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穀愛淩奪冠,關注家庭教育不能兜售功利“成功觀”

發布時間:2022-02-10 09:12: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熊丙奇

  2月8日,年僅(jin) 19歲的中國選手穀愛淩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賽中奪得金牌,這也是她獲得的首枚冬奧會(hui) 金牌。不少網友在議論培養(yang) 一名冬奧冠軍(jun) 到底需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時,有了解穀愛淩經曆的網友提出,自律的家長才能培養(yang) 出優(you) 秀的孩子。

  據報道,穀愛淩表示,媽媽和外婆是自己最崇拜的女性。穀愛淩的媽媽穀燕畢業(ye) 於(yu) 北京大學,畢業(ye) 後赴美留學,她上大學時,就是北大短道速滑隊隊員兼滑雪教練。不少人據此斷言,自律的家長才能培養(yang) 出優(you) 秀的孩子。事實上,家庭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好的家庭教育能培養(yang) 孩子積極的人生價(jia) 值觀。

  有一個(ge) 問題值得思考:如果孩子學業(ye) 成績優(you) 秀,我國有多少家長會(hui) 讓孩子繼續從(cong) 事競技體(ti) 育?尤其是有很大受傷(shang) 風險的競技體(ti) 育運動?據報道,穀愛淩是妥妥的“學霸”。去年,穀愛淩以SAT1580分(滿分1600分)的高分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對於(yu) 我國大多數家長來說,如果孩子的學業(ye) 成績十分優(you) 秀,大概率不會(hui) 再讓其從(cong) 事競技體(ti) 育訓練。還有一些家長,把通過高校高水平運動員招生作為(wei) 進入名校的“跳板”,而不是為(wei) 了發展自身運動興(xing) 趣、特長,成為(wei) 職業(ye) 運動員。媒體(ti) 曾報道,2019年,北京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樂(le) 部的7名高三學生接到了一家中超俱樂(le) 部的試訓邀請,但家長都希望孩子先參加高考。高考結束後,7名球員被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錄取,最終沒有一人選擇試訓走職業(ye) 足球之路。

  這既和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有關(guan) ,又和整體(ti) 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有關(guan) ——我國過於(yu) 重視學生學業(ye) 分數的單一分數評價(jia) 體(ti) 係,讓學校、學生、家長存在對待除知識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弱化、邊緣化、功利化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家長還會(hui) 讓孩子參加藝體(ti) 活動、培訓,而到了高中階段就逐漸遠離。而美國大學實行自主招生、多元評價(jia) ,這能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空間,學業(ye) 成績好和體(ti) 育成績好是並行不悖的。

  另外,我國有不少家長始終把孩子置於(yu) “安全範圍”之內(nei) ,不願意讓孩子冒一點險,這也導致很多學校不敢組織學生開展戶外體(ti) 育運動,對學生進行“圈養(yang) 教育”,這也影響學生的運動興(xing) 趣以及冒險精神培養(yang) 。

  據報道,憑借超越自身極限的第三跳,穀愛淩後來居上,以最完美的方式打開了中國冰雪運動的“格局”。談及最後驚天一躍,穀愛淩說,“我媽勸我別冒險,她的意見是我再做個(ge) (右邊的)安全動作就可以了,但我覺得如果不嚐試一下的話,就不是一個(ge) 完整的‘我’,我想讓自己表現出最好的一麵,我在比賽裏麵那種心態不是想贏別人,我更想贏我自己。”從(cong) 中可見,如果穀愛淩沒有超越自我的精神,可能就無法獲得冠軍(jun) 。

  穀愛淩的成功,可能會(hui) 讓其家庭教育受到追捧。但必須指出,家庭教育是十分個(ge) 性化的,家庭背景不同,孩子個(ge) 體(ti) 不同,都決(jue) 定了家庭教育方式不一定通用。家庭教育沒有捷徑,更不能功利,家長隻有從(cong) 尊重孩子人格、興(xing) 趣的教育出發,選擇適合孩子的成才道路,才能幫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熊丙奇)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