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打破空間界限,在南方的豔陽裏“邂逅”冰雪

發布時間:2022-02-15 09:4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冬奧背後的教育行思

  作者:邵迎春(寧波中學校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歡迎宴會(hui) 上的致辭中指出:“讓更多人參與(yu) 到冰雪運動中來,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題中之義(yi) 。”也正是基於(yu) 此,國家陸續出台了以《關(guan) 於(yu) 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等一係列冰雪運動的發展政策。

  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的冰雪運動普及程度不斷提高,“南展西擴東(dong) 進”戰略效果顯著。日前發布的《“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冰雪運動參與(yu) 人數達3.46億(yi) 人,實現了“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總體(ti) 目標。

  客觀來說,冰雪運動的新生力量無疑最重要——從(cong) 娃娃抓起。因此,冰雪運動進校園成為(wei) 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明確指出,共同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推行“百萬(wan) 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園冰雪計劃”。

  在冰雪運動方麵,寧波中學通過開設冬奧嘉年華、冰雪運動理論、冰雪運動模擬體(ti) 驗等課程和活動,嚐試探索冰雪運動的知識普及、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起到了一定效果。據校內(nei) 學生問卷顯示,58.1%的學生願意參與(yu) 到冰雪運動之中;72.5%的學生對冰雪運動有較強興(xing) 趣。但受製於(yu) 南方冰雪運動整體(ti) 文化氛圍等多因素影響,南方學校的冰雪運動發展還存在不少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麵。

  一是缺乏良好的冰雪運動氛圍。一項運動要在校園蓬勃開展,本地應有相應的文化和配套產(chan) 業(ye) 帶動。以寧波為(wei) 例,雖然有先進製造業(ye) 優(you) 勢,但目前尚未全麵形成大眾(zhong) 冰雪、競技冰雪和冰雪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的局麵,很難從(cong) 深層次、全局性上對校園冰雪運動的開展和普及提供文化支撐。

  二是缺乏優(you) 秀的冰雪運動師資和課程。受限於(yu) 文化和硬件兩(liang) 方麵原因,南方校園缺少優(you) 秀的冰雪運動師資。優(you) 秀冰雪人才會(hui) 優(you) 先選擇冰雪運動基礎和氛圍更好的北方校園。師資短缺自然無法開發專(zhuan) 業(ye) 性強的冰雪課程,更不用說建立完整的課程體(ti) 係。

  三是缺乏完善的保障體(ti) 係。大多數冰雪運動對技術、裝備器材和保障體(ti) 係有很高要求。南方校園冰雪運動課程開展晚,尚未形成與(yu) 之相配套的保障體(ti) 係。

  因此,要讓冰雪運動真正走進南方校園,並產(chan) 生較大影響,必須基於(yu) 以上三點,從(cong) 政府、學校和家庭等層麵推進工作。

  首先,對於(yu) 政府來說,要著力發展完善的冰雪產(chan) 業(ye) ,結合南方冰雪運動裝備製造業(ye) 發達的特點,為(wei) 城市和學校提供充足的冰雪運動空間、場地和設施,為(wei) 中小學校開放、設置冰雪運動課程。通過降低參與(yu) 門檻,吸引更多人,尤其是中小學生參與(yu) 其中,促進冰雪產(chan) 業(ye) 持續蓬勃發展。

  其次,對於(yu) 南方學校來說,要避免照搬北方已有的冰雪運動教學形式,而應創新方法,發展符合本地本校特征的冰雪運動。除以往所采用的仿冰設備或模擬冰雪場地外,可利用輪滑、滑板運動較為(wei) 普及的優(you) 勢,積極推動“輪轉冰”“輪轉雪”,更可借助目前已較為(wei) 成熟的VR數字技術,讓學生沉浸式學習(xi) ,從(cong) 而逐步孕育中小學冰雪體(ti) 育文化。與(yu) 此同時,還要積極引進專(zhuan) 業(ye) 的師資隊伍,探索構建完整的冰雪課程體(ti) 係,提供豐(feng) 富且可選擇的選修課程,組建冰雪運動社團,激發學生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積極性。

  最後,對於(yu) 家庭來說,要正確認識冰雪運動蘊含的育人價(jia) 值。冰雪運動作為(wei) 新興(xing) 體(ti) 育項目,深受青少年兒(er) 童的喜愛。在校園中開展冰雪運動,能有效提高機體(ti) 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使心肺功能、反應判斷能力、平衡靈敏素質等得到有效鍛煉,從(cong) 而增強身體(ti) 素質,培養(yang) 頑強拚搏的意誌品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