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生一孩→二孩→三孩,需改變這個文化符號

發布時間:2022-03-09 09: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彭寧鈴)“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費用納入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養(yang) 育負擔。”

  對於(yu) 民眾(zhong) 關(guan) 注度極高的生育話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上述工作部署。

  而在政府工作報告披露之前,多個(ge) 代表委員關(guan) 於(yu) 生育的建議已引起熱議。進行個(ge) 稅專(zhuan) 項扣除傳(chuan) 遞了什麽(me) 信號?

  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費納入個(ge) 稅專(zhuan) 項扣除

  專(zhuan) 家:當前最直接、最可操作措施之一

  “將生育涉及的經濟成本納入麵向全員的個(ge) 稅專(zhuan) 項扣除,是當前最直接、最可操作,且能體(ti) 現降低養(yang) 育成本的比較有效的措施之一,無疑傳(chuan) 遞出政府在想方設法為(wei) 想生孩子的育齡人群降低生育、養(yang) 育成本的積極信號。”北京大學社會(hui) 學係教授、中國人口學會(hui) 副會(hui) 長陸傑華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

  他還提出,針對不同孩次,也應有針對措施。“對一孩、二孩、三孩的計稅要不同,對生孩子相對比較多的,要加大減免的力度,這樣才能真正體(ti) 現以善意釋放生育。”

  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是指個(ge) 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ang) 老人等六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

  全國人大代表鄭堅江近日也表示,要讓更多家庭願意生、敢於(yu) 生,很重要的一條措施便是通過稅收手段鼓勵生育。

  他說,一直以來,“工資薪金”稅目的個(ge) 人所得稅繳納比重較高,屬社會(hui) 人口結構的主力階層,“該群體(ti) 受教育程度高、文化素質好、生育意願較強,國家加強對工薪階層稅收政策扶持,鼓勵該群體(ti) 多生多育,將對二孩、三孩政策落地具有重大促進作用。”

  不過,陸傑華也指出,對老百姓來說,這類(嬰幼兒(er) 照護費用)成本是不是生育成本最重要的一部分?可能未必。“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發展普惠托幼服務或許更直接更有效,但還要看下一步如何落實。”

  第三孩免費上幼兒(er) 園、強製男性休陪產(chan) 假……

  多個(ge) 代表、委員提出建議

  2020年開展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成果顯示,中國人口總量增速有所放緩,總和生育率下降。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21年中國人口淨增加僅(jin) 48萬(wan) 人。全國出生人口再創新低,引發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

  梳理兩(liang) 會(hui) 期間代表委員們(men) 的建議發現,有幾類趨勢受到普遍認同。

  除了個(ge) 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覆蓋0—3歲幼兒(er) 家庭,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還建議,產(chan) 業(ye) 園區增加托育配套、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興(xing) 辦托育機構。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家長開展家庭教育。“落實鼓勵生育政策,要為(wei) 年輕人和用人單位減負。”

  全國政協委員張俊廷則建議,各地因地製宜地出台相關(guan) 政策,降低生育成本,倡導第三孩免費上幼兒(er) 園,同時鼓勵一些大企業(ye) 、單位提供免費的托育服務

  在平衡女性生育權與(yu) 工作權方麵,不少代表委員就男性陪產(chan) 假提出建議。

  目前,女性產(chan) 假與(yu) 男性陪產(chan) 假天數存在巨大差異。全國各地產(chan) 假範圍大概是128天-190天,而男性陪產(chan) 假在7天-30天。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大學研究員蔣勝男認為(wei) ,女性產(chan) 假和男性陪產(chan) 假之間的天數差異進一步加大,可能加劇女性因生育遭受的就業(ye) 歧視,同時不利於(yu) 提高男性對育兒(er) 活動的參與(yu) 度,進而降低職業(ye) 女性的生育意願。為(wei) 了給男性更多的時間照顧產(chan) 婦和新生兒(er) ,建議將男性的帶薪陪產(chan) 假增加到30天至42天。

  全國人大代表、暨南大學教授盧馨表示,鼓勵生育,如果隻是簡單延長女性產(chan) 假,收效甚微。建議適當延長男性陪產(chan) 育兒(er) 假並實施靈活休假,男性陪產(chan) 育兒(er) 假可以不一次性休完,而是建立假期分割、共享的靈活休假製度

  全國政協委員謝文敏還建議,強製男性陪同生育的婦女休產(chan) 假一個(ge) 月,讓男性同胞一起共同承擔養(yang) 育孩子的義(yi) 務。

  促進生育

  “治本”需要營造生育友好的文化觀念、政策環境

  多個(ge) 生育建議,對提升生育率有多大作用?

  “無論是減免稅、發育兒(er) 津貼還是強製男性休陪產(chan) 假,都是目前最直接的促進生育的措施,所提出初衷都是圍繞降低老百姓生育、養(yang) 育、教育的成本,具體(ti) 效果則需看落實。”陸傑華表示。

  在專(zhuan) 家看來,包括短期減稅、育兒(er) 津貼在內(nei) 的種種生育措施,短期內(nei) 可能會(hui) 起一定促進效果,但都相對“治標”。從(cong) 更長遠來說,“治本”需要營造一種生育友好的文化觀念。

  “研究發現,相比80後,90後的生育意願持續在降低,00後可能還要低。”陸傑華表示,隨著現代化和社會(hui) 經濟的轉型,晚婚晚育不生少生可能成為(wei) 一種文化符號,加上結婚、生育年齡推遲疊加的作用,其實可能會(hui) 抵消上述措施帶來的影響。

  “缺少意願,再怎麽(me) 創造經濟環境,也可能很難有效果。”陸傑華說,未來應“標本兼治”,在短期政策改善的同時,要使所有人從(cong) 過去的觀念中轉變:孩子不是負擔,而是一種財富。

  他還強調,一孩是生育金字塔的基礎,當創造了一孩二孩生育友好的政策環境,三孩就不再是我們(men) 擔憂的。“因為(wei) 如果絕大多數育齡人群都能生一孩二孩,生育肯定會(hui) 有回升。”(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