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傳承——團結你和我

發布時間:2022-02-10 09: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冬奧觀察】

  作者:侯珂珂

  冬奧會(hui) 開賽5日來,刷新曆史的年輕選手們(men) 給我們(men) 帶來了鮮衣怒馬的青春激情。而與(yu) 此同時,用生命詮釋著奧運精神的老將們(men) 讓我們(men) 看到了傳(chuan) 承的可貴。青山依舊在,朝霞已滿天。追求自我極限的道路上,年齡隻是個(ge) 數字,堅持才是內(nei) 涵。站在前輩的肩膀上,體(ti) 壇新星用自己的卓越表現,詮釋著“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

  短道速滑是冬奧項目中我國代表團的傳(chuan) 統衝(chong) 金點,在截至目前中國隊獲得的全部16枚冬奧金牌中,僅(jin) 短道速滑就貢獻了12枚。2002年,楊楊奪得鹽湖城冬奧會(hui) 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賽金牌,實現了中國冬奧會(hui) 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都靈冬奧會(hui)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hui) ,王濛兩(liang) 次在此項目奪冠,成就中國隊女子500米短道速滑“三連冠”。北京冬奧會(hui) 獲得個(ge) 人冬奧首金的範可新,也曾實現了中國隊女子500米短道速滑世錦賽的“五連冠”的佳績。中國短道速滑隊的成就,既是對奧運精神的最佳詮釋,也是對中國故事的最好傳(chuan) 承。

  17歲的單板滑雪男子坡麵障礙技巧銀牌得主蘇翊鳴與(yu) 冠軍(jun) 加拿大選手馬克斯擁抱祝賀,他說:“我從(cong) 小就是看著馬克斯的視頻、模仿著他的動作長大的。能夠和他一起站上領獎台,我感到十分榮幸!”與(yu) 偶像同台競技,這就是為(wei) 夢想共同進步的傳(chuan) 承。

  第八次參加冬奧會(hui) 的49歲德國速滑選手佩希施泰因與(yu) 23歲的中國選手阿合娜爾·阿達克,在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賽道上同場競技。這是奧林匹克精神代際的傳(chuan) 承。

  有的如驚濤拍岸,有的穩如泰山,每一位登上奧運賽場的運動員,都閃耀著自己的獨特光彩。那些詮釋了拚搏進取、永不言棄、彼此激勵、攜手共進精神的故事,始終是賽場上最動人的部分。隻要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正如佩希施泰因所說:“我的雙腿雖然老了,但我的心還年輕。”

  冬奧會(hui) 的規則有變化,項目也在不斷調整,但奧運精神卻一脈相傳(chuan) ,始終煥發著動人的魅力。一代又一代的運動員望著前麵的背影,走上夢想中的舞台,挑戰地心引力、挑戰極限、挑戰自己……在此過程中,公平、友誼、團結之花在奧林匹克的精神花園中不斷綻放。

  每屆奧運會(hui) 都充滿了一個(ge) 個(ge) 勵誌故事。“我的祖國把我從(cong) 7000英裏外的故鄉(xiang) 送來,不是讓我參加比賽的,而是讓我完成比賽的。”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hui) ,坦桑尼亞(ya) 馬拉鬆選手阿赫瓦裏那一句樸實的話語永遠印刻在人們(men) 的心裏。他的成名,不是因為(wei) 熠熠生輝的金牌,而是永不言棄、雖敗猶榮的拚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的傳(chuan) 承,奧林匹克運動才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正因如此,我們(men) 會(hui) 為(wei) 冠軍(jun) 歡呼,也會(hui) 向那些拚搏過、奮鬥過、努力過的選手們(men) 送上掌聲。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路上,奧運精神的傳(chuan) 承讓奧林匹克運動團結了你我,團結了整個(ge) 世界,讓我們(men) 攜手走向未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