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技術製造業投資領跑

發布時間:2022-01-28 09:45: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李 武(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副主任)

  2021年四季度,中經工業(ye) 景氣指數保持穩定,隨著保供穩價(jia) 、助企紓困和穩投資等相關(guan) 政策紅利逐步釋放,工業(ye) 生產(chan) 穩中有進,投資持續發力,工業(ye) 經濟呈現強大韌性,為(wei) 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其中,製造業(ye) 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成為(wei) 工業(ye) 經濟的一大亮點。2021年,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3.5%,領先全部投資8.6個(ge) 百分點;兩(liang) 年平均增長4.8%,比全部投資高0.9個(ge) 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繼續領跑,投資結構持續優(you) 化。2021年,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2.2%,製造業(ye) 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13.6%,持續高於(yu) 製造業(ye) 投資總的增速。

  製造業(ye) 投資的快速增長,一方麵得益於(yu) 企業(ye) 盈利快速增長。我國經濟穩定恢複,工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狀況不斷改善,企業(ye) 盈利實現快速增長,2021年1月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長38%,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8.9%。在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33個(ge) 行業(ye) 利潤總額同比增長,高技術製造業(ye) 利潤延續兩(liang) 位數增長態勢,對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從(cong) 生產(chan) 來看,2021年,製造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穩定在77%以上,處於(yu) 近年來的較高水平。另一方麵,製造業(ye) 投資意願強勁彰顯了相關(guan) 支持政策的效果。2021年,我國統籌推進降成本各項措施,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和創新的支持力度,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每百元營業(ye) 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穩中有降,企業(ye) 負擔持續減輕,市場活力逐步增強,“兩(liang) 新一重”、綠色低碳等新的投資空間進一步釋放。

  從(cong) 未來預期看,支持製造業(ye) 投資持續恢複的有利因素不斷累積,企業(ye) 投資意願持續增強。國家統計局開展的企業(ye) 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反映企業(ye) 對2022年一季度固定資產(chan) 投資計劃的製造業(ye) 企業(ye) 投資意願指數為(wei) 98.7,比上季度高0.9個(ge) 點,比上年同期高1.6個(ge) 點,製造業(ye) 企業(ye) 投資意願持續強於(yu) 全部企業(ye) 。但同時也要看到,國際環境複雜嚴(yan) 峻,全球疫情影響仍在持續,我國工業(ye) 經濟恢複仍然不穩固、不均衡,結構性分化依然存在,原材料價(jia) 格高位運行對下遊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的成本衝(chong) 擊短期內(nei) 難以得到根本扭轉,對投資增長形成一定製約。同時,我國地方政府和企業(ye) 投資能力有待提升。

  製造業(ye) 投資作為(wei) 工業(ye) 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拉動工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對於(yu) 優(you) 化供給結構,夯實實體(ti) 經濟基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多措並舉(ju) 穩增長、促轉型,提升投資能力,切實發揮製造業(ye) 投資促進工業(ye) 經濟發展和優(you) 化供給結構的作用。

  一是穩定工業(ye) 增長,全麵提振信心。2021年,我國工業(ye) 經濟抵禦了散發疫情、局部汛情、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穩定等多重壓力,實現了平穩增長。2022年,工業(ye) 經濟仍麵臨(lin) 諸多壓力和不確定性,工業(ye) 生產(chan) 應在“穩”的基礎上適度求“進”,紮實做好能源供給、穩定價(jia) 格、補鏈強鏈等多方麵的工作,打通堵點卡點,暢通工業(ye) 經濟循環。同時要加大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繼續落實落細各項降成本措施,著力為(wei) 製造業(ye) 中小企業(ye) 減負,提升製造業(ye) 企業(ye) 投資活力,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

  二是促進企業(ye) 轉型,拓展投資空間。繼續加大製造業(ye) 尤其是先進製造業(ye) 投資,鼓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和技改投資,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向高端化、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加快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綠色改造升級,加強碳減排政策的引導和激勵,擴大綠色低碳投資。鼓勵企業(ye) 聚焦製造業(ye) 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軟件,加大投資布局,加快補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短板弱項,著力突破關(guan) 鍵技術,增強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

  三是完善企業(ye) 投資環境,提升投資能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構建公平競爭(zheng) 環境,破解製約民間投資的各種體(ti) 製機製障礙,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強調在碳達峰碳中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下,聚焦重點領域,加大“兩(liang) 新一重”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對各地政府和企業(ye) 的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強科學研判和規劃,統籌考慮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把握適時適當原則,量力而行,盡力而為(wei)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