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們依依惜別,擁抱未來
立春之時,乘著一朵雪花,北京冬奧溫暖啟程;元宵過後,伴著絢爛的雪花花燈,冬奧迎來告別時刻。
今夜,2008年的星光五環與(yu) 2022年的“大雪花”主火炬交相輝映,“天下一家”“ONE WORLD ONE FAMILY”滿載美好祈願,粲然綻放。
來自五大洲的運動員、工作人員、誌願者、媒體(ti) 記者又一次歡聚“鳥巢”。從(cong) 春節到元宵,大家共度難忘中國年,也讓“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愈加熠熠生輝。
拚搏與(yu) 超越、熱愛和團結驚豔賽場;歡呼與(yu) 掌聲、遺憾和淚水震撼心靈。此刻,所有情感在此匯聚、交融、綻放。
今夜,是依依惜別的送行;今夜,是擁抱未來的起點。
每一個(ge) 運動員揮灑激情共同締造冬奧盛會(hui) ,今夜是屬於(yu) 他們(men) 的歡慶時刻
在全球億(yi) 萬(wan) 觀眾(zhong) 注視下,挪威運動員特·約豪格和俄羅斯奧委會(hui) 運動員亞(ya) 曆山大·博利舒諾夫,先後登上越野滑雪女子30公裏和男子50公裏集體(ti) 出發(自由技術)項目的最高領獎台。在充滿祝賀和敬意的掌聲中,獲獎者們(men) 將獎牌舉(ju) 在胸前,用力揮舞花束,與(yu) 世界一起分享這夢想成真的激動時刻。
他們(men) 問鼎的這個(ge) 古老項目,承載著人類對於(yu) 挑戰極限最樸素的追求,是體(ti) 能和意誌力的雙重考驗。這樣不畏艱難、勇於(yu) 突破的場景,在過去十幾天不斷上演,世界各地的冬奧健兒(er) 創下一個(ge) 又一個(ge) 奧運奇跡。
“鳥巢”的“大冰麵”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巨大“冰鞋”載著孩子們(men) 飛舞滑行。巨大的中國結襯托下,伴著《歡樂(le) 頌》的旋律,各代表團運動員邁著歡快步伐入場。
參加了北京冬奧會(hui) 的近3000名運動員中,許多人來自冰雪運動傳(chuan) 統強國,他們(men) 在北京續寫(xie) 傳(chuan) 奇;也有不少人來自冰雪資源並不豐(feng) 富的國家和地區,能夠站上賽場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印度唯一的運動員穆罕默德·阿裏夫·汗、墨西哥30年來首位參加冬奧會(hui) 的花滑選手多諾萬(wan) ·卡裏略……他們(men) 用熱愛和堅持,有力詮釋了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奧林匹克精神。
主場作戰的中國體(ti) 育代表團,以昂揚的麵貌閃耀冬奧賽場。申冬奧成功時,冬奧會(hui) 100多個(ge) 小項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小項中國從(cong) 未開展。而今,7個(ge) 大項、15個(ge) 分項“全項目參賽”的目標已然實現,曾經“冰強雪弱”的中國首次雪上項目獎牌數超過冰上項目,更以9金4銀2銅共15枚獎牌,創下曆史最佳成績。
閉幕式現場屏幕上,運動員在賽場摘金奪銀、奮勇拚搏的精彩瞬間一一閃過,把人們(men) 的思緒又拉回激情飛揚的賽場。而這些,隻是冬奧賽場上一個(ge) 又一個(ge) 突破與(yu) 圓夢故事的縮影。運動員們(men) 用一個(ge) 個(ge) 充滿個(ge) 性的“我”,共同繪就了北京冬奧會(hui) 的逐夢畫卷。
競技場外,動人故事也在上演。選手們(men) 交換徽章、互相安慰、共同慶祝,這些或歡樂(le) 、或遺憾、或感動的奧運時刻,如點點繁星,照亮賽場內(nei) 外。
而此刻,不管成功與(yu) 失敗,他們(men) 終於(yu) 拋下所有壓力,臉上笑容洋溢。運動員們(men) 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表達著快樂(le) ,拿起手機自拍、盡情歡呼揮手、對著鏡頭飛吻……現在是屬於(yu) 他們(men) 的歡慶時刻。
每一個(ge) 工作者辛苦付出保障精彩賽事,今夜是回饋他們(men) 的感恩時刻
21歲的清華大學本科生孫澤宇,手提一盞燈籠,站在他熟悉的舞台——“鳥巢”中央,被祝福和掌聲簇擁。他和其他五位誌願者一起,作為(wei) 一萬(wan) 八千多名冬奧誌願者的代表,在現場收到了滿滿謝意。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開創了“向誌願者致敬”這一環節,從(cong) 此成為(wei) 奧運會(hui) 閉幕式傳(chuan) 統。而今這一幕再現“鳥巢”,跨越的是流轉光陰,永恒的是嚴(yan) 寒無法侵襲的溫暖和口罩難以阻隔的微笑。
孫澤宇是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標兵誌願者,他在開幕式上的一聲“Welcome to China(歡迎來到中國)”,讓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回憶起來忍不住熱淚盈眶。18歲的莫德將“中國人的友愛與(yu) 好客”記在心裏。
