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助推雙循環——北京冬奧會為新發展格局注入動力

發布時間:2022-02-23 09:3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萬(wan) 喆(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

  2月20日,冬奧會(hui) 落幕——北京圓滿實現了從(cong) 夏季奧運會(hui) 到冬季奧運的跨越,造就了全球唯一一座“雙奧之城”。通過籌辦和舉(ju) 辦奧運會(hui) ,帶動國家、區域和主辦城市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直是奧運會(hui) 的重要功能。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新發展階段,北京冬奧會(hui) 不僅(jin) 大幅帶動冰雪經濟,而且為(wei) 冰雪經濟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注入新動力。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北京冬奧會(hui) 效應帶動了中國冰雪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冰雪消費成為(wei) 2021年消費的亮點之一,並持續升溫。《2021年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到2020年,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總規模從(cong) 2700億(yi) 元增長到6000億(yi) 元。到2025年,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總規模期望達到萬(wan) 億(yi) 元規模,冰雪旅遊人數將超過5億(yi) 人次,國內(nei) 冰雪旅遊收入將超1.1萬(wan) 億(yi) 元,產(chan) 業(ye) 規模將占到整個(ge) 體(ti) 育產(chan) 業(ye) 的近五分之一,冰雪產(chan) 業(ye) 正在成為(wei) 新的經濟增長點。

   冰雪運動消費夯實中國冰雪經濟

  進入21世紀,由於(yu) 全球氣候變暖、老齡化加劇等因素,全世界的滑雪場數量都在下降。由於(yu) 失去年輕人市場,即使是奧地利和瑞士這樣被稱為(wei) 滑雪板上的國家,滑雪的人也越來越少。而與(yu) 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市場成為(wei) 全球冰雪運動唯一快速增長的市場。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hui) 以來,冰雪運動的參與(yu) 人數達3.46億(yi) 人,“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目標成為(wei) 現實。同時,在整體(ti) 冰雪旅遊消費人群中80後、90後占比86%。值得注意的是,2021—2022冰雪季參與(yu) 冰雪旅遊的00後、90後“Z世代”人群總數占比60%,比2020—2021冰雪季增長了2個(ge) 百分點。

  北京冬奧會(hui) 極大地帶動了中國冰雪運動基礎設施的建設。數據顯示,到2022年,全國滑冰館數量將不少於(yu) 650座,滑雪場數量將達到800座。具有高難度、高水準的滑雪場基礎設施逐漸向世界水平接近,以往一到雪季就飛往歐洲、北美、日本的中國發燒友們(men) 如今把目光轉向國內(nei) ,新疆、東(dong) 北、崇禮的雪場逐漸成了他們(men) 的首選,國內(nei) 雪場人次不斷增加。 “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帶動了中國冰雪體(ti) 育產(chan) 業(ye) 、冰雪經濟的發展,冰雪製造、冰雪服務、冰雪基礎設施建設、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培養(yang) 等產(chan) 業(ye) 鏈條逐步形成,冰雪資源正被不斷盤活,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中國整體(ti) 經濟發展注入的活力和動力不斷彰顯。冰雪經濟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的格局逐步形成。

  此外,隨著全球化在冰雪體(ti) 育界的日益普遍,中國與(yu) 世界在冰雪體(ti) 育人才上的流動日益頻繁。在北京冬奧會(hui) 中國體(ti) 育代表團78名教練員中,有包括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法國、日本等19個(ge) 國家的51名外教。訓練、比賽和人才的國際交流加快了中國冰雪經濟與(yu) 國際的循環,這種國際循環又進一步助力中國冰雪經濟發展。

  冰雪運動助力中國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

  借助北京冬奧的東(dong) 風,中國國產(chan) 體(ti) 育品牌抓住機遇提升科技力、創新力、產(chan) 品力,國潮冰雪國貨品牌打破了過去運動高端裝備被海外壟斷的局麵,成為(wei) 國內(nei) 外冰雪運動愛好者的選擇。北京冬奧會(hui) 上,國產(chan) 體(ti) 育品牌讚助了比利時、冰島、烏(wu) 克蘭(lan) 、新西蘭(lan) 、羅馬尼亞(ya) 等奧運代表團,數百名運動員、教練員和代表團工作人員身著國產(chan) 品牌服裝,中國元素在奧運舞台上得到更多展現的機會(hui) 。

