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遼寧省鞍山市:舊改精細化 住出新年味

發布時間:2022-02-09 10:1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春走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劉勇

  火紅的楓葉、翠綠的竹子,還有吃竹子的大熊貓活靈活現……你看這小區牆上的畫,畫得多可愛。新春伊始的遼寧鞍山依然春寒料峭,記者走進改造後的老舊小區樓——鞍山市鐵西區共和小區,洋溢在春節喜悅中的二三街坊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艾洋指著樓體(ti) 外牆的裝飾畫告訴記者,各式各樣形象生動的畫作,為(wei) 冬日的老舊小區增添了不少色彩。

  “過去可沒有這樣的風景,整個(ge) 小區樓體(ti) 外牆破舊不堪,現在小區鋪設路麵、安裝路燈、更換管線、增加綠化……”艾洋帶記者來到小區內(nei) 前後對比的照片牆前,指著照片說,過去又髒又亂(luan) 的垃圾堆,變成了現在精致美觀的休閑花園,小區裏涼亭、座椅、健身器材應有盡有,不出小區就可以休閑健身,咱們(men) 居民都特別高興(xing) 。

  作為(wei) 全國第一批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鞍山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wei) 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重點工作,並以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為(wei) 契機,廣泛開展了幹部、企業(ye) 、群眾(zhong) 、黨(dang) 組織“四結對”互幫互助工作。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鞍山充分發揮“四結對”互幫互助作用,建立“社區大黨(dang) 委、小區黨(dang) 支部、樓院黨(dang) 小組、黨(dang) 員聯絡員”的管理模式,黨(dang) 支部、社區、居民、物業(ye) 、轄區企業(ye) 群策群力共同參與(yu) 。改造前問需於(yu) 民,改造中問計於(yu) 民,改造後問效於(yu) 民。堅持老舊小區改造改什麽(me) 、怎麽(me) 改,一區一策、一樓一策,充分征求居民意見,解百姓所想所盼,一起研究解決(jue) 辦法,共同推動老舊小區改造進程。

  鞍山市鐵東(dong) 區北長甸小區居民多是鞍鋼退休職工,改造後小區裏新添了社區食堂。煉鐵廠的溜肉段、煉鋼廠的大包子、冷軋廠的燒茄子……物美價(jia) 廉的飯菜,熟悉的鞍鋼食堂味道,讓居民們(men) 找回了刻在記憶裏的“老情懷、老街坊、老味道”,而且10元以內(nei) 就能讓人吃飽吃好,真正解決(jue) 了老年居民的用餐問題。

  “開窗見綠樹,道路整潔美,群眾(zhong) 想要啥就改進啥,群眾(zhong) 喜歡啥就增添啥。”家住鐵西區共和街道興(xing) 鞍家園小區居民艾富純豎起大拇指說,老舊小區改造真是改到了咱居民的心坎上。

  鐵東(dong) 區銀環社區是2021年啟動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這處改造惠及居民2700餘(yu) 戶,包括路麵、人行道路、排水設施、供水、燃氣、綠化等設施改造,並有樓體(ti) 外牆保溫粉飾改造,新增小區樓宇門。此外,還別具一格地將原有的一處廣場改造為(wei) 口袋公園,增加了休息座位,兼顧了健身、休閑、綠化等功能。

  目前,鞍山市初步形成了以“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wei) 核心,以菜單式係統改造為(wei) 基礎,以精細化管理為(wei) 保障的舊改之路。昔日的老舊小區變成了“淨、暢、美”的幸福家園。“今年我們(men) 將繼續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wei) 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全力推進,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竣工268萬(wan) 平方米的改造任務。”鞍山市住建局副局長胡鳳麗(li) 介紹,2022年的改造計劃於(yu) 4月份開工,力爭(zheng) 11月底前全部完工,屆時將有4.5萬(wan) 餘(yu) 戶居民享受到改造帶來的實惠。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