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推行田長製 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製度
核心閱讀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大力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yu) 提升,推行田長製實現責任到人,運用數字化成果智慧管地,嚴(yan) 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製度,防止“占優(you) 補差”。今年,浙江將全麵推行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田長製,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
“現在大多數活計都被那些‘鐵家夥(huo) ’搶走嘍。”陽光正好,走進浙江省杭州市臨(lin) 平區塘棲鎮超丁村村民俞文章的田裏,數台除草機正在同時作業(ye) 。天上,還有一台無人機“嗡嗡”叫——農(nong) 技人員正在田間巡查。
2016年,田長製開始在這裏實施後,土地整治、防違控違等工作同步開展。如今,良田沃野,種地輕鬆,曾經在外做生意的俞文章也重新拾掇起田裏的活計。
“現在種田,有‘三變一不變’。”超丁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龐國偉(wei) 在旁總結道,“田長在監管、機械田裏轉、種田能掙錢。不變的是,農(nong) 田依舊是農(nong) 田,而且是良田。”
田長如何護好田?
實地巡查,工作納入個(ge) 人考核體(ti) 係
龐國偉(wei) 是超丁村的總田長。談起田地過往,龐國偉(wei) 可有話說:“以前有的村民在田裏種枇杷、種葡萄、種苗木、挖塘搞養(yang) 殖等等,哪個(ge) 賺錢做哪個(ge) 。”
實行田長製前,一些村民對於(yu) 永久基本農(nong) 田的概念淡薄,破壞耕地現象時有發生。而今,新任命的田長怎麽(me) 護好田?
“通俗來講,田長就是‘一田之長’,與(yu) 農(nong) 田有關(guan) 的事都歸他管。”龐國偉(wei) 向大家普及,“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鎮長是本鎮的總田長,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是本村的總田長,6名村網格長是網格田長。田長的主要職責是巡查、發現、製止、報告和基層耕地保護宣傳(chuan) 。”
超丁村實行田長製後,每個(ge) 網格田長一周巡查一次,每個(ge) 村民組長做好日常巡查,監管村裏的耕地。
去年11月,超丁村的一位網格田長在巡查時,發現機耕路上攤了一堆裝修垃圾。按照社會(hui) 治理大聯動工作機製,龐國偉(wei) 聯係了相關(guan) 部門,很快鎖定了涉事人員,及時進行了清理。
現在,涉及違法用地行為(wei) ,田長都能及時發現處理,相關(guan) 部門也會(hui) 做好配合。
萬(wan) 一田長護田不用心,怎麽(me) 辦?
“田長的工作情況是要納入個(ge) 人考核體(ti) 係的。”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臨(lin) 平分局自然資源保護科科長郎忠偉(wei) 介紹,區裏專(zhuan) 門出台《土地違法網格巡查處置及考核辦法》,其中明確,對巡查落實不力的田長,會(hui) 受到通報批評、約談。另外,田長的工作表現也與(yu) 工作績效考核、耕地保護補償(chang) 資金分配等掛鉤。當前,區裏正在完善耕地保護補償(chang) 資金分配辦法,將提高以獎代補標準。
田長製下,有獎有罰,帶來了耕地保護方式的轉變。自實行以來,臨(lin) 平區新增違法第一時間發現率大幅度提升,新增違法用地及查及究率明顯提高。
智慧監管如何實現?
以數字化耕地保護平台實現精確治理
保護耕地,除了有田長實地巡查,還有科技助力。
富陽區富春街道宵井村有2000多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在這裏,村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田長賴新明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如何通過科技手段來巡查——打開“耕地我來保”應用,能看到一段時間內(nei) 村內(nei) 耕地的區域圖,通過比對基礎信息,就能查看是否存在耕地被占用的情況。
“瞧,每寸耕地位置都清清楚楚,有沒有違規,一對比就知道。”賴新明說,過去耕地範圍、精確位置等基礎信息分散在各類圖紙上,想要檢查、對比可沒這麽(me) 方便。
“耕地我來保”是杭州市開發的數字化耕地保護平台,結合全市“空間智治”數字化改革打造耕地監管場景,實現了全域智慧監管和精確治理。
“應用集成了‘一庫、一圖、一朵雲(yun) 、一係統’,建有影像地圖、空間框架、行政區劃、耕地、永久基本農(nong) 田、相關(guan) 規劃六大類專(zhuan) 題數據庫。一句話,實現了地上田長實地查、衛星遙感‘天上看’、視頻監控‘實時看’。”富陽區城區規劃和自然資源所所長朱鍾飛說。
借助“耕地我來保”,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目前這款手機應用已具備搜索查詢、定位顯示、拍照舉(ju) 證、輔助決(jue) 策、外業(ye) 核查、法規政策、耕地圖集、永久基本農(nong) 田占補信息顯示等八大功能。
“當遇到違規占用和破壞耕地的情況,大家都可以拍照舉(ju) 證。結合衛星遙感影像和現場探測設備,工作人員就能實現智能分析預警,構建起早發現、早製止、嚴(yan) 查處的常態化智慧監管機製。”朱鍾飛說。
農(nong) 田如何變良田?
集中連片整治,耕地“進出平衡”,嚴(yan) 防“占優(you) 補差”
這兩(liang) 年,超丁村裏的“小田”逐漸變“大田”。原來零散的耕地集中為(wei) 三大地塊,大型機械可以跑了,耕地質量也提高了。
去年,農(nong) 戶俞奎洪承包的千畝(mu) 稻田迎來大豐(feng) 收,每畝(mu) 水稻產(chan) 量最高達940公斤。“跟我一起成立合作社的農(nong) 戶都更有信心了,還要擴大麵積繼續種。”俞奎洪告訴記者。
農(nong) 田能連起片來,得益於(yu) 2021年杭州市開展的“百千萬(wan) ”永久基本農(nong) 田集中連片整治工程。在整治過程中,臨(lin) 平區將違規占用耕地的苗木、草坪和花卉等作為(wei) 重點整治對象,通過清理騰退、強化管護等措施,分類推進整治優(you) 化。目前,已全麵摸底排查整治優(you) 化麵積達14012畝(mu) 。
為(wei) 保護永久基本農(nong) 田,杭州市還建立了耕地“進出平衡”機製。在超丁村,整治前的項目區內(nei) 耕地包括8畝(mu) 零星建設用地麵積。嚴(yan) 格執行“進出平衡”機製後,村裏統一實施建設用地複墾,新增水田麵積8畝(mu) 多。
進出平衡了,會(hui) 不會(hui) 出現“占優(you) 補差”的情況?對此,浙江省於(yu) 2018年2月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實施意見》,建立補充耕地儲(chu) 備庫,實行指標分類管理,並采取指標核銷方式,落實耕地占補平衡。
“為(wei) 了嚴(yan) 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製度,達到補充農(nong) 田必須是良田的要求,對每個(ge) 新增耕地地塊的耕作土,都要進行土壤質地、pH值、土壤有機質含量、八項重金屬和農(nong) 藥殘留的檢查。隻有耕地等級等於(yu) 或超過周邊等級才能通過驗收,撥付相應補助資金。”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富陽分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金衛華告訴記者。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通過“進出平衡”機製,浙江補足同等數量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並確保穩定耕地不再減少;今年將全麵推行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田長製,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
春風輕拂,連片的農(nong) 田似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浪,甚是養(yang) 眼。拾掇完田裏的活計,談起夏季豐(feng) 收,俞文章信心滿滿:“未來,就靠這些良田過上好日子了。”
(方彭依夢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