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升級法院在線服務填補訴調程序空白

發布時間:2022-02-23 09:55:00來源: 法治日報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人民法院在線運行規則》(以下簡稱《規則》)。《規則》支持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在線訴訟和在線調解等活動,將在世界範圍內(nei) 首次構建全方位、係統化的互聯網司法規則體(ti) 係。

  最高法信息中心主任許建峰、信息中心副主任孫福輝出席發布會(hui) 並回答記者提問。

  填補智慧法院程序空白

  “《規則》的出台,必將從(cong) 司法規則指引和程序約束等方麵更加有力地推進審判體(ti) 係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更好地服務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許建峰說。

  2021年6月17日和12月31日,最高法分別發布《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和《人民法院在線調解規則》,對於(yu) 在線訴訟和在線調解的適用範圍、法律效果、程序要求等都給出了規則指引,但沒有對訴訟平台、調解平台等信息係統建設、應用、保障和管理提出具體(ti) 要求。

  許建峰介紹,《規則》基於(yu) 智慧法院建設應用成果,進一步指導和規範信息係統建設、完善應用方式、加強運行管理,支持和推進在線訴訟、在線調解等司法活動,完善人民法院在線運行機製,方便當事人及其他參與(yu) 人在線參與(yu) 訴訟、調解等活動,提升審判執行工作質效。

  根據《規則》,當事人及其他參與(yu) 人在智慧服務係統相應平台完成注冊(ce) 後,可以在線登錄並通過身份認證,關(guan) 聯相關(guan) 案件參與(yu) 在線調解、在線訴訟。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電子訴訟、訴訟服務網等平台在線提交立案申請。

  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等可以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電子訴訟平台、訴訟服務網等平台,按照相關(guan) 技術條件要求,通過科技法庭、電腦和移動終端設備開展在線視頻庭審,開展在線庭前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語音轉寫(xie) 、筆錄簽名等庭審活動,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相關(guan) 規定保存庭審過程中的音視頻和文字材料。

  支持線下線上互相轉換

  2021年12月24日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jue) 定》提出16處修改內(nei) 容,其中第一處修改內(nei) 容便是增加一條“經當事人同意,民事訴訟活動可以通過信息網絡平台在線進行。民事訴訟活動通過信息網絡平台在線進行的,與(yu) 線下訴訟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六處提出“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夠確認其收悉的電子方式送達訴訟文書(shu) ”。

  人民法院在線運行方式支持部分參與(yu) 者采用線上、其他參與(yu) 者采用線下的方式參與(yu) 訴訟、調解等活動。訴訟、調解活動采用線下辦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相關(guan) 案件材料製作形成電子卷宗,並上傳(chuan) 至智慧法院相關(guan) 信息係統納入管理。

  其中第三十三條明確“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按照依法、自願、合理的原則,可將訴訟、調解等環節由線上轉為(wei) 線下,或由線下轉為(wei) 線上進行;人民法院在線運行方式支持部分參與(yu) 者采用線上、其他參與(yu) 者采用線下的方式參與(yu) 訴訟、調解等活動”,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

  《規則》指出,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12368訴訟服務熱線、訴訟服務網、人民法院調解平台等平台聯係人民法院,進行案件調解、審判、執行、閱卷、查檔、信訪、送達以及預約事項辦理信息的在線谘詢查詢。

  此外,人民法院通過智慧審判、智慧執行係統,對接人民法院送達平台,記錄各方參與(yu) 主體(ti) 的電子郵箱、即時通訊賬號、訴訟平台專(zhuan) 用賬號等電子地址,按有關(guan) 規定進行在線送達、接受送達回執,實現在線送達所有環節信息全程留痕,記錄並保存送達憑證。

  服務群眾(zhong) 在線訴調需求

  “按照最高法頂層設計、規劃引領和標準規範,我國智慧法院建設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全國3500多家法院都構建並聯通了以中國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平台等為(wei) 載體(ti) 的在線訴訟和調解平台。各地法院還形成了不同形式、覆蓋不同業(ye) 務階段、各具特色的智慧法院建設和應用探索經驗。但門戶各異、功能參差、數據孤島等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也給廣大用戶帶來諸多不便。”許建峰說。

  孫福輝答記者問時提到,目前,中國移動微法院已處理審判立案申請1170萬(wan) 餘(yu) 件,執行立案申請310萬(wan) 餘(yu) 件,已經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開展在線訴訟等活動的主要渠道。

  孫福輝介紹,2021年5月,最高法製定印發了《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五年發展規劃(2021-2025)》,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智慧法院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路線。此次發布的《規則》,重點圍繞人民法院在線運行的信息係統建設、應用方式和運行管理形成規則,更加突出智慧法院服務人民群眾(zhong) 的特點,更加明確智慧法院服務人民群眾(zhong) 在線訴訟、在線調解等方麵的要求,能夠進一步指引和推進智慧法院建設。

  孫福輝提到,《規則》還明確了人民法院在線運行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ge) 人信息保護、運行維護保障、數據管理等方麵的要求,將進一步從(cong) 製度上促進智慧法院保障體(ti) 係的建設和完善。

  許建峰表示,為(wei) 了更加方便、統一、規範地向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在線服務,下一步,最高法將基於(yu) 中國移動微法院,進一步升級形成“人民法院在線服務”,作為(wei) 全國四級法院統一麵向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在線服務的統一入口。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