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後世詞人筆下的常用稼軒詞意象

發布時間:2022-02-14 13:5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錢錫生(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意象是外界的客觀物象經過作家主體(ti) 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傳(chuan) 統的婉約派詞流連於(yu) 青樓楚閣、紅粉佳人;到了蘇軾開始,詞更多反映文人士大夫的個(ge) 人生活和思想情感;而南渡以後的民族苦難,則使詞人們(men) 直麵人生,關(guan) 心國事,詞中的意象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辛棄疾就是一個(ge) 突出的代表,他詞中的意象龍騰虎躍、雄奇剛勁,充滿了男子漢氣概。後代詞人們(men) 在襲用辛詞語匯的同時也大量摘取辛棄疾詞中的這些意象,於(yu) 其間出現了一批接受度極高的經典意象。

  一是“閑愁千斛”的意象。辛棄疾在《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中寫(xie) 道:“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此詞是辛棄疾在宋乾道四年(1168)任建康通判時所作,名為(wei) 吊古實則傷(shang) 今,一開頭就用“千斛”這一量詞寫(xie) 出其愁苦之多,“閑愁”則是故作輕鬆之語,表達了他對國事的深切憂愁。他在《摸魚兒(er) ·更能消幾番風雨》一詞中還寫(xie) 道“閑愁最苦”,表現其精神上的極度苦悶。宋代詞人大量師法辛棄疾“閑愁千斛”這一意象,如衛宗武《金縷曲·壽南塘八月生朝》:“今歲戶庭殊舊歲,洗盡閑愁千斛。”陳紀《賀新郎·聽琵琶》:“頓喚起、閑愁千斛。”徐俯《念奴嬌》:“對影三人聊痛飲,一洗閑愁千斛。”楊炎正《水調歌頭》:“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千斛。”直至清代蔣士銓還在《喜遷鶯·題烏(wu) 程沈萼崖小照圖為(wei) 北涯姬人金氏筆》中雲(yun) :“堆垛閑愁千斛。”曆代詞人借助辛詞這一意象,表現各種離愁苦悶,化無形為(wei) 有形,最終表達擺脫這種人生痛苦的希望。

  二是“長劍倚天”的意象。這是辛棄疾極為(wei) 喜歡使用的意象,他在《水調歌頭·送楊民瞻》中寫(xie) 道:“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他又在《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中雲(yun) :“舉(ju) 頭西北浮雲(yun) ,倚天萬(wan) 裏須長劍。”這一“長劍倚天”的意象大概出自韓愈的《盧郎中雲(yun) 夫寄示送盤穀子詩兩(liang) 章,歌以和之》“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本是寫(xie) 瀑布,辛棄疾則將之改造,轉以表達自己渴望收複北方故土的熱切願望。曆代詞人大量效仿經稼軒改造後的“長劍倚天”意象,如李曾伯《沁園春·壬寅餞餘(yu) 宣諭入蜀》:“畫舸呼風,長劍倚天,壯哉此行。”楊冠卿《水調歌頭·次吳鬥南登雲(yun) 海亭》:“長劍倚天外,功業(ye) 鏡頻看。”廖行之《水調歌頭·壽武公望》“平生壯誌,凜凜長劍倚天門。”韓元吉《念奴嬌·再用韻答韓子師》:“倚天長劍,夜寒光透銀闕。”元好問《水調歌頭》:“丈夫兒(er) ,倚天劍,切雲(yun) 冠。”清人吳藻也很喜歡使用這一意象,他在《金縷曲》中雲(yun) :“拔長劍,倚天外。”又在《水調歌頭》中雲(yun) :“長劍倚天外,白眼舉(ju) 觴空。”

