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雙碳”目標下如何確保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 業內專家這樣說

發布時間:2022-03-22 09:59:00來源: 人民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

  對此,多位專(zhuan) 家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nei) 難以發生根本改變,盲目地、一刀切式地摒棄煤電並非正確之舉(ju) ,要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發揮煤電兜底保供與(yu) 靈活調節作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nei) 不會(hui) 變

  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nei) 難以根本改變