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之變 中國之進 人民之呼
【視聽觀察·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hui)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
時代之變 中國之進 人民之呼
——評《中國夢·我的夢——2022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
胡正榮(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新聞傳(chuan) 播研究所所長)
春節期間上線播出的《中國夢·我的夢——2022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以下簡稱“年度盛典”)匯聚了多家重點網絡視聽平台的創作力量,用一個(ge) 個(ge) 精彩多樣的節目勾勒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充分展現網絡視聽行業(ye) 在過去一年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展現中國普通百姓追夢逐夢的奮鬥故事,記錄中國人不懈奮鬥的精神記憶。
這台由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hui) 主辦,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hui) 和多家重點網絡視聽平台承辦的“年度盛典”獲得了社會(hui) 各界的積極反響。作為(wei) 網絡視聽監管機構,國家廣電總局主動作為(wei) ,積極創新策劃,聚合網絡視聽行業(ye) 的各股力量,指導八個(ge) 頭部平台聯手,創製出四個(ge) 多小時、幾十個(ge) 節目的“年度盛典”,讓從(cong) 業(ye) 者的創造性在新形態和新方式中得以呈現。這台節目契合了今年的重要主題,即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成為(wei) 開年至今所有平台中圍繞這個(ge) 主題推出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某種意義(yi) 上講,這讓人們(men) 看到了網絡視聽監管的新思路。而這種由國家廣電總局牽頭各大視聽平台強強聯手的做法,可以作為(wei) 一種模式延續下去。八家頭部平台傳(chuan) 播的聚合,更多家平台的資源匯聚,產(chan) 生了“聚變”,創造出單家做不成的事和一家實現不了的效果。大家把零散的資源聚合到一起,集中力量辦大事,把單個(ge) 優(you) 秀作品進行有機整合,就成了一個(ge) 高質量的藝術作品。
這次“年度盛典”既有非常高的政治站位,又十分接地氣。“年度盛典”緊緊圍繞黨(dang) 的二十大、建黨(dang) 百年、“中國夢·我的夢”等重大主題展開。對網生代年輕觀眾(zhong) 來說,傳(chuan) 統的“高舉(ju) 高打”的敘事方式並不討喜。此次“年度盛典”的創作者深諳這個(ge) 道理,雖有宏大主題、宏大場景,卻將這些宏大落在小敘事上,從(cong) 個(ge) 人故事切入,點麵結合,用年輕人易接受的方式表達主流價(jia) 值理念。“年度盛典”還綜合運用AR等高科技手段,以及國風、街舞等藝術風格和藝術形式,用“個(ge) 人化小敘事、個(ge) 性化微表達”營造出一種激燃的青春氛圍,獲得了觀眾(zhong) 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歡,實現了藝術上的創新突破。
對於(yu) “年度盛典”,筆者還有一些期待。期待下一步盛典創新出更適合網絡平台新視聽的內(nei) 容形態,更加突出互動性,更加強調參與(yu) 感,更加重視專(zhuan) 業(ye) 用戶生產(chan) 內(nei) 容和普通用戶原創內(nei) 容。同時,打通網絡視聽平台與(yu) 電視平台,將節目內(nei) 容以全媒體(ti) 、全業(ye) 態的形式呈現在所有用戶麵前。期待未來的盛典產(chan) 品能夠形成係列化,比如將這個(ge) 大IP拆成幾個(ge) 小的垂直類IP,在一年當中分階段布局,分對象生產(chan) ,分場景傳(chuan) 播,從(cong) 而產(chan) 生更好的傳(chuan) 播效果。期待未來的“年度盛典”可以更國際化,不光講好中國故事,還要學會(hui) 講好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故事,那就是中國網絡的國際力量,更是網絡視聽平台更加廣泛、更加深遠的主動作為(wei) 。團結起來,有力發聲,彰顯中國網絡平台的聚合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