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挖耳勺走紅網絡,它能帶來“掏耳自由”嗎?
可視挖耳勺走紅網絡,它能帶來“掏耳自由”?
挖耳“神器”或許讓耳朵更受傷(shang)
本報記者 陳 曦
一般情況下,耳朵本身具有自潔功能,通過外耳道纖毛運動,借助咀嚼、張口等動作,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無論是用普通挖耳勺還是挖耳“神器”,都不建議大家自行掏耳朵,以免損傷(shang) 耳道和鼓膜。
楊東(dong)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耳部健康問題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
“挖耳‘神器’,讓你挖耳朵就像照鏡子,舒服到抓腳趾。”最近一款可以連接手機的可視挖耳“神器”在網上熱賣,其價(jia) 格從(cong) 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除此之外,網上還售賣其他種類的挖耳“神器”,如彈簧挖耳勺、放大鏡發光挖耳勺、吸耳屎器等。
對此,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楊東(dong) 表示,一般情況下,耳朵本身具有自潔功能,通過外耳道纖毛運動,借助咀嚼、張口等動作,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無論是用普通挖耳勺還是挖耳“神器”,都不建議大家自行掏耳朵,以免損傷(shang) 耳道和鼓膜。
使用“神器”增加耳朵受傷(shang) 風險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可視挖耳勺基本上采用了類似於(yu) 內(nei) 窺鏡的設計,在挖耳勺前端配備了微型攝像頭,其可以連接手機App。商家宣稱,能從(cong) 手機端看清耳朵內(nei) 部,進而更加準確地找到耳屎並將其清理出來。
“這種可視挖耳勺和專(zhuan) 業(ye) 醫生操作的耳內(nei) 鏡有些類似,不過和專(zhuan) 業(ye) 耳內(nei) 鏡相比,絕大多數可視挖耳勺的圖像清晰度非常低、色彩辨識度也很低。”楊東(dong) 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清晰地看到耳內(nei) 情況,有時出現輕微破損出血也看不到,因此極易弄傷(shang) 外耳道和鼓膜。
此外,挖耳“神器”鏡頭呈現出來的圖像是二維的,而真實的耳道是三維的,這樣在操作的時候隻能看到平麵,而無法感知深淺。
“耳道隻有短短的2.5厘米,而且並不是筆直的,‘道路’曲曲折折。此外,每個(ge) 人的耳道也不是一模一樣的,因此專(zhuan) 業(ye) 醫生在操作耳內(nei) 鏡時都會(hui) 非常小心,遇到比較麻煩的情況時,還需兩(liang) 名醫生共同操作。對於(yu) 不同形態的耳屎,醫生可能會(hui) 使用不同工具。”楊東(dong) 強調,對於(yu) 沒有專(zhuan) 業(ye) 解剖知識的普通人來說,並不了解耳道的構造,即使看到了鼓膜,也可能分辨不出鼓膜等重要部位,貿然去挖非常危險。
“同時,很多人在用普通耳勺自行掏耳朵時,因為(wei) 看不到耳內(nei) 狀況,可能會(hui) 比較慎重,不敢貿然往深處掏。但是由於(yu) 有了可視的影像,大家就敢放心大膽地往耳道深處掏,反而增加了損傷(shang) 耳道和鼓膜的風險。”楊東(dong) 分析。
其實不隻是可視挖耳勺,像彈簧挖耳勺、吸耳屎器等,商家也都會(hui) 宣稱其產(chan) 品比普通挖耳勺更安全,讓普通老百姓產(chan) 生一種錯覺——這些挖耳“神器”可以讓我們(men) 實現“掏耳自由”、不會(hui) 弄傷(shang) 耳道,進而誘導消費者肆無忌憚地掏耳朵。
通常沒必要頻繁掏耳朵
“耳屎雖然被稱為(wei) ‘屎’,但並不是身體(ti) 裏的廢物。”楊東(dong) 介紹,耳屎的學名叫耵聹,是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內(nei) 腺體(ti) 的分泌物,具有殺菌、潤津耳道的作用。
大部分人外耳道皮膚表麵都會(hui) 附有一層極薄的耳屎,暴露在空氣中後,會(hui) 結成淡黃色或褐色薄片。還有人的耳屎像黃色黏稠的油脂,附著在外耳道。不過,不管是哪種耳屎,都可以保護耳道,使耳膜免受真菌、灰塵、小蟲子等侵害。此外,外耳道的耳屎在鼓膜前麵,可以讓聲音緩緩傳(chuan) 導進去,使鼓膜免受劇烈震動的損害。
“從(cong) 專(zhuan) 業(ye) 醫生的角度來看,根本沒必要頻繁掏耳朵。”楊東(dong) 表示,一般情況下,耳垢多了,通常會(hui) 自然排出。即使有時耳屎過多、完全堵塞了外耳道,隻要不影響聽力,沒有耳痛、咳嗽、耳朵腫脹等症狀,也都無需處理。
經常掏耳朵雖然感覺很爽,但會(hui) 讓耳朵很受傷(shang) 。“經常挖耳朵最大的風險,就是會(hui) 不小心碰傷(shang) 鼓膜,引起中耳炎或者耳聾。”楊東(dong) 說,這種情況在臨(lin) 床上十分多見,比如掏耳朵時被別人碰到手臂,或者是自己掌握不好深淺,都可能出現這種意外。
使用金屬等材質較硬的挖耳工具,很容易碰傷(shang) 嬌嫩的外耳道皮膚。如果挖耳朵的工具沒有進行過嚴(yan) 格滅菌,很容易把細菌帶進耳道,引發外耳道炎或者慢性外耳道炎,若長期滲液刺激耳道,還能引起外耳道濕疹等疾病。
“當耳屎過多,出現耳悶、耳痛或者聽力輕微下降等情況時,大家可以到醫院進行專(zhuan) 業(ye) 清理。”楊東(dong) 解釋,引起耳屎分泌過多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外耳道畸形、狹窄等原因引起的。當出現耵聹栓塞,醫生會(hui) 根據具體(ti) 情況進行處理,比如使用碳酸氫鈉、硼酸等油性滴耳液,先把耵聹泡軟,而後用水一衝(chong) 就可以將其取出。如果耳部出現合並感染,醫生會(hui) 先解決(jue) 感染問題,而後再取出耵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