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5%左右經濟增速目標怎麽看?能實現嗎?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2022年5.5%左右經濟增速目標怎麽(me) 看?能實現嗎?
新華社記者韓潔、謝希瑤、於(yu) 佳欣、劉紅霞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5%左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經濟增速預期目標一經亮相,便引發海內(nei) 外高度關(guan) 注。
“這是一個(ge) 充滿挑戰性的目標。”有外媒評論。
經濟增長目標引導著發展方向。如何看待5.5%左右的預期目標?如何實現?
厘清這些輿論關(guan) 切的問題,至關(guan) 重要。
為(wei) 什麽(me) 定在5.5%左右?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大宗商品價(jia) 格高位波動,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和不確定,國內(nei) 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複雜形勢下,有外媒認為(wei) ,中國5.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定高了,中國經濟前景“不容樂(le) 觀”。
如何看待今年的預期增速目標?
對這一目標的設定,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主要考慮穩就業(ye) 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並同近兩(liang) 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ti) 現了主動作為(wei) ”。
“把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設定為(wei) 5.5%左右,是較為(wei) 科學合理的。”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dong) 表示,這符合現階段我國潛在增長水平,有利於(yu) 引導預期、提振信心,凝聚發展共識。
2020年,考慮到疫情衝(chong) 擊等因素,政府工作報告未提經濟增速具體(ti) 目標,我國經濟實際增速為(wei) 2.3%。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6%以上的目標,最終實現8.1%的增長,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1%。
“今年在高基數上適當調整增速目標符合實際。”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楊偉(wei) 民委員說,預期目標設定不能隻看當年,要考慮前一年基數,也要考慮後續可持續發展,盡力避免年度之間忽高忽低。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測算,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仍在5.5%至6%之間,前兩(liang) 年經濟平均增速主要因疫情未達5.5%,今年的目標設定更接近潛在增長水平。
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14萬(wan) 億(yi) 元,在此基礎上如實現5.5%的增長,對應的一年經濟增量,按經濟體(ti) 算可以排到世界前20位。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5.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比以往雖有下調,但仍然高於(yu) 大多數國家,能在全球不確定性中提振信心。
5.5%左右的目標能實現嗎?
有外媒稱,中國設定今年經濟增速目標時,低估了俄烏(wu) 衝(chong) 突對經濟的影響。類似疑慮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中國經濟麵臨(lin) 的挑戰。
“消費和投資恢複遲緩,穩出口難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必須爬坡過坎”“今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任務重、挑戰多”……
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發展麵臨(lin) 的問題和挑戰充分預估,並認為(wei) 5.5%左右的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
壓力挑戰前所未有,但並不意味著目標難以實現。
“麵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一係列政策組合形成有利於(yu) 穩增長的良好環境:
財政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wan) 億(yi) 元以上,擬安排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3.65萬(wan) 億(yi) 元,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wan) 億(yi) 元,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安排6400億(yi) 元……一係列硬舉(ju) 措匯成有利於(yu) 穩增長的強大合力。
“盡管麵臨(lin) 的環境不容樂(le) 觀,但中國仍有足夠政策空間支撐經濟穩定增長。”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說。
近日,國際油價(jia) 突破每桶110美元關(guan) 口,煤炭、天然氣、鐵礦石等價(jia) 格也居高不下。有外媒擔憂,全球通脹持續高企,會(hui) 給中國保供穩價(jia) 帶來新的挑戰。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應說,中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feng) 富,特別是糧食生產(chan) 連年豐(feng) 收,生豬產(chan) 能充足,工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充裕,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繼續保持物價(jia) 平穩運行。
“中國經濟有信心頂住下行壓力,完成預期目標。”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劉世錦委員表示,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下,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後勁,以及市場主體(ti) 的活力和抗風險能力,這正是努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信心和基礎所在。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怎麽(me) 幹?
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著力穩市場主體(ti) 保就業(ye)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通過九方麵工作部署,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施工圖”脈絡清晰。
推動重大決(jue) 策落地見效,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委員認為(wei) ,今年經濟增長大概率會(hui) “前低後高”,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仍有空間,通過支持新基建、綠色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領域,進一步釋放需求潛力。
加強各項政策統籌協調,錨定高質量發展方向——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委員說,要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經濟體(ti) 係優(you) 化升級,最大程度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
注重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有外媒擔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能引發負麵效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回應說,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各項政策注重精準有效可持續,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投資效益下降、產(chan) 能過剩和資產(chan) 泡沫等負麵效應。
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幹。
“我國仍然處於(yu) 發展戰略機遇期。”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yu) 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委員認為(wei) ,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城鎮化和經濟地理再布局潛力巨大,還有億(yi) 萬(wan) 憧憬美好生活並為(wei) 之辛勤奮鬥的人民群眾(zhong) ,這是經濟長期向好的最大底氣。
前兩(liang) 個(ge) 月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3.3%,發電量增幅在6.7%左右,鐵路裝車貨運量快速增長……這個(ge) 春天,大江南北,田間地頭、工廠園區一片繁忙。
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隻要全國上下畢力同心、攻堅克難,中國經濟有信心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沿著高質量發展道路行穩致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