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唱冬奧 一起向未來
作者:張闊(東(dong) 北師範大學音樂(le) 學院副教授)
“世界,越愛越精彩。雪花紛飛,迫不及待入懷……”隨著萬(wan) 眾(zhong) 期待的冬奧會(hui) 正式拉開帷幕,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口號推廣歌曲《一起向未來》的多語種版本,在各國、各地、各平台不斷唱響。簡單五個(ge) 字,意蘊豐(feng) 富,號召全世界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人,在奧林匹克旗幟下,攜手前行,一起向未來。與(yu) 此同時,一批冬奧主題優(you) 秀音樂(le) 作品《雪花》《冰雪我和你》《在共同的世界裏》《在一起,更精彩》《美美與(yu) 共》等集中湧現,持續點燃著人們(men) 的冬奧熱情、冬運激情。
“一起向未來”作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主題口號,這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誠摯邀約,傳(chuan) 遞出14億(yi) 中國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與(yu) 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守望相助、共創美好未來。這一口號對應音樂(le) 領域同樣適用。作為(wei) 全球首個(ge) “雙奧之城”,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開幕式主題曲《我和你》傳(chuan) 唱至今,已經成為(wei) 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如今,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又相繼推出《一起向未來》等力作,完成了音樂(le) 作品的接力,對當下音樂(le) 創作具有重要啟示意義(yi) 。我們(men) 在重溫經典老歌的同時,還要不斷推出更多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的精品新歌。
我們(men) 習(xi) 慣於(yu) 傳(chuan) 唱經典老歌,每年到了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日,跨年晚會(hui) 、春節晚會(hui) 上一定少不了經典老歌的元素,而在數不勝數的音樂(le) 類綜藝舞台上,翻唱、改編經典老歌也曆來受到偏愛。但是相比較來說,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的新歌創作似乎有些不盡如人意。在虎年新春到來之際,網上甚至出現了“1994年的華語樂(le) 壇是什麽(me) 水平”等多個(ge) 熱搜話題,廣大網友一起重溫著傳(chuan) 唱了近30年的華語經典老歌,大讚“神仙打架”,同時也在感慨好歌變少了。
好歌真的變少了嗎?從(cong)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麵講,應該說的確存在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創作土壤、傳(chuan) 播途徑、文娛生態等方麵都有一定影響。一是從(cong) 音樂(le) 創作的大環境、大土壤上講,很長一個(ge) 時期,唱片公司、音樂(le) 綜藝等急功近利,重翻唱輕原創,就連影視作品在主題音樂(le) 的製作方麵也普遍縮減開支,降低了標準;二是隨著短視頻、直播的火爆,音樂(le) 傳(chuan) 播依賴單一渠道,碎片化、盜版抄襲、機械化生產(chan) 、快餐式消費等問題愈演愈烈,口水歌、神曲、同質化歌曲等大行其道,嚴(yan) 重擠壓了優(you) 秀原創音樂(le) 的生存空間;三是文娛圈流量經濟、粉絲(si) 經濟的急速發展,內(nei) 容為(wei) 王的法則幾乎被流量為(wei) 王取代,一些音樂(le) 排行榜被粉絲(si) 和資本左右,音樂(le) 作品重流量不重質量,重看不重聽,音樂(le) 淪為(wei) 流量明星的耍酷工具和華麗(li) 舞台的附庸。這些亂(luan) 象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音樂(le) 精品的創作與(yu) 傳(chuan) 播,本末倒置的宣傳(chuan) 引導對音樂(le) 人也造成了誤導與(yu) 傷(shang) 害。
2021年,相關(guan) 部門著力加強文娛領域綜合治理,整治“飯圈”亂(luan) 象,相關(guan) 媒體(ti) 不斷加強輿論引導,通過文藝評論批駁亂(luan) 象,修正審美。經過一係列重拳出擊、政策規範和評論引導,文娛圈的生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飯圈”亂(luan) 象得到有效控製,過度娛樂(le) 化現象也有明顯好轉。從(cong) 音樂(le) 尤其是流行音樂(le) 創作來說,或許新的春天並不遠。
要想創作出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的音樂(le) 作品,首先要知道好作品的標準。重溫經典老歌,其中蘊藏著經典密碼。《走進新時代》《明天會(hui) 更好》《走向複興(xing) 》等歌曲緊跟時代步伐,從(cong) 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從(cong) 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難忘今宵》《當你老了》《最好的舞台》等歌曲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一道感受時代的脈搏、生命的光彩,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東(dong) 西表現在作品中,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來;《中國話》《中國範兒(er) 》《中國味道》等歌曲注重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jia) 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用跟上時代的音樂(le) 力作開拓新境界;《天下一家》《看山看水看中國》《美麗(li) 中國年》等歌曲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chuan) 播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追求,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些歌曲之所以被不斷傳(chuan) 唱,正是因為(wei) 它們(men) 具備了成風化人的特質,符合大眾(zhong) 審美需求,同時又在引領著大眾(zhong) 審美的提高。
新年新氣象,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引發了一波音樂(le) 創作小高潮,相關(guan) 音樂(le) 作品集中湧現,其中不乏精品力作。比如,《冰雪冬奧》唱響在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園中營造出濃濃冬奧氛圍,普及冬奧知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美美與(yu) 共》融匯各種美好元素,傳(chuan) 遞出“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的世界大愛;《冰雪夢飛揚》則呼喚著點亮夢想,讓夢飛揚。這些冬奧主題音樂(le) 具有鮮明的“人民性”,根植人民群眾(zhong) 現實生活,立足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用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音樂(le) 形式歌唱冬奧,號召世界人民攜手一起向未來。
除了北京冬奧會(hui) 主題音樂(le) 的集中湧現,今年的央視春晚以及地方衛視春晚一如既往地帶來了一批新歌、好歌,這些音樂(le) 作品或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或書(shu) 寫(xie)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或用情用力講述著中國故事,以音樂(le) 化人,以音樂(le) 通心,以音樂(le) 溝通世界。好的音樂(le) 既能歌唱冬奧,亦能歌唱人民,更能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引領他們(men) 一起向未來。
(本文係2021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當代流行音樂(le) 文化的‘中國精神’表達研究”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