同樣站在台上的燕山大學本科生張鴻博,過去十幾天在崇禮的寒風中,堅守賽道入口處的崗位,無數次重複證件檢查流程。雖然工作條件艱苦,但她從(cong) 未抱怨。“冬奧誌願者的工作很有魅力,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還能學到很多知識。”她十分珍惜這一難得的經曆,認為(wei) 有機會(hui) 入選誌願者非常幸運。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誌願者的微笑成為(wei) 世界難忘的記憶;2022年,這些“藍色身影”依然是“雙奧之城”最好的名片。體(ti) 育競賽、場館管理、語言服務、新聞運行等41個(ge) 業(ye) 務領域,無處不見誌願者忙碌的身影。屏幕上,一幀幀笑臉,定格了冬奧會(hui) 上一張張自信、從(cong) 容的青春特寫(xie) 。
負責核酸檢測的“大白”、身背醫療包並腳踩雪板的滑雪醫生、指揮交通的工作人員、食堂餐廳的後勤保障人員……冰天雪地裏,無數建設者、服務者、管理者默默奉獻,讓賽場上每一次拚搏呐喊都更加擲地有聲。
環節最後,誌願者們(men) 一同點亮手中的燈籠。刹那間,觀眾(zhong) 席泛起朵朵紅色愛心,整個(ge) 場館化為(wei) 愛的海洋。
愛的交換,深情似水。
點亮自己,溫暖世界。今夜,世界把愛回贈你們(men) !
每一根柳枝都寄滿惜別之情,今夜是我們(men) 友誼地久天長的見證時刻
地屏冰麵上,舞者們(men) 步伐輕盈,漸漸走出一幅“垂柳圖”。楊柳青青,楊花漫漫,離愁別緒湧上心頭。在熟悉的《送別》樂(le) 曲中,365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e) 的普通人,懷抱晶瑩發光的柳枝向場地中央匯聚。
“折柳寄情”,古老詩歌吟唱的惜別場麵,而今再度深情上演。中國人再次用特有的浪漫,傳(chuan) 遞對世界友人一年365天不變的思念。
終於(yu) ,我們(men) 還是來到離別時刻,那些拚搏、團結、友誼的冬奧瞬間,將被深深銘記。
“這是一屆真正無與(yu) 倫(lun) 比的冬奧會(hui) ,我們(men) 歡迎中國成為(wei) 冰雪運動大國。”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高度評價(jia) 北京冬奧會(hui) ,“奧林匹克精神之所以如此閃耀,得益於(yu) 中國人民為(wei) 我們(men) 出色地搭建了安全的奧運舞台。”
中國用最大的誠摯和熱情兌(dui) 現了諾言,為(wei) 世界呈現了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會(hui) 。疫情挑戰下,這場如期舉(ju) 辦的全球體(ti) 育盛會(hui) ,為(wei) 世界文化交流、心靈溝通搭建了珍貴橋梁。在這裏,大家沉浸式感受命運相連,“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深入人心。
循著場地邊緣一道亮光,兩(liang) 位意大利小朋友推動手工製作的地球走向中央。下一屆冬奧會(hui) 舉(ju) 辦地八分鍾表演“雙城璧合·聚力聯輝”拉開序幕。四年後,活力四射的時尚之都米蘭(lan) 將攜手山川環繞的科爾蒂納丹佩佐,共襄冬奧盛會(hui) 。山川與(yu) 城市、自然與(yu) 建築相互映照,在共舞中寄寓著人類和自然間的彼此尊重、相互對話。
從(cong) 奧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團結”(Together),到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再到意大利“八分鍾”的“雙城璧合·聚力聯輝”(Duality,Together),三個(ge) “Together”不謀而合,無不表現出全人類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的決(jue) 心。
“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當孩子們(men) 再次唱響《我和你》,五環以與(yu) 2008年同樣的方式升起,與(yu) “大雪花”火炬交錯落下。兩(liang) 屆奧運在此交匯。從(cong) 2008到2022,“雙奧之城”為(wei) 奧林匹克添上新的榮光。
“大雪花”緩緩落下,在孩子們(men) 稚嫩的《雪花》歌聲中,開幕式驚豔四方的“微火”熄滅。
當煙花升起,照亮夜空。“鳥巢”裏的人們(men) 盡情歌唱、歡呼、鼓掌,用最熾熱的方式告別。或許明日我們(men) 就將遠隔山川重洋,但我們(men) 的友誼地久天長!
今夜,火炬熄滅,但奧林匹克之光點亮心靈;
今夜,依依惜別,但此刻分別隻為(wei) 再次相聚。
縱使前路漫漫,遍布未知挑戰,奧林匹克讓我們(men) 團結在一起,飽含勇氣,迎難而上。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地球上的每一個(ge) “我”都將為(wei) 更加美好的明天發光發熱。
今宵揮別後,一起向未來!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黃垚、王子銘、姬燁、趙旭、汪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