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年味兒”如何找?春節假日出遊消費大盤點!

發布時間:2022-02-07 13:2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春節假期7天,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2.51億(yi) 人次。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2891.98億(yi) 元,假日市場總體(ti) 安全平穩有序。

  春節假期,探親(qin) 訪友、都市休閑、鄉(xiang) 村度假、冰雪休閑成為(wei) 市場主流。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假期,省內(nei) 遊、跨省遊比例分別為(wei) 78.3%、21.7%。近程自駕遊、親(qin) 子遊、主題公園遊、冰雪遊等短途休閑活動增量明顯,在本地找“年味兒(er) ”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過年選擇,“包個(ge) 小院兒(er) 過大年”成為(wei) 時尚。北京鄉(xiang) 村民宿預訂火爆,與(yu) 2021年同比增長1.4倍,呈現“一房難求”態勢。

  在冬奧熱情持續高漲的帶動下,以冰雪項目為(wei) 主的冰雪遊成為(wei) 虎年春節假期的時尚新潮玩法。春節假期冰雪主題體(ti) 育旅遊精品線路,帶熱周邊滑雪、溫泉、非遺、研學、美食、酒店等業(ye) 態。

  傳(chuan) 統民俗文化有機融入春節活動,假日期間,湖北恩施宣恩縣興(xing) 隆老街開街,合攏宴、高強山歌等民俗風情輪番上陣,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土家特色工藝品匯聚成別具一格的年貨街,一展少數民族地區特色年味。

  此外,借助數字技術和智慧旅遊建設,各地雲(yun) 展覽、雲(yun) 春晚、雲(yun) 講座、雲(yun) 演藝等精彩紛呈,遊客通過景區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和OTA平台,一站式獲取預約、限流、疫情防控、管理服務等信息,實現科學管控、智慧限流。

  虎年中國電影春節檔票房已超60億(yi) 元

  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截至大年初六(2月6日)21時16分,虎年春節檔中國電影票房已超60億(yi) 元。

  有麵子更有“裏子” 文化消費升級

  虎年新春,兼顧“就地過年與(yu) 返鄉(xiang) 團圓”,節日期間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提質升級。過年也不再局限於(yu) 傳(chuan) 統的餐飲和娛樂(le) ,而是向更高層麵的精神需求上延伸。來看記者在北京的體(ti) 驗↓↓

  總台央視記者蔣樹林:這裏是正在舉(ju) 行的故宮宮燈展,它是為(wei) 春節特意舉(ju) 行的文化大餐。今年春節我沒有回家,從(cong) 這個(ge) 展覽上找年味兒(er) ,探秘從(cong) 我手上的動作開始。

  曆史上,宮燈傳(chuan) 遞著節慶的歡悅喜慶,寄托國運昌隆、吉祥福祿的美好祈願。曆經歲月洗禮,宮燈早已化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的符號。春節假日,故宮博物院的九盞宮廷燈經過精心修複,以多媒體(ti) 藝術展演的方式在公眾(zhong) 麵前亮相。

  張燈結彩故宮宮燈展總策劃導演張宇坤:過年不隻是說要滿足我們(men) 的味蕾,把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這些文化,通過多媒體(ti) 的方式,通過更加多元的手段來去展示到我們(men) 的老百姓麵前,這才是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年味兒(er) 。

  在這一抹故宮紅氳之間,故宮守燈人、宮燈修複匠人等多位往昔古人,搭載光影時空機,穿越至今,在他們(men) 的精彩演繹中,重現曾經的宮燈背後的曆史故事,觀眾(zhong) 在場景內(nei) 重溫宮燈所承載的春節文化記憶。

  春節假期,在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裏,複原三百多年前老北京市井文化的“拾光買(mai) 賣街”熱鬧開市。遊客換古裝,品京城小吃,看相聲評書(shu) 。這幾位小遊客幹脆坐下來,開個(ge) 考古盲盒,過一次考古挖掘的癮。

  遊客:我覺得還不錯,做了個(ge) 獨角獸(shou) 。

  遊客:我喜歡尋寶。找以前的東(dong) 西。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暨春節文化消費調查顯示,文化體(ti) 驗成為(wei) 春節節假日休閑和拉動消費的主要內(nei) 容;從(cong) 消費方式來看,線上與(yu) 線下文化消費場景實現了深度融合;從(cong) 消費支出來看,文化體(ti) 驗有效帶動了消費,非遺文化、人文風情、市井煙火成為(wei) 休閑消費的重要選項。

