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著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發布時間:2022-02-14 13:56: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藍慶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

  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規模達39.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1.4%,年度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wan) 億(yi) 美元,排名全球第一;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52982.7億(yi) 元,同比增長16.1%,逆差繼續下降,對外貿易方式、產(chan) 品和地區結構不斷優(you) 化,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貢獻進一步顯現。總結外貿成績的成因,應對有關(guan) 挑戰,對於(yu) 下一步穩住外貿基本盤大有裨益。

  相關(guan) 成績主要得益於(yu) 以下因素:其一,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自貿試驗區各項創新改革措施逐步落地並推廣,出台了我國首張服務貿易負麵清單,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其二,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取得新進展,RCEP如期生效,“一帶一路”朋友圈擴大,推動了貿易互聯互通和海外市場多元化;其三,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釋放了外貿創新發展活力,而且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促進全麵複工複產(chan) ,滿足了有關(guan) 國家的貿易采購需求;其四,廣交會(hui) 、服貿會(hui) 、進博會(hui) 成功舉(ju) 辦,推動了國際合作,助推外貿增長。由此可見,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快速複蘇和穩定發展功不可沒,也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注入了活力。

  不過,仍要清醒認識到我國外貿依然麵臨(lin) 嚴(yan) 峻形勢。全球疫情變化存在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經濟複蘇和市場回暖不穩定,原材料、大宗商品和運輸費用高位運行,外貿企業(ye) 成本上升,各國逐漸複工複產(chan) 將降低對我國商品與(yu) 服務的需求。因此,在外貿創新高的基礎上,2022年應著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一是持續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wei) 抓手,對接高水平國際自由貿易規則進行製度創新,落實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外貿營商環境。推動東(dong) 中西部合作共建國家級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園,創新區域合作機製和產(chan) 業(ye) 對接機製,將東(dong) 部效率和開放優(you) 勢與(yu) 中西部成本優(you) 勢相結合,穩定加工貿易。探索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和綠色貿易政策製度體(ti) 係。

  二是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全麵落實RCEP規則,擴大東(dong) 盟和亞(ya) 太市場。持續深化“一帶一路”建設,以投資和基建項目帶動貿易增長,深化上合組織和金磚合作機製,擴大中阿、中非合作,穩定大宗商品進口市場。與(yu) 發達國家地方政府和跨國公司加強合作,穩定國際供應鏈,鞏固傳(chuan) 統市場。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培育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等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加大中國製造、中國服務品牌的海外推介力度。

  三是促進貿易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完善跨境電商支持政策,構建跨境電商信用評價(jia) 體(ti) 係。探索適度放寬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適用範圍,構建集中統一采購平台拓展海外銷售。完善海外倉(cang) 建設服務網絡和支持體(ti) 係,推動外貿綜合企業(ye) 向信用信保、檢驗認證、金融服務領域拓展,大力推進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發展。

  與(yu) 此同時,還要加大對外貿企業(ye) 的財政金融扶持。探索以應收賬款、出口退稅單據、境外資產(chan) 、股權等擔保的外貿企業(ye) 融資方式,政銀保合作中,應加大信貸保險對貿易融資的支持。落地減稅降負措施,簡化退稅流程,提升退稅效率。設立外貿企業(ye) 扶持和救助基金,為(wei) 國際供應鏈變化、成本大幅上漲、匯率劇烈波動風險提供援助。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