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網絡霸權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洞察】
作者:董 彪(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數字化時代,網絡空間的競爭(zheng) 和博弈成為(wei) 各國關(guan) 注的焦點,網絡空間國際秩序處於(yu) 形成之中。與(yu) 此同時,以美國為(wei) 首的個(ge) 別西方國家,將網絡技術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網絡空間全球治理權力優(you) 勢,大搞網絡霸淩,強化網絡威懾,踐踏國際規則,嚴(yan) 重破壞網絡空間的生態環境,危害國際互聯網產(chan) 業(ye) 供應鏈安全。反對網絡霸權主義(yi)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的必由之路。
網絡霸權是破壞網絡空間生態的毒瘤
2021年12月,美國在所謂“領導人民主峰會(hui) ”上提議成立“未來互聯網聯盟”,推行美國標準主導的網絡準入和排他規則。這一無關(guan) 國際公義(yi) 和全球民主的行為(wei) ,是以美國利益最大化為(wei) 中心的霸權主義(yi) 在網絡空間的延伸。事實上,美國以聯盟方式,在網絡空間推行霸權主義(yi) 早已不是新鮮事。2019年9月,美國聯合其他26個(ge) 國家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發表《關(guan) 於(yu) 在網絡空間促進負責任的國家行為(wei) 的聯合聲明》,聲稱要讓“背道而行”的國家在網絡空間承擔不利後果;2020年8月,美國開展所謂“清潔網絡計劃”,試圖在電信設備、移動通訊、數字平台和雲(yun) 存儲(chu) 方麵“去中國化”;2021年7月,美國聯合日本、歐盟、英國和加拿大發表所謂聲明,無端指責中國雇傭(yong) 黑客對美國企業(ye) 進行網絡攻擊……回顧這些“黑曆史”,不難發現,網絡霸權主義(yi) 往往披著“民主”“自由”“安全”等外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反對網絡霸權,必須識破其本質、目標、慣用伎倆(lia) 、表現形式和危害。
網絡霸權主義(yi) 的本質是數字殖民主義(yi) ,目標是實現霸權國家及聯盟的利益最大化。網絡霸權主義(yi) 者倡導“自由開放”的網絡空間,是為(wei) 其在全球攫取財富、輸出意識形態以及進行網絡攻擊提供便利。它們(men) 打著“人權”“自由”“開放”“安全”等旗號,將自身利益或小集團利益淩駕於(yu) 其他國家利益之上,無視或否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主權利益和發展訴求,這在本質上是霸權主義(yi) 國家在數字化時代推行的新型殖民主義(yi) ,是在網絡自由的幻象中推行的奴役政策。
網絡霸權主義(yi) 的慣用伎倆(lia) 是無中生有、無端指責,表現形式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封鎖和製裁。網絡霸權主義(yi) 者經常以其他國家的技術創新行為(wei) 是推行“數字威權主義(yi) ”為(wei) 由采取對抗或製裁措施。但是,其采取行動的根本原因是對新興(xing) 技術和商業(ye) 模式帶來的變革的恐慌,是對其可能失去壟斷地位的恐慌。網絡霸權主義(yi) 為(wei) 維持既有的網絡優(you) 勢或壟斷地位,對新興(xing) 技術國家進行有針對性的封鎖和製裁的現象極為(wei) 普遍。美國強推“未來互聯網聯盟”就是為(wei) 了在封閉的“小圈子”裏對持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進行封鎖和製裁創造條件。為(wei) 了推行網絡霸權的保護主義(yi) 戰略,美國多次以涉嫌國家安全為(wei) 由對中國網絡企業(ye) ,如中興(xing) 、華為(wei) 、騰訊、字節跳動等,進行抵製或打壓。
網絡霸權主義(yi) 危害網絡空間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網絡霸權是經濟霸權和科技霸權在網絡空間的體(ti) 現。20世紀90年代,美國利用經濟優(you) 勢和網絡技術先發優(you) 勢,確立了在網絡空間的主導地位。在利益訴求基礎上,美國依賴國際舊秩序建立盟友體(ti) 係,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尋求“集體(ti) 安全”。網絡霸權主義(yi) 試圖將國際關(guan) 係舊秩序下形成的利益格局和同盟關(guan) 係轉移至網絡空間,阻撓網絡空間國際新秩序的建立。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是構建網絡空間新秩序的中國方案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在網絡空間的延伸。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的思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出“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倡議,提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ti) 係變革的“四項原則”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五點主張”,為(wei) 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提供了框架和方向。