  文藝是時代的號角,是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的重要窗口,是以文弘業(ye) 、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的重要依托,文藝精品具有啟迪人發現美、認識美、崇尚美的作用。

  曾有一段時間,追星炒星、泛娛樂(le) 化等不良傾(qing) 向,流量至上、拜金主義(yi) 等畸形價(jia) 值觀和“水軍(jun) ”“黑粉”等各種“飯圈”亂(luan) 象嚴(yan) 重帶偏了大眾(zhong) 審美,尤其對青年一代產(chan) 生了惡劣影響。相關(guan) 部門積極回應公眾(zhong) 關(guan) 切,通過《關(guan) 於(yu) 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飯圈”亂(luan) 象治理的通知》《修身守正 立心鑄魂——致廣大文藝工作者倡議書(shu) 》、“清朗·‘飯圈’亂(luan) 象整治”專(zhuan) 項行動、“清朗·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guan) 、網絡水軍(jun) ”專(zhuan) 項行動、“規避演員爭(zheng) 排名等署名糾紛”等一係列“組合拳”有力打擊了行業(ye) 亂(luan) 象。與(yu) 此同時,一批文藝精品力作的湧現為(wei) 引導大眾(zhong) 審美,將審美趣味拉回正軌發揮了積極作用。

  流量與(yu) 作品,流量與(yu) 質量,藝與(yu) 德,孰輕孰重孰美?一些被名利衝(chong) 昏頭腦的流量藝人,一些被假數據、光鮮皮囊蒙蔽的粉絲(si) 或許在內(nei) 心深處並不知道正確答案。沒有流量明星參演的《覺醒年代》為(wei) 什麽(me) 火?因為(wei) 作品質量過硬,全員演技在線。近年來,一些青年演員接連奉獻多部文藝作品,憑什麽(me) 得到廣泛認可?憑的是他們(men) 在作品中奉獻的亮眼表現,憑的是塑造角色的專(zhuan) 業(ye) 水準以及認真對待每一部作品的敬業(ye) 態度。還有一些看似流量不高的文藝工作者,靠什麽(me) 被讚譽“某某出品,必出精品”,除了藝術實力,更重要的是他們(men) 的德藝雙馨。優(you) 質作品、優(you) 質角色、優(you) 質偶像共同證明了,文藝工作者做藝要先做人,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創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實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質,名聲要靠德藝;美靠質量而不靠流量,美重藝更重德。

  新時代的年輕人應該追什麽(me) 樣的星?2021年下半年播出的電視劇《功勳》給出了答案。該劇取材於(yu) 首批八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以“國家敘事、時代表達”的藝術手法,用單元劇的形式,將首批八位功勳人物的人生華彩篇章與(yu) 共和國命運串聯起來,詮釋了他們(men) “忠誠、執著、樸實”的人生品格和獻身祖國人民的崇高境界。廣大網友不僅(jin) 為(wei) 劇中的精彩事跡感動,更為(wei) 主創團隊的精心製作喝彩。什麽(me) 是美?什麽(me) 樣的人可以成為(wei) 榜樣?《功勳》告訴我們(men) ,那些對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矢誌不渝、百折不撓的人,那些幾十年如一日埋頭苦幹,為(wei) 國為(wei) 民奉獻的人,那些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個(ge) 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的人,他們(men) 身上展現的忠誠、執著、樸實的鮮明品格就是美,他們(men) 才是新時代青年人最應該追的星。

  2021年,廣大文藝工作者付出了,奉獻了,也收獲了。《喜劇》等文學作品展現日常風景裏的中國故事;舞台藝術作品《唐宮夜宴》、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等展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之美;大型黨(dang) 旗雕塑《旗幟》,以及《信仰》《偉(wei) 業(ye) 》《攻堅》《追夢》等主題雕塑講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百年來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的奮鬥曆程……2021年,文學、戲劇、影視、音樂(le) 、舞蹈等文藝領域的精品力作不勝枚舉(ju) ,每個(ge) 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隨著2022年拉開帷幕,新的優(you) 秀作品又將陸續麵世,繼續帶給廣大觀眾(zhong) 、讀者以力量和感動,值得期待。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