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河北無極:黃瓜大棚裏“種”出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2-02-14 13:4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春走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光明日報通訊員 韓琳

  春節期間,一輛輛嶄新的轎車穿梭在河北省無極縣七汲鎮王村蔬豐(feng) 蔬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蔬菜大棚間,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的風景。

  “我這輛小轎車可是從(cong) 大棚裏‘種’出來的。2021年我種植了兩(liang) 畝(mu) 多的黃瓜,一年兩(liang) 茬黃瓜下來,畝(mu) 產(chan) 量6萬(wan) 斤左右,收入不錯,我一高興(xing) 就添了這個(ge) 新家當。”正在棚裏忙活的王村村民席立濤臉上洋溢著豐(feng) 收的喜悅。

  席立濤一家四口人,兩(liang) 個(ge) 孩子在上學,他和妻子在家種植兩(liang) 個(ge) 蔬菜大棚。如今技術也趕上了趟,通過改善傳(chuan) 統種植方法,采用現代化的棚間管理,使用智能水肥一體(ti) 化物聯網係統,可以節省1/4的人工,達到了省工、增產(chan) 、增效的目的。而且新鮮的黃瓜一摘下來就在村口的交易市場裝車發貨,錯茬季還種植油麥菜、生菜等葉菜,這樣一年四季收入不斷,2021年大棚黃瓜長勢喜人,而且價(jia) 格穩定,一年下來收入達到30多萬(wan) 元。

  無極縣七汲鎮王村種植大棚蔬菜已有30多年,現有溫室大棚1500座,占地2500多畝(mu) ,主要種植黃瓜,輔種西紅柿、生菜、油麥菜等,蔬菜年產(chan) 量2.8萬(wan) 多噸,產(chan) 值6000餘(yu) 萬(wan) 元,帶動當地人均增收5萬(wan) 元。

  “從(cong) 種植蔬菜大棚中得實惠的可不隻席立濤一個(ge) ,這不,我們(men) 村又新添了20多輛小轎車。真是在外打上三年工,不如在家種上一年大棚啊!”村民劉秀娥指著蔬菜大棚外一輛輛新買(mai) 的轎車說,大家都說這日子過得充實、有奔頭。

  “以前出門打工掙錢,主要是用於(yu) 孩子讀書(shu) 和老人看病。現在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不用交學費,到60周歲還能領養(yang) 老金,生活困難有低保,看病有醫保……農(nong) 民負擔輕了,生活自然就幸福了。”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書(shu) 賓說,從(cong) 以前外出打工到如今開著轎車在村裏種大棚,無不折射出新時代農(nong) 民從(cong) 業(ye) 觀念正悄然發生變化。

  產(chan) 業(ye) 長久發展,關(guan) 鍵要打開市場。城鄉(xiang) 配送、訂單農(nong) 業(ye) 、入駐電商平台……無極縣不斷開拓蔬菜銷售渠道。“2021年謀劃啟動了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示範園建設項目,商場、超市都成了我們(men) 的客戶,北京、保定、太原等地來村裏拉菜的貨車一輛接一輛。”七汲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趙君明介紹。

  棚外寒風凜冽,棚內(nei) 生機盎然。連片的黃瓜溢綠淌翠,金黃色的花朵在繁葉處此隱彼現,一根根湛綠的黃瓜綴滿藤蔓,菜農(nong) 們(men) 通過辛勤勞作,在滿足市民節日餐桌需求的同時,也讓自己品嚐到了收獲滿滿的幸福年味兒(er) 。一座座生機盎然的設施大棚在王村內(nei) “遍地開花”,廣大農(nong) 民在大棚裏“種”出自己的致富路,續寫(xie) 著致富靠勤勞的嶄新圖景。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