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都市情感劇走進都市,還要走進藝術

發布時間:2022-03-11 09:22:00來源: 解放日報

  作者:曾於(yu) 裏

  都市情感劇一直是常拍常新、頗受歡迎的劇集類型。

  如何定義(yi) 都市情感劇?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劉曄原教授認為(wei) :“都市情感劇屬於(yu) 家庭倫(lun) 理劇的一個(ge) 分支,由於(yu) 隻限於(yu) 表現夫妻之間的婚變,探討的是女性婚後在家庭和事業(ye) 中的定位取向,探討夫妻情感變化的原因,因而自成類別。”這一看法凸顯了都市情感劇兩(liang) 個(ge) 特色:它是家庭倫(lun) 理劇的分支,它更多聚焦的是婚姻關(guan) 係中的變化。

  導演劉新認為(wei) :“都市情感劇主要描繪當下青年男女戀愛、婚姻的曲折經曆,以及麵對現實問題時內(nei) 心的煎熬與(yu) 考驗,再現當代都市青年的情感觀念。”此觀點強調了都市情感劇的都市背景,其對“情感”範疇的定義(yi) 更為(wei) 廣泛,除了婚姻關(guan) 係外,也涵蓋都市青年的情感變化。當然,都市情感劇對現實的強烈關(guan) 切,也讓它與(yu) 一般的言情偶像劇區別開來。

  綜合言之,都市情感劇以都市為(wei) 背景,注重表現都市人的愛情態度、婚姻中的兩(liang) 性關(guan) 係,探討轉型時期中國人的情感態度、體(ti) 驗與(yu) 變化;都市情感劇具備強烈的現實感,是展示時代精神、價(jia) 值取向的一扇窗口。

  近年來,都市情感劇成為(wei) 熒屏的一個(ge) 熱點。這一段時間,就有多部高熱度或高收視率的都市情感劇亮相。比如,2021年歲末的《不惑之旅》《小敏家》《愛很美味》,2022年的《完美伴侶(lv) 》《婚姻的兩(liang) 種猜想》《我們(men) 的婚姻》《相逢時節》……近期的都市情感劇緊跟時代變化,充分彰顯了現實主義(yi) 創作精神,呼喚優(you) 良家庭價(jia) 值的回歸。與(yu) 此同時,都市情感劇的過度“精英化”、癡迷戲劇衝(chong) 突而流於(yu) 狗血等弊端,也值得省思。

  奏響“變奏曲”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都市日益成為(wei) 國人重要的生活空間,都市文化也深刻影響著整個(ge) 社會(hui) 的思想潮流和價(jia) 值取向。從(cong) “鄉(xiang) 土社會(hui) ”邁入“都市文明”的過程中,國人傳(chuan) 統的情感理念與(yu) 新興(xing) 的價(jia) 值體(ti) 係必然產(chan) 生摩擦與(yu) 碰撞,爆發了新的衝(chong) 擊、新的困惑、新的矛盾。這為(wei) 都市情感劇提供了豐(feng) 富的素材寶庫。

  作為(wei) 都市人情感發展與(yu) 變化的一麵鏡子,都市情感劇應時而變,不斷奏響新的變奏曲。這是現實主義(yi) 的內(nei) 在要求。就像知名編劇趙冬苓所說,現實主義(yi) 要能夠傳(chuan) 達時代精神,揭示曆史發展規律、表達創造者審美態度。這就決(jue) 定了作為(wei) 現實題材的都市情感劇,要紮根現實、觀照現實、介入現實、呼應現實,從(cong) 變化的現實生活中提煉出新的“典型環境”與(yu) “典型人物”,真切地反映現實規律、回應時代需求。

  因此,近期的都市情感劇有了三個(ge) 鮮明變化。其一,傳(chuan) 統婚姻的家庭分工模式正遭遇挑戰。《完美伴侶(lv) 》和《我們(men) 的婚姻》都聚焦家庭分工這一議題,顛覆了傳(chuan) 統“男主外、女主內(nei) ”的分工模式,傳(chuan) 遞了“全職媽媽也是值得尊重的工作”“全職媽媽可以在職場中重新證明自我”“全職爸爸不是吃軟飯”等觀念。

