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寧夏閩寧“金沙灘”再續傳奇 我國不斷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發布時間:2022-03-04 10:0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4日消息(記者廉軍(jun) 車麗(li) 徐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地處賀蘭(lan) 山東(dong) 麓,是福建和寧夏對口扶貧協作的示範窗口。20多年間,寧夏西海固地區6個(ge) 國家級貧困縣的6.6萬(wan) 多名移民,陸續來到這裏開啟新生活,昔日的“幹沙灘”變成“金沙灘”。如今,閩寧“金沙灘”上再續傳(chuan) 奇,我國不斷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在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女工馬燕和13位姐妹組成了“巧媳婦直播帶貨團”,將當地的葡萄酒、山羊奶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發往全國各地,也讓茶葉、香菇等福建特產(chan) 打開了西北的銷路,年銷售額上千萬(wan) 元。

  馬燕:我們(men) 在大山裏生活時隻能做家庭主婦,移民搬遷到這裏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做了直播帶貨,我們(men) 這些留守婦女改變了精神麵貌,現在我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住進新房後,我們(men) 希望生活質量越來越好。

  如今,閩寧村從(cong) 最初8000人發展成6.6萬(wan) 人的移民示範鎮,借助福建等東(dong) 部地區的資金、技術和人才要素,釀酒葡萄和紅樹莓種植、肉牛養(yang) 殖、設施溫棚等特色產(chan) 業(ye) 初具規模,眾(zhong) 多移民從(cong) 農(nong) 民變身新型產(chan) 業(ye) 工人。第一批搬到閩寧鎮的移民謝興(xing) 昌見證了閩寧巨變。

  謝興(xing) 昌:搬到這兒(er) 來以後,打工的地方太多了。福建派來的專(zhuan) 家、教授、技術人員,先是教我們(men) 種蘑菇、種葡萄、種枸杞,再把我們(men) 的人帶到福建去打工。

  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持續實現跨越式發展。

  銀川市永寧縣委副書(shu) 記張文:由過去傳(chuan) 統的小農(nong) 業(ye) ,靠天吃飯,向現在高效節水灌溉農(nong) 業(ye) 、特色種植業(ye) 、特色養(yang) 殖業(ye) 、文化旅遊業(ye) 、光伏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電商經濟在逐步發展,家家戶戶的收入從(cong) 搬遷之初到現在增長約30倍。

  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劉煥鑫表示,還要繼續在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上下功夫,把產(chan) 業(ye) 就業(ye) 幫扶作為(wei) 著力點,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劉煥鑫:產(chan) 業(ye) 重在轉型升級,逐步提高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重,加快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帶動提高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ti) 穩定,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有力支撐保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