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載人空間站 你不知道的還有這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昨天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shu) 》(2021年),《藍皮書(shu) 》顯示,今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將再次突破50次。
今年對於(yu) 載人航天工程來說是任務最為(wei) 繁重的一年,我國將通過6次發射任務全麵完成空間站建造。
我國載人空間站今年將完成建造
目前,我國處於(yu) 空間站任務的關(guan) 鍵技術驗證階段,在神舟十三號乘組平安返回後,我國將正式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計劃用不到1年時間,先後發射2艘天舟貨運飛船、2艘神舟載人飛船以及2個(ge) 實驗艙,我國空間站的構型也將基本形成。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空間站係統副總設計師柏林厚:在神十三航天員乘組返回以後,我們(men) 對驗證的情況進行一個(ge) 係統的評估,評估正常以後,我們(men) 就會(hui) 轉入建造階段,這也是我們(men) 國家一年發射載人航天器最多的一次。
我國的空間站主要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組成。今年2個(ge) 實驗艙將先後完成發射,開展多項有人及無人參與(yu) 的空間實驗任務。其中問天實驗艙,也就是實驗艙Ⅰ還將承擔備份核心艙的功能。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空間站係統副總設計師柏林厚:這也是為(wei) 了提高我們(men) 整個(ge) 空間站的可靠性,就相當於(yu) 把核心艙的控製權交接給實驗艙Ⅰ來進行控製。同時實驗艙Ⅰ還有一個(ge) 特點,就是它配置了一個(ge) 航天員出艙的氣閘艙,後續組裝建造完成以後,航天員主要是通過實驗艙Ⅰ的氣閘艙來進行出艙,而我們(men) 目前核心艙的節點艙就可以作為(wei) 氣閘艙的一個(ge) 備份。
同樣的,在夢天實驗艙,也就是實驗艙Ⅱ上也配備了一個(ge) 氣閘艙,用於(yu) 運輸貨物出艙,之後再通過機械臂的配合,完成一係列艙外任務。而隨著2個(ge) 實驗艙的發射完成,我國的空間站也將形成T字形組合體(ti)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空間站係統副總設計師柏林厚:我們(men) 形成T字形的組合體(ti) 構型以後,我們(men) 會(hui) 對整個(ge) 空間站的功能、性能進行一個(ge) 充分的測試,我們(men) 預計是在今年年底,轉入整個(ge) 空間站的運營階段。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men) 應該會(hui) 有航天員,我們(men) 叫輪換,在輪換期間將會(hui) 最多有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
今年發射四艘飛船 多項改進使飛船更便捷
據了解,今年空間站任務將發射兩(liang) 艘神舟載人飛船,兩(liang) 艘天舟貨運飛船,為(wei) 了能夠持續提高飛船的舒適性,科研人員根據航天員乘組反饋的意見,進行了多項優(you) 化和改進,這也為(wei) 後續航天員執行任務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性和舒適性。
天舟貨運飛船主要承擔貨物的運輸任務,航天員進入空間站後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物品都放在這裏。而為(wei) 了讓航天員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找到它們(men) ,今年即將發射的天舟四號和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內(nei) ,進行了多項改進。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貨運飛船係統總設計師助理方方:我們(men) 對貨包進行了色彩標識,航天員根據色彩基本上就能知道這是航天員的食品,還是其他貨物,還是空間站的貨物等等能區分出來。然後第二個(ge) 改進對於(yu) 裝貨適配板增設了尼龍搭扣,不像以前是要擰螺釘的。
去年,神舟十三號發射完成後驗證了快速交會(hui) 對接技術,大幅度壓縮了航天員進入空間站的時間。今年,在完成了6個(ge) 月的在軌駐留之後,神舟十三號在返回的時候,將驗證快速返回技術,讓航天員乘組更快返回地麵。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載人飛船係統項目技術副經理邵立民:我們(men) 這次神舟十三號要實行一次快速返回,以前需要一天的時間,這次我們(men) 隻需要幾圈的時間就可以返回,這樣的話實際上也是提高航天員的舒適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