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禁漁“禁”出新氣象
從(cong) “單打獨鬥”到“多手聯彈”——
巢湖禁漁“禁”出新氣象
光明日報記者 馬榮瑞 常河
從(cong) 安徽巢湖市出發,驅車在環湖大道上一路西行,冷風掀起粼粼波光。
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巢湖全麵實施全域十年禁漁。在長江重點湖泊生態修複治理中,安徽巢湖走在了前列。
“湖中不捕,市場不賣,群眾(zhong) 不吃”如今已成為(wei) 巢湖當地常態。禁漁兩(liang) 年多來,巢湖水生態監管工作有哪些新突破,上岸漁民生活有哪些新變化,未來巢湖生態治理又有哪些新方向?近日,本報記者來到巢湖岸邊一探究竟。
漁政監管新方式
“巢湖剛實施十年禁漁的時候,漁政巡查的工作壓力是很大的,我們(men) 有四條漁政船在東(dong) 西半湖不間斷巡查,現在湖上兩(liang) 艘船就能完成工作了。”望著寬闊的湖麵,巢湖市禁捕辦工作人員範軍(jun) 告訴記者,每周他都要參與(yu) “下湖”巡查。
巢湖方圓800裏,沿岸環線就有180多公裏,周邊毗鄰五個(ge) 縣市區。“以前漁政的40多名同事下湖稽查非法捕撈,就好比撒一把鹹鹽進巢湖裏——鹹淡根本不濟事。”巢湖管理局漁政管理總站副站長郭偉(wei) 說。
2020年7月,由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雙組長的巢湖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禁捕辦)設在巢湖管理局,小組成員囊括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公安、市場監管、人社、財政、民政、交通等多個(ge) 職能部門,巢湖生態禁捕監管從(cong) 此告別“單打獨鬥”,進入“多手聯彈”。
“禁捕辦實行信息線索通報機製,不論是在捕撈端、銷售端、消費端發現問題線索,都可以迅速交付相關(guan) 職能部門進行查實。”巢湖管理局農(nong) 林水產(chan) 處處長何江介紹。
通過開展“百日走訪”“打非斷鏈”等專(zhuan) 項聯合執法行動,巢湖鏟除了一批團夥(huo) 化犯罪組織,非法捕撈高發態勢得以有效遏製。據統計,2020年至今,巢湖地區共打掉非法捕撈犯罪集團19個(ge) ,抓獲涉案人員256人,現場勸離垂釣人員6000餘(yu) 人,湖區非法捕撈和違規垂釣情況得到有力遏製。
“新時期巢湖生態監管實際要求我們(men) 改變以往‘單打獨鬥’的工作方式,把巢湖禁捕的防線從(cong) 湖上提前到岸上、市場上、餐桌上。”巢湖管理局局長餘(yu) 忠勇說。
老漁民的新生活
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長江流域登記在冊(ce) 捕撈漁船11.33萬(wan) 艘,涉及漁民超過27萬(wan) 人。在安徽,廬江縣是最先開展漁民退捕工作的巢湖沿岸地區,589位當地漁民“洗腳上岸”,過上了新生活。
“過去,我們(men) 家住巢湖邊,吃的是‘碗口魚’嘛!”在廬江縣同大鎮靈台村,記者麵前的夏明祥膚色黝黑,身形健碩,40歲的他已經在巢湖裏捕了20多年的魚。
“碗口魚”不僅(jin) 是漁民賴以為(wei) 生的經濟來源,而且是漁民碗裏的飯、菜,是巢湖漁家幾代承襲的生活方式。2019年4月,退捕上岸的夏明祥曾外出打工尋找出路,在合肥高校食堂檔口賣起了蓋澆飯。2021年4月,通過考試選拔的他,回到巢湖,回到水上——這次,他沒有拿起漁網,而是當起了護漁員,協助漁政人員巡護水麵,阻止違法捕撈。
離家近,方便照顧妻兒(er) ,工作穩定,有醫保、社保,這些都是夏明祥回來的理由。“我還是比較習(xi) 慣和水打交道。”說著,夏明祥爽朗地笑了,露出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
與(yu) 夏明祥不同,58歲的夏士英和兒(er) 子夏強上岸後“徹底轉型”——他們(men) 流轉了200畝(mu) 土地,自主創業(ye) 辦起稻蝦養(yang) 殖家庭農(nong) 場。
“頭一年技術掌握不好,蝦死了;前年發洪水,蝦從(cong) 田裏跑了;去年蝦子是穩賺了。”2021年,在鄉(xiang) 鎮農(nong) 技專(zhuan) 家的指導下,依托“稻蝦共養(yang) ”,勤勞的夏士英一家收入超過了30萬(wan) 元。
“根據退捕漁民的年齡結構、教育程度、學曆水平做好轉產(chan) 就業(ye) 工作是保障漁民上了岸、穩得住的關(guan) 鍵。”廬江縣禁捕辦主任王平告訴記者。
據了解,截至2020年10月30日,巢湖退捕的5638名勞動力已實現養(yang) 老、醫療、低保、住房保障全覆蓋,通過政策宣講、專(zhuan) 場招聘、技能培訓、兜底保障等方式,退捕漁民長遠生計得到有效保障。
巢湖治理新方向
經過持續治理,巢湖平均水質由2015年的劣Ⅴ類轉為(wei) Ⅳ類,創1979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2021年,巢湖藍藻首次發生時間較去年推遲56天,水華發生次數、累計麵積、藻密度分別下降42%、20%、32%。
“巢湖屬於(yu) 長江中下遊典型富營養(yang) 化湖泊,水域內(nei) 生活的鰱、鱅等大型濾食性魚類可以濾食掉水體(ti) 中的藻類,對淨化水體(ti) 非常重要。”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湖泊生態研究院副院長唐曉先介紹,禁捕前,鰱、鱅作為(wei) 經濟魚類是主要捕撈對象,禁捕一年來,這些魚類種群得以休養(yang) 繁殖,巢湖水體(ti) 質量也得以明顯改善。
巢湖生態質量不斷提升,離不開禁漁監管體(ti) 係的不斷完善。隨著新技術裝備的投入應用,巢湖水域已經建立起智能化、全天候監管係統:環巢湖沿岸,33部高清視頻監控設備和9部雷達係統24小時運行,無人機取證、熱成像夜視儀(yi) 讓非法捕撈、違規垂釣無所遁形。隨著86名退捕漁民加入護漁員隊伍,“人防+技防”的完整水岸一體(ti) 巡護管理體(ti) 係時刻守護著巢湖水域生態環境。
“巢湖治理成效究竟如何,最終是需要用量化指標來說話的。”餘(yu) 忠勇告訴記者,隨著巢湖治理工作持續推進,對巢湖進行一輪“全麵體(ti) 檢”開始提上日程。
“未來,我們(men) 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對湖區以及入湖水道內(nei) 生物種群資源、生態環境質量進行完整監測評估。為(wei) 現階段的巢湖健康狀況‘把脈’,為(wei) 下階段巢湖治理提供科學數據支撐。”餘(yu) 忠勇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