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網絡主權理念,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第四屆到第八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分別以“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智能互聯 開放合作”“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等主題闡釋和解讀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命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契合和平與(yu) 發展的時代主題,以實現世界人民共同福祉為(wei) 目標,是構建網絡空間新秩序的中國方案。
與(yu) 網絡霸權主義(yi) 否定網絡主權不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以尊重網絡主權為(wei) 基礎。網絡主權是國家在其管轄的網絡空間進行自主決(jue) 策和管理並排除其他主體(ti) 幹涉的權力,是國家主權的自然延伸,以平等、自主與(yu) 安全為(wei) 基本價(jia) 值理念。基於(yu) 網絡主權,各國在網絡空間國際治理中是合作而非控製與(yu) 被控製的關(guan) 係,具有平等參與(yu) 和決(jue) 策的權力,可以據國情選擇網絡空間發展道路。網絡主權平等原則意味著,在網絡空間中任何國家不能將自身利益淩駕於(yu) 其他國家之上,各國參與(yu) 網絡空間治理時不應受製於(yu) 人,不應淪為(wei) 其他國家實現政治或經濟目的的附庸或工具。
與(yu) 網絡霸權主義(yi) 謀求個(ge) 別或少數國家利益最大化不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以各國共同利益為(wei) 出發點和歸宿。網絡霸權主義(yi) 的利益基礎是單向維度的,由霸權國家單方強行確定。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利益基礎是平等協商、求同存異,尋求利益最大公約數,關(guan) 注包括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在內(nei) 的利益訴求,兼顧科技強國與(yu) 科技相對落後國家的利益,旨在消弭數字鴻溝,在全球範圍內(nei) 共享數字時代紅利,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
與(yu) 網絡霸權主義(yi) 依賴國際舊秩序不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旨在建立網絡空間國際新秩序。網絡空間需要秩序。叢(cong) 林規則支配下的網絡空間會(hui) 產(chan) 生網絡技術惡性競爭(zheng) 、網絡黑客、網絡恐怖主義(yi) 等亂(luan) 象,陷入無序和混亂(luan) 狀態。各國在關(guan) 於(yu) 網絡空間治理的理念、規則、方法等方麵存在差異,如何協調因跨地域形成的緊張關(guan) 係,網絡霸權主義(yi) 與(yu)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方案。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需要擺脫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影響,以共商共建共享為(wei) 原則建立網絡空間國際新秩序。
與(yu) 網絡霸權主義(yi) 采用零和博弈的對抗思維不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奉行合作普惠的理念。網絡霸權主義(yi) 為(wei) 維持其在政治、經濟領域的優(you) 勢甚至壟斷地位,排斥他國技術創新和數據分享。推行網絡霸權主義(yi) 的國家在意識形態主導下確定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親(qin) 疏關(guan) 係,采取對抗甚至聯合抵製的方式破壞網絡空間的生態環境。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打破意識形態隔閡,以共同利益為(wei) 紐帶聚集多元主體(ti) 參與(yu) ,有助於(yu) 加強國家之間網絡信息技術的開發與(yu) 合作,實現數據共享、互通有無,在利益共享和責任共擔的框架下促進經濟、文化、教育交流,整合全球資源,推動創新。
當今時代,先進與(yu) 落後、文明與(yu) 野蠻、真相與(yu) 謊言在網絡空間中的碰撞更為(wei) 直接和激烈。事實證明,隻有警惕網絡霸權主義(yi) ,堅持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形成以人類整體(ti) 為(wei) 視角的發展觀念和互聯網治理規則體(ti) 係,人類才有美好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