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冰雪熱“燃動”內蒙古

發布時間:2022-02-10 09: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冰雪嘉年華】

  光明日報記者 高平 王瀟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笙

  一進入10月份,在祖國北疆——內(nei) 蒙古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綿長的冬季時光便開啟了。當紛紛揚揚的雪花飄落,林海雪原、冰雪沙漠、百裏霧凇、冰霜河湖……目之所及,惟餘(yu) 莽莽。位於(yu) 內(nei) 蒙古自治區東(dong) 部的大興(xing) 安嶺、呼倫(lun) 貝爾等地,是國內(nei) 被冰雪覆蓋時間最長的地方,每年達7個(ge) 月之久。

  伴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的腳步,擁有天然冰雪資源優(you) 勢的內(nei) 蒙古積極響應“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號召,點燃全民參與(yu) 冰雪活動的熱情,不斷擦亮“大冰雪”這張文化名片。從(cong) 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到廣泛開展的各類冰雪賽事活動,再到“冰雪運動進校園”讓學生們(men) 愛上冰雪運動,在這裏,沉睡的冰雪資源已經被喚醒,“冷”運動正在“熱”起來,“冷資源”正變成“熱經濟”。

   樂(le) 享冰雪 嘉年華激發全民熱

  地處我國東(dong) 北的內(nei) 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為(wei) 迎接北京冬奧會(hui) ,從(cong) 2021年12月31日開始舉(ju) 辦以“永葆童心”為(wei) 主題的首屆冰雪嘉年華活動,設置了雪圈、雪地摩托車、挖掘機戲雪、雪地轉轉等近30種冰雪娛樂(le) 項目,活動已持續1個(ge) 多月,吸引了不少遊客。

  當冰雪運動走進百姓生活,人們(men) 爭(zheng) 相體(ti) 驗冰上碰碰車、冰上卡丁車等冰上競技活動,盡情享受冰雪運動的樂(le) 趣,感受冰雪體(ti) 育的魅力。

  在通遼市科左後旗歐翔玖玖滑雪場,遊客或帶著孩子或約上好友,身著專(zhuan) 業(ye) 的滑雪服在百米長的滑雪道上享受滑雪的樂(le) 趣。

  “正好趕上周末,就約幾個(ge) 朋友一起來滑雪。這裏離家近,雪質好,空氣清新,服務也不錯。”遊客李陽說。“這裏集滑雪、戲雪、餐飲、住宿於(yu) 一體(ti) ,有初級、中級滑雪道,以及兒(er) 童戲雪樂(le) 園、滑冰場、遊客接待中心等,滑雪裝備齊全,還有專(zhuan) 業(ye) 教練教授滑雪技巧,能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為(wei) 周邊地區群眾(zhong) 提供了休閑的好去處。”該滑雪場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為(wei) 了大力推廣普及群眾(zhong) 性冰雪運動,助力北京冬奧會(hui) ,呼和浩特市打造、歸納了19處冰雪場地,為(wei) 冰雪季係列活動提供場所。從(cong) 2020年開始,呼和浩特便圍繞冰雪運動及全民健身活動組織謀劃冰雪季活動,利用河道、閑置空地、公園湖麵等地域就近打造15處冰雪場所,累計服務健身群眾(zhong) 近100萬(wan) 人次。

  今年,呼和浩特市將開放19處冰雪場地,繼續普及群眾(zhong) 性冰雪運動,以擴大冰雪運動規模、引導全民參與(yu) 冬季健身運動為(wei) 主線,擴大服務供給,厚植冰雪文化,營造濃厚冰雪氛圍,推動呼和浩特冬季健身運動、冰雪特色產(chan) 業(ye) 持續升溫、蓬勃發展。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內(nei) 蒙古自治區不斷推動冰雪運動、冰雪產(chan) 業(ye) 、冰雪經濟創新發展,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走進冰雪世界提供更多優(you) 質平台。短短幾年間,內(nei) 蒙古冰雪運動不僅(jin) 在全區各地迅速走紅,還唱響了“四季歌”。乘著舉(ju) 辦冬奧會(hui) 的東(dong) 風,內(nei) 蒙古人民對冰雪的熱情正在被全麵激發。

  文旅加持 更多人吃上“冰雪飯”

  在通遼市庫倫(lun) 旗舉(ju) 辦的“冬至庫倫(lun) 夢飛冬奧”冰雪節上,來自通遼市及該旗各蘇木鄉(xiang) 鎮的30餘(yu) 名網紅主播前來體(ti) 驗滑冰、滑雪運動,並現場直播,充分展示“穿越·冰雪”“初心·冰雪”“樂(le) 享·冰雪”“童趣·冰雪”“蕎·庫倫(lun) 生活”等板塊的秀美靈動與(yu) 驚險刺激,讓廣大網民從(cong) 直播中感受到冰雪項目帶來的樂(le) 趣。

  在“蕎·庫倫(lun) 生活”板塊,工作人員用“巨無霸”餄餎床現場製作蕎麵餄餎,主播現場品嚐、點評,與(yu) 粉絲(si) 共同分享這一美食。通過交流座談、特色產(chan) 品展示、篝火晚會(hui) 、夜景直播等活動,全方位展示通遼特色資源、優(you) 質農(nong) 畜產(chan) 品和人文曆史,推動文化與(yu) 旅遊深度融合,在豐(feng) 富冬季文旅產(chan) 品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當地文化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通遼市紮魯特旗的第四屆皇太極湖冬捕冰雪文化旅遊節上,精彩的冰麵捕撈、頭魚競拍、烏(wu) 蘭(lan) 牧騎文藝演出正在進行。鮮明的地域特色與(yu) 民俗風情,令慕名而來的遊客大飽眼福。在冬捕現場,可以看到鮮活直觀的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畫麵,可以“聞”到人們(men) 心裏洋溢出的幸福味道,可以感受到綠色發展迸發出的無限生機。