  國內(nei) 冰雪經濟的發展極大帶動了國潮冰雪運動品牌的成長,促進了國內(nei) 冰雪運動廠家的發展。同時,國產(chan) 冰雪運動用品的品牌化,通過電商等渠道,越來越多被國際消費者認可。2022年1月6日,中國某跨境電商平台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滑雪用品海外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超過60%,其中國產(chan) 滑雪頭盔海外銷售額同步上漲了15倍。據了解,全球共有10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在該跨境電商平台上購買(mai) 了中國雪具。北至冰島,南至智利,都有中國品牌的身影。國潮冰雪運動品牌更多地進入冰雪運動產(chan) 品國際循環的軌道,開始被國際冰雪運動消費者接受和認可。

  此外,北京冬奧會(hui) 也吸引了國際頂級冰雪基礎設施和裝備公司產(chan) 品進入中國市場,如製造專(zhuan) 業(ye) 纜車的奧地利多貝瑪亞(ya) 公司、製造大型壓雪車的意大利普裏諾茨公司和德國凱斯鮑爾公司、製造造雪機的意大利天冰公司在北京冬奧會(hui) 作為(wei) 服務商成功亮相,為(wei) 未來更好分享萬(wan) 億(yi) 體(ti) 量的中國冰雪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京冬奧會(hui) 不僅(jin) 僅(jin) 是一場體(ti) 育盛宴,也是一場展示中國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盛會(hui) ,開放的中國讓中國冰雪運動產(chan) 品和國際冰雪運動產(chan) 品都在這場盛宴中抓住機遇,助力中國冰雪經濟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冰雪經濟為(wei) 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活力

  在經濟上,區域協調發展是形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關(guan) 鍵。在過去,東(dong) 北經濟轉型發展經曆了艱難的過程,目前東(dong) 北地區正處在全麵振興(xing) 、全方位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意義(yi) 重大。北京冬奧會(hui) 帶火的冰雪經濟成為(wei) 東(dong) 北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一環。

  自2015年北京申冬奧成功以來,“不出山海關(guan) ”的冰雪運動大踏步“南展西擴東(dong) 進”,實現全國覆蓋、四季運營,冰雪產(chan) 業(ye) 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北京冬奧會(hui) 帶動冰雪經濟成為(wei) 東(dong) 北經濟振興(xing) 的重要產(chan) 業(ye) ,擁有獨特冰雪資源的東(dong) 北正在迎來冰雪經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東(dong) 北多個(ge) 城市瞄準冰雪,以打造產(chan) 業(ye) 高地為(wei) 目標。吉林市主打“霧凇+滑雪+溫泉”,長春市主打“冰雪雕塑+滑雪”,哈爾濱持續完善冰雪大世界等品牌,遼寧也在形成冰雪全產(chan) 業(ye) 鏈條,為(wei) 疫情後冰雪經濟恢複增長奠定基礎。

  此外,隨著體(ti) 育運動市場化步伐加快,南方對冰雪運動專(zhuan) 業(ye) 指導的需求量激增,東(dong) 北三省是傳(chuan) 統冰雪體(ti) 育強省,積極向外輸出冰雪體(ti) 育運動教練員、運動員,引進培訓項目,開展冰雪項目合作、人才交流,不僅(jin) 有力推動了國家“北冰南展、西擴東(dong) 進”戰略任務的實施,更提升了東(dong) 北冰雪經濟的融合發展。冰雪經濟已成為(wei) 東(dong) 北地區經濟新動能,有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反複,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下,中國政府保持戰略定力,如期舉(ju) 辦北京冬奧會(hui) ,向全世界兌(dui) 現了舉(ju) 行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hui) 的承諾。從(cong) 2008年的“同一個(ge) 世界,同一個(ge) 夢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中國始終如一向世界傳(chuan) 遞強烈的信號,人類同乘一條命運與(yu) 共之船,中國會(hui) 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擁抱世界。2022年,中國以北京冬奧會(hui) 和冰雪經濟發展為(wei) 契機,以更為(wei) 開放的態度,加快形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yu) 全世界“一起向未來”開啟疫後經濟複蘇之路。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