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星辰大海】河北秦皇島:生態治理、岸線修複,讓這一灣碧水常駐港城

發布時間:2022-01-28 09:21:00來源: 光明網

  “沙灘愈發寬闊了,海水愈發清澈了!”近年來,河北秦皇島已成為(wei) 海內(nei) 外來秦遊客的普遍共識。近年來,秦皇島始終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堅持標本兼治,堅持海陸統籌,堅持汙染防治與(yu) 生態修複並舉(ju) ,以係統思維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守護碧海金沙這一城市“生命線”。

  河流是一個(ge) 流動的生態係統,是連接陸地和海洋的紐帶。2015年以來,秦皇島市率先在全省實施“河湖長製”,持續優(you) 化河流治理工作體(ti) 係,構建形成了由2069名市縣鄉(xiang) 村四級河湖長、32名企業(ye) 河長、69名民間河長、36名記者河長組成的群防群控河流管理機製,為(wei) 海洋生態的修複和治理奠定了穩固基礎。

  朱耀文既是海港區東(dong) 港鎮富家營村河長,也是富家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前些年,排洪河環境特別差,又髒又臭,白色垃圾隨處可見,人們(men) 路過都得捂鼻子走。”在排洪河邊長大的朱耀文,參與(yu) 並見證了這條河的華麗(li) 蛻變,“現在走在這裏,看著清澈河水,聞著陣陣花香,那真是一種享受!”

  2020年,針對排洪河當時存在主要問題,市區鎮村四級聯動、協同作戰,實施了截汙納管、中水北調、綜合治理、生態修複、協作治汙等治理工程,從(cong) 河水治理到生態修複,從(cong) 水質改善到河岸綠化美化,河流生態發生了質的變化。

  “今年,我們(men) 還將實施排洪河二期治理工程,通過陳記坑塘、黃南村、富家營3塊潛流濕地的建設,進一步改善排洪河水環境質量,提升水環境容量和水體(ti) 的自淨能力。”排洪河生態治理工程負責人張建國說。

  如今的排洪河荷葉田田、芳草萋萋,景色美不勝收,不僅(jin) 水質從(cong) 劣V類躍升至Ⅲ類,昔日避之不及的臭水溝也變身休閑景觀帶,成了市民遊客休閑旅遊的好去處。

  如果說排洪河治理是為(wei) 了退出“後進生”行列,戴河下遊水生態修複工程則是為(wei) 了“錦上添花”。北戴河區水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戴河下遊生態修複工程總長度約12公裏,主要包括河道清淤、周邊村莊生活汙水截汙納管、雨汙分流管線、堤防綠化和濕地建設等建設內(nei) 容,通過一係列治理措施,戴河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

  去年以來,秦皇島市堅持自然恢複為(wei) 主、人工修複與(yu) 自然恢複相結合的原則,“一河一策”,對戴河、洋河、排洪河、新河、新開河、人造河等6條主要入海河流實施了水質提升工程,強力推進河湖“五亂(luan) ”問題清理常態化整治,因地製宜建設河湖生態緩衝(chong) 帶,持續鞏固提升入海河流水環境質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作為(wei) 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秦皇島依海而生,向海而興(xing) ,因海而美,1805.27平方公裏的海域和162.7公裏的海岸線,是秦皇島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優(you) 勢。

  “看似一成不變的沙灘,其實也會(hui) 受到極端天氣、工程建設、海洋水動力條件變化等因素影響,發生侵蝕。”省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海岸生態修複所技術負責人趙友鵬介紹說,例如,金屋浴場至淺水灣浴場之間岸段,兩(liang) 年多前,這裏還是另外一番模樣:沙灘遭海水侵蝕嚴(yan) 重,僅(jin) 剩窄窄的一條,最嚴(yan) 重的地方,沙灘完全消失、木棧道傾(qing) 頹倒地,海水直擊林帶,衝(chong) 刷出一個(ge) 個(ge) 豁口。

  與(yu) 金屋浴場至淺水灣浴場之間岸段一樣,大蒲河河口海岸曾經也麵臨(lin) 過同樣的處境。7月15日,記者來到大蒲河河口海岸。“去年,這裏剛剛實施了海岸帶保護修複工程。”趙友鵬指著腳下的防潮堤告訴記者:“以前漲潮時海水能夠到咱們(men) 站的這個(ge) 位置。”

  濕地是分布於(yu) 水、陸係統之間過度生態係統,具有巨大的生態和環境功能,被稱為(wei) “地球之腎”。位於(yu) 北戴河新區的七裏海是華北最大潟湖。隨著“藍色海灣”生態修複一期工程全麵竣工,長腳鷸、蠣鷸、白鷺、灰鶴……數不清的鳥兒(er) 們(men) 在七裏海海麵與(yu) 沙洲間飛翔、捕食。旭日中,晚霞裏,七裏海煙波浩渺,煥發出迷人的靈動與(yu) 秀美。

  “七裏海瀉湖濕地生態修複工程啟動以來,已完成了退養(yang) 還濕449.7公頃,恢複岸坡植被68.35公頃。”市海洋和漁業(ye) 局四級調研員薑集偉(wei) 說,今年,我市將繼續實施七裏海海洋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力爭(zheng) 通過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有效擴大潟湖水麵麵積,增加七裏海納潮量,恢複潟湖濕地的生態功能,實現生態修複與(yu) 防災減災能力的協調統一。

  從(cong) 戴河到石河,從(cong) 桃林口水庫到渤海灣……不讓一滴汙水入河進海,讓這一灣碧海、一灘金沙常駐港城。(記者 李政葳)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