  不僅(jin) 如此,內(nei) 蒙古全區正著力在“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旅遊”上做文章,打造高質量的文旅產(chan) 品,不斷提升冰雪旅遊品牌影響力。呼倫(lun) 貝爾冬季旅遊那達慕、興(xing) 安盟“溫泉雪域·冰火兩(liang) 重天”、銀色錫林郭勒草原冰雪那達慕、“暖心冬日·鄂爾多斯”冬季旅遊活動、“冰雪狂歡·魅力青城”主題國際冰雪旅遊節等節慶文化活動,已成為(wei) 各盟市具有代表性的冬季旅遊品牌。

  以冰雪為(wei) 軸,拉動餐飲、住宿等配套產(chan) 業(ye) 和服務,冰雪旅遊的附加值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為(wei) 持續改善民生激發出新動力。位於(yu) 赤峰市喀喇沁旗的美林穀滑雪場是通過國際雪聯認證的高標準滑雪場,隨著滑雪的人越來越多,周邊村民紛紛開起了農(nong) 家樂(le) ,過起了“靠雪吃雪”的日子;呼倫(lun) 貝爾市鄂倫(lun) 春自治旗古裏鄉(xiang) 大力發展旅遊業(ye) ,成立了莫日根民間藝術團,在冬季旅遊季組織傳(chuan) 統滑雪表演;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的鳳凰馬場專(zhuan) 門為(wei) 攝影愛好者組織冬季騎馬、馴馬等表演活動……內(nei) 蒙古的冰雪產(chan) 業(ye) 內(nei) 涵和外延不斷豐(feng) 富,正在喚醒越來越多的“貓冬”人,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吃上“冰雪飯”。

   傳(chuan) 承創新 冰雪文化散發魅力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嘎查後麵的‘牛群溝’一結冰,我就跟小夥(huo) 伴們(men) 一起去滑冰、玩冰車、打甸杆兒(er) (又稱打箭杆穿)、轉好日勒(抽陀螺)、玩雪橇。其中,最具蒙古族特色的冰雪遊戲莫過於(yu) 投布魯打沙嘎遊戲。”說起冰雪文化,內(nei) 蒙古大學民族學與(yu) 社會(hui) 學學院的老師孟根倉(cang) 不由自主地想起兒(er) 時戲雪嬉冰的快樂(le) 童年。

  投布魯打沙嘎遊戲源自蒙古族的遊牧生活風俗文化。布魯是早期蒙古族狩獵和遊牧投擲打擊工具,後演變成一種投擲的遊戲。沙嘎指的是牛羊連接小腿和後蹄之間的骨關(guan) 節,通過去掉油肉、打磨棱角、上色所製成的玩具。投布魯打沙嘎遊戲,就是投擲布魯擊打遠處擺好的沙嘎。

  孟根倉(cang) 說,小時候,奶奶經常跟他講述爺爺冬季打獵的有趣故事。那時,漫長的冬季生活艱苦、乏味,打獵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消遣運動。爺爺通常與(yu) 獵友結伴,帶上毛發稀少、腰身細長的蒙古獵犬,騎馬打獵。從(cong) 馬上投布魯打野兔是爺爺的拿手功夫。

  蒙古族有悠久的冰雪運動傳(chuan) 統,充分體(ti) 現了中國傳(chuan) 統冰雪運動文化的民俗特征。曆史上,由於(yu) 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居住地長年被冰雪覆蓋,蒙古族人經常將冰雪運動與(yu) 自己的遊牧和狩獵活動緊密聯係在一起,很早就發明並開始使用察納(滑雪板)、察納杖(滑雪杖)和其日嘎(雪橇或爬犁),前者用於(yu) 遊牧和打獵,後者用來運送獵物等生產(chan) 生活物資。

  近年來日益火熱的蒙古族冰雪那達慕,是蒙古族民俗文化與(yu) 冰雪資源完美結合的體(ti) 現,充分彰顯了中國民俗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冰雪文化的創新。

  “那達慕”,蒙古語意為(wei) “娛樂(le) ”“遊藝”,是我國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的蒙古族傳(chuan) 統節日。冰雪那達慕是傳(chuan) 統那達慕的創新形式。

  1月10日,呼倫(lun) 貝爾市第十八屆冰雪那達慕暨冰雪之約主題文化展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這種結合了當地天然冰雪資源和濃鬱民俗風情的冰雪盛會(hui) ,已成為(wei) 內(nei) 蒙古冬季旅遊獨具特色的冰雪運動民俗文化品牌。特別是這個(ge) 冬天,伴著冬奧會(hui) 的熱潮,冰雪那達慕格外熱鬧。

  除了傳(chuan) 統的“男兒(er) 三藝”摔跤、賽馬、射箭比賽項目之外,還創新性地增添了民族歌舞、民族服飾、馬拉雪橇、駱駝爬犁以及蒙古象棋和投擲布魯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項目。此外,達斡爾族的肯骨楞(滑雪板)比賽、鄂溫克族的搶樞遊戲、鄂倫(lun) 春族的馴鹿比賽等其他兄弟民族的民俗運動項目也格外引人注目。這不僅(jin) 傳(chuan) 承弘揚了北方少數民族獨特的冰雪運動民俗文化,而且展現了內(nei) 蒙古各民族守望相助、與(yu) 時俱進、蓬勃發展的精神麵貌。

  “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無疑是世界人民的體(ti) 育盛事,同時也是傳(chuan) 承弘揚中國悠久冰雪傳(chuan) 統民俗文化的最佳舞台。”孟根倉(cang) 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