  三是“金戈鐵馬”的意象。辛棄疾在《永遇樂(le)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xie) 道:“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wan) 裏如虎。”此詞是辛棄疾晚年的代表之作,其時他已六十六歲,但他依然通過對曆史人物的緬懷,表達其抗金殺敵的決(jue) 心和意誌。這一“金戈鐵馬”的意象在後人詞中也反複出現,如王奕《水調歌頭·過魯港丁家洲,乃德祐渡江之地,有感》中有:“追憶金戈鐵馬,保以油幢玉壘,熢燧幾秋風。”石孝友《漁家傲》中有:“金戈鐵馬森相向。洗盡塵根磨業(ye) 障。”楊慎《西江月》中有“妙算龍韜虎略,英雄鐵馬金戈。”吳偉(wei) 業(ye) 《水龍吟·送孫浣心之真定》中有“金戈鐵馬,神州沈陸,幅巾歸裏。”曹貞吉《風流子·京口懷古》中有“憶北府參軍(jun) ,寄奴王者,金戈鐵馬,橫據江東(dong) 。”彭孫遹《沁園春·偶興(xing) 和阮亭》中有“歎鐵馬金戈,幾番逐鹿,博遊挾筴,一樣亡羊。”曆代詞人多出於(yu) 表達國仇家恨、故國愁思以及曆史滄桑之情的需要而借用稼軒詞中的“金戈鐵馬”意象,全然與(yu) 辛詞遙相呼應,不斷增長著詞體(ti) 之沉鬱悲壯之氣。曹貞吉的《風流子·京口懷古》還沿用了《永遇樂(le) ·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其他句意:“祇今憑吊處,佛狸祠下路,煙樹冥濛。為(wei) 念尋常巷陌,社鼓連空”,不僅(jin) 進一步擴大著這闋名篇的流傳(chuan) 度,也可視作“金戈鐵馬”意象的一種接受延伸。

  四是“煙柳斜陽”的意象。辛棄疾在《摸魚兒(er) ·更能消幾番風雨》詞中雲(yun)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此句雖是以景語作結,但卻耐人尋味,表現著他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後人延用辛詞的這一意象,往往即如辛詞這般將斜陽之景與(yu) 愁苦之情緊密聯結在一起。如明代葉小鸞《踏莎行·秋景》中雲(yun) :“斷雲(yun) 飛盡碧天長,數枝煙柳斜陽瘦”、明人陳霆《蝶戀花·春暮旅懷,時正德四年也》中雲(yun) :“城上樓高休遍倚。煙柳斜陽,總是傷(shang) 心處”、清人周星譽《邁陂塘·下弟南歸,謁文之兄滬上,夢西招飲並賦永遇樂(le) 詞,命雛鬟歌以侑酒,即席寫(xie) 懷》中雲(yun) :“看煙柳斜陽,盡是愁來處”等即是如此,使得始於(yu) 稼軒詞的“煙柳斜陽”意象逐漸固化成詞體(ti) 寫(xie) 作的一種常規表達手段,最終形成清代文學的重要小傳(chuan) 統。

  五是“整頓乾坤”的意象。辛棄疾在《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shu) 》中雲(yun) :“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在《千秋歲·為(wei) 金陵史致道留守壽》中雲(yun) :“從(cong) 容帷幄去,整頓乾坤了。”這一“整頓乾坤”的意象是從(cong) 杜甫《洗兵馬》詩中的“二三豪俊為(wei) 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中借鑒而來,表明了稼軒立誌改變現實、重整山河的強烈願望,對後人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後代詞人多有借用這一意象,如劉過在《沁園春·寄辛稼軒》中雲(yun) “平生出處天知,算整頓乾坤終有時”;劉辰翁在《洞仙歌·壽中甫》中雲(yun) :“早整頓,乾坤事了”;戴複古在《賀新郎·為(wei) 真玉堂壽》中雲(yun) :“整頓乾坤濟時了”,在《水調歌頭·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yun) 樓》中雲(yun) :“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誌若為(wei) 酬。”這些詞人同時用“整頓乾坤”的意象表達恢複河山的功業(ye) 情懷,表現著南宋士人矢誌不渝的家國情懷,也使得濫觴於(yu) 南渡詞人、大成於(yu) 辛棄疾的詞中男子漢氣概得以強化,詞之豪放一體(ti) 也因此得以最終確立。

  這些後世接受度極高的稼軒詞意象比較集中地出現在辛棄疾的登高詞中,大概每當稼軒登高望遠時,家國愁情總是紛至遝來,使他難以為(wei) 懷,故而總能寫(xie) 出悲壯蒼涼的詞篇,於(yu) 婉豔柔媚的詞體(ti) 傳(chuan) 統外新翻出這些個(ge) 性化意象。盡管詞體(ti) 寫(xie) 作在南宋之後發展出許多新貌,但登高臨(lin) 遠始終是詞體(ti) 最為(wei) 常見的寫(xie) 作場合,也是詞體(ti) 較為(wei) 普遍的文本空間,故而欣賞稼軒人格的曆代詞人在麵對同樣的登高臨(lin) 遠之時,也就勢所難免地與(yu) 辛棄疾產(chan) 生強烈共鳴,擷取稼軒詞中的這些經典意象,帶來了稼軒詞接受史上的這番美妙圖景。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