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2022北京新聞中心:四大理念 貫穿始終

發布時間:2022-02-07 13:3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劉夢

  冬奧賽程盡在把握——巨大的利亞(ya) 德8K超高清電視,實時轉播冬奧各項賽事;“雲(yun) 聚(Cloud me)體(ti) 驗廳”直播交互係統,讓記者與(yu) 冬奧村內(nei) 嘉賓“麵對麵”采訪成為(wei) 可能。

  “雙奧之城”韻味悠長——騎上動感單車,健身之餘(yu) 還能通過屏幕“雲(yun) 逛”多條經典線路,仿佛實地騎行在開闊的北京城裏;戴上VR眼鏡,如置身太和殿外,在故宮的曆史長河中瀟灑遨遊。

  京城“絕活”年味十足——起筆、上色,動動手,一個(ge) 活靈活現的“虎虎生威”彩繪泥塑生肖擺件便出現在眼前;掐絲(si) 、鑲嵌,隻要夠努力,製作專(zhuan) 屬的“冰墩墩”“雪容融”彩盤也不在話下……

  2022北京新聞中心的各類采訪和體(ti) 驗項目讓人目不暇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一同見證中國科技力量與(yu) 文化魅力的交織碰撞。

  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要服務於(yu)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非注冊(ce) 但具有正式記者身份的媒體(ti) 從(cong) 業(ye) 人員。非注冊(ce) 記者新聞中心聚焦對奧運主辦城市的宣傳(chuan) ,是奧運會(hui) 主辦城市及國家向世界展示其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主媒體(ti) 中心之外,設置一個(ge) 服務於(yu) 采訪報道舉(ju) 辦城市、舉(ju) 辦國家的非注冊(ce) 媒體(ti) 中心,也已成為(wei) 奧運慣例。

  2022北京新聞中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任徐和建介紹,2022北京新聞中心自從(cong) 2021年11月29日首次對外發布消息以來,共有432家1770名中外記者注冊(ce) 成功,成為(wei) 參與(yu) 記者覆蓋範圍最廣的一屆冬奧會(hui) 非注冊(ce) 記者新聞中心。

  “這裏充分利用北京的文化、科技資源優(you) 勢,為(wei) 媒體(ti) 記者提供優(you) 質服務,讓中外記者在感受人文、科技、綠色北京的同時,更加深入全麵了解中國。”徐和建說。

  正值春節期間,新聞中心隨處可見的福字、老虎吉祥物、紅燈籠、春聯等,純潔的“冰雪白”和熱情的“中國紅”相得益彰。徐和建介紹,2022北京新聞中心將“新聞+服務、新聞+文化、新聞+科技、新聞+形象”四大理念貫穿於(yu) 中心各項服務中。無論是大量豐(feng) 富的新聞發布、生動鮮活的城市采訪,還是多姿多彩的文化展示、細致周到的媒體(ti) 服務,都讓記者深刻體(ti) 會(hui) 到本次新聞中心媒體(ti) 服務的三大關(guan) 鍵詞:新聞、科技、服務。

  接下來,2022北京新聞中心將舉(ju) 辦百場新聞活動、百幅圖片展示和千種外宣品展陳,包括現場講述、城市采訪、互動展示等多種新聞樣式,為(wei) 記者提供新鮮且有深度的信息服務,通過中外記者的鏡頭、報道,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這些不僅(jin) 是2022北京新聞中心為(wei) 媒體(ti) 提供優(you) 質媒體(ti) 服務的底氣,而且是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在新時代昂揚奮進的一個(ge) 真實縮影。”徐和建表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