  尋找詩和遠方 夜間經濟點亮春節檔

  沉浸式演藝、奇妙光影秀、夜間博物館,在這個(ge) 春節假期,人們(men) 在夜間經濟打造的新空間中,尋找詩與(yu) 遠方。來跟隨記者到四川成都去看一看↓↓

  月光下、錦江岸,三五人……和著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遊客們(men) 登船賞湖,暢遊夜幕下的天府之國。科技、文化、數字技術的應用讓錦江“夜經濟”有了新的“打開方式”:臨(lin) 江而建的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館在這個(ge) 春節逐一亮相,帶著市民遊客們(men) “沉浸式”感受唐宋時期成都的繁華盛景。

  成都市錦江區商務局局長付尤宏:我們(men) 打造的是一個(ge) 全沉浸交互式商業(ye) 文化博物館,運用多媒體(ti) 互動功能,遊客可以直接與(yu) “古人”對話,了解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的曆史。

  春節假期,各地夜間消費業(ye) 態推陳出新,夜間消費場景創新力度不斷加大,全國夜間消費額實現3790.87億(yi) 元,同比增長27.06%,在整體(ti) 消費額占比 33.71%,較去年同期提升2.25個(ge) 百分點,夜間經濟發展動能顯現。分業(ye) 態看,夜娛、夜宵、夜遊、夜購為(wei) 代表的夜間經濟消費業(ye) 態分別同比增長 19.99%、28.91%、15.87%、28.76%。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春節夜間的文化活動和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活躍,從(cong) 晚上6點鍾到10點鍾,我們(men) 稱為(wei) 黃金四小時,助力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夜間旅遊,以時間來換空間。

  虎年市場旺 農(nong) 村消費開門紅

  春節假日期間,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農(nong) 村消費市場也呈現開門紅。

  在浙江湖州南潯鎮的一家綜合市場裏,一套智能化家居係統吸引了前來采購的南潯鎮馬腰村村民羅雲(yun) 華。她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家裏一下子多了好幾樣會(hui) 說話、能自己工作的電器。如今村裏也流行科技年貨,從(cong) 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到家庭影院,幾乎家家戶戶都會(hui) 買(mai) 上一兩(liang) 件。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馬腰村村民羅雲(yun) 華:村裏麵環境越來越好了,我們(men) 和父母也都搬進了新房子裏麵,通過我們(men) 自己的努力,可以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春節期間,江蘇常熟裏睦村供銷新合作農(nong) 副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農(nong) 戶們(men) 正忙著采收田裏的新鮮蔬菜。這些蔬菜經過地頭清洗、包裝等“預處理”後,接著發往裏睦村曹家橋冷鏈配送中心,第二天就出現在常熟市區各大超市的貨架上。

  常熟市民:蔬菜都很新鮮,上麵都有二維碼,食品非常有保障的。

  新鮮蔬菜、時令水果保價(jia) 保供,兩(liang) 保工作的背後是中國供銷新合作一套城鄉(xiang) 聯動、村企掛鉤的縣域商業(ye) 流通模式。僅(jin) 在江蘇,這種聯動模式就已覆蓋常熟市100多個(ge) 行政村,開設鎮村小店50多個(ge) ;並聯合郵政、電信推出了線上微店,線上線下結合,可配送商品種類達500多種。

  江蘇供銷新合作負責人包乾申:這兩(liang) 年留常過年的人多了,我們(men) 超市裏麵的商品比往年要增加三分之一,農(nong) 民也忙得開心有錢賺,市民“菜籃子”也得到了保證。

  從(cong) 消費業(ye) 態看,商品消費中,節能降耗、智能家電、新興(xing) 電子產(chan) 品等消費逐漸崛起,“大件換新”為(wei) 農(nong) 村消費注入新活力;服務消費中,農(nong) 村消費結構由商品向多元服務轉型升級,“淨菜”“定製年夜飯”“自主配餐”等預製食品成為(wei) 新寵,鄉(xiang) 村旅遊、康養(yang) 醫療、民俗主題遊路線服務品質不斷提升,農(nong) 村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