  其二,婚姻的組成形式複雜化了,但對其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家庭的價(jia) 值得到凸顯。譬如《不惑之旅》《小敏家》裏,中年人的愛情“第二春”不必隻有雞飛狗跳,也可以有更多的溫馨浪漫。中年人的家庭重組可能需要跨越更多的障礙,比如《相逢時節》夾雜了商戰、複仇等元素,但落腳點是“落花時節又逢君”的柳暗花明。

  其三,年輕人的婚姻觀與(yu) 戀愛觀,更為(wei) 自由也更為(wei) 自我。《愛很美味》中愛情猶如美食,三個(ge) 女性對愛情的態度是品嚐、體(ti) 驗與(yu) 享受的姿態。《婚姻的兩(liang) 種猜想》中,快節奏時代的愛情也可能“快捷化”,兩(liang) 個(ge) 年輕人竟然是依靠大數據閃婚,也必然出現各種新的問題。

  點亮“指引燈”

  一般來說,傳(chuan) 統的家庭倫(lun) 理劇更多是以鄉(xiang) 土社會(hui) 為(wei) 背景。鄉(xiang) 土中國的人際關(guan) 係是一種“差序格局”,人與(yu) 人的關(guan) 係表現為(wei) 重疊交錯的人際網絡,這個(ge) 網絡是以個(ge) 人為(wei) 中心、以血緣或地緣關(guan) 係為(wei) 原則而延展出的同心圓體(ti) 係。在一個(ge) “熟人社會(hui) ”,人與(yu) 人之間的關(guan) 係免不了剪不斷、理還亂(luan) 。

  城市與(yu) 之相反,人與(yu) 人之間有明顯的界線,人與(yu) 人之間的關(guan) 係常常是一種契約關(guan) 係。作為(wei) 家庭倫(lun) 理劇的分支,都市情感劇固然也以家庭為(wei) 主要場域、著重呈現倫(lun) 理關(guan) 係的變化,但一定程度上,都市裏“陌生人社會(hui) ”所構建的人際關(guan) 係、所傳(chuan) 達的倫(lun) 理觀念,對傳(chuan) 統形成了一種“背離”。

  以前,部分都市情感劇對家庭關(guan) 係與(yu) 情感的刻畫,常陷於(yu) “負向”的價(jia) 值取向之中。例如,熱衷於(yu) 表現家庭關(guan) 係中的負麵因素,家人關(guan) 係充滿算計與(yu) 背叛;將父母塑造成“極品”父母,渲染“父母皆禍害”的消極傾(qing) 向;在婚姻關(guan) 係中凸顯“小三”“出軌”等元素;在愛情書(shu) 寫(xie) 上強化物質、房價(jia) 等對愛情的碾壓……這些都市情感劇固然前所未有地凸顯出個(ge) 人的意誌與(yu) 選擇,卻也將傳(chuan) 統的家庭倫(lun) 理與(yu) 社會(hui) 溫情棄之不顧。如同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體(ti) 與(yu) 社會(hui) 》一書(shu) 中所擔憂的,傳(chuan) 統的休戚與(yu) 共、同甘共苦的鄉(xiang) 村共同體(ti) 被粉碎,“人們(men) 走進社會(hui) 就如同走進他鄉(xiang) 異國”,因疏離而孤獨。

  不必諱言,之前的一些都市情感劇走向了新的誤區,多了自私、衝(chong) 動、感官享受、物質追求,少了責任、付出、道德守望與(yu) 精神追求。“故事並不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一種帶領我們(men) 去追尋現實的載體(ti) ,努力去挖掘混亂(luan) 人生的真諦。”文藝作品的一個(ge) 核心價(jia) 值,就是思想上的引領、價(jia) 值觀上的指導。近期的都市情感劇出現的一個(ge) 可喜變化是,它們(men) 擁抱新觀念新價(jia) 值的同時,也正視傳(chuan) 統家庭倫(lun) 理遭遇的衝(chong) 擊,最終走出迷途,重新守護家庭的價(jia) 值、守護優(you) 秀的倫(lun) 理觀念。

  所以,《小敏家》《相逢時節》中,家庭關(guan) 係錯綜複雜,各種矛盾關(guan) 係難解難分,但主人公們(men) 相信“家和萬(wan) 事興(xing) ”“家人是用來愛的,而不是用來傷(shang) 害的”,他們(men) 以愛和包容化解矛盾。《愛很美味》《婚姻的兩(liang) 種猜想》等體(ti) 現年輕人戀愛婚姻觀的劇集中,主人公追求個(ge) 人主義(yi) ,也始終相信“執子之手,與(yu) 子偕老”的美好愛情、相信婚姻的價(jia) 值,他們(men) 敢於(yu) 付出並得到對方愛的回應。《完美伴侶(lv) 》《我們(men) 的婚姻》裏,女性的崛起必然帶來家庭關(guan) 係的改變,要摒棄“男尊女卑”的糟粕,也依然肯定伴侶(lv) 的協作、攜手建設更好的家庭。

  優(you) 秀都市情感劇對愛情關(guan) 係、婚姻關(guan) 係、家庭關(guan) 係的想象與(yu) 構建,支撐起變化時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起到“指引燈”的作用,鼓勵更多的包容、理解與(yu) 協作,有利於(yu) 年輕人創造更為(wei) 和諧的情感關(guan) 係與(yu) 婚姻關(guan) 係,避免年輕人陷入價(jia) 值迷失和道德立場的虛無。

  警惕“狗血化”

  都市情感劇自然會(hui) 展示一個(ge) 物質繁榮、經濟發達的城市空間。在開篇所提及的都市劇中,幾乎都是以北京、上海作為(wei) 故事背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城市景觀具備一定的奇觀效應,可以吸引廣大生活在中小城市與(yu) 農(nong) 村的觀眾(zhong) 。而作為(wei) 國際大都市,北京、上海也為(wei) 無數職場精英提供了揮灑智慧的舞台。所以,都市情感劇中的主人公往往從(cong) 事精英行業(ye) ,比如《完美伴侶(lv) 》的女主人公是頂尖律師事務所的王牌律師,《我們(men) 的婚姻》中的主人公是投行精英,《不惑之旅》《相逢時節》的男主角都是公司老總……

  呈現都市中最繁華的那一麵、關(guan) 注都市中最精英的那一群人,並無不可。然而,如果都市情感劇過於(yu) “精英化”,主人公一個(ge) 個(ge) 住豪宅、開豪車、開口閉口幾千萬(wan) 的生意,也會(hui) 帶來新的局限——疏於(yu) 對普通人生活的觀照,不夠接地氣,會(hui) 讓觀眾(zhong) 覺得“隻可遠觀、難以共鳴”。

  除了過度“精英化”外,另一需要警惕的問題是“狗血化”——癡迷於(yu) 對各種熱門話題的迎合。都市情感劇可以關(guan) 注話題——畢竟話題本身是現實的一種濃縮,隻不過,應該警惕話題先行,更要避免為(wei) 迎合話題生硬地製造矛盾衝(chong) 突,甚至為(wei) 此犧牲了劇情邏輯與(yu) 人物邏輯,讓情節走向狗血,讓人物走向極端,讓作品的藝術價(jia) 值大打折扣。而當前的都市話題劇普遍陷入這一窠臼。《小敏家》中,小敏遭遇“極品”前夫,小敏的妹妹遭遇“變態”伴侶(lv) ;《相逢時節》中,圍繞在男主角身旁的是“極品”姐姐、“極品”前妻;《完美伴侶(lv) 》《我們(men) 的婚姻》均局限於(yu) “家庭分工”這個(ge) 話題本身的演繹,無論人物、劇情都隻是為(wei) 這個(ge) 話題服務,劇情也由此顯得雷同,藝術魅力過於(yu) 單一。

  可以說,近些年來的都市情感劇缺乏平淡雋永的藝術魅力。雖然熱熱鬧鬧,卻也有些浮躁;雖然熱度很高、大劇不斷,卻也顯得模式化、套路化。回想起21世紀初的一些都市情感劇,諸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鏡子》,更多地注目都市平民的生活,靜水流深、溫暖醇美,有對生活的真觀察、真感悟、真思考,其傳(chuan) 遞給觀眾(zhong) 的價(jia) 值指引“欲辨已忘言”。這是當前的都市情感劇還應努力的方向:讓觀眾(zhong) 不僅(jin) 僅(jin) 是進入一個(ge) 都市空間,更是進入一個(ge) 沉浸其中、流連忘返的藝術世界。(曾於(yu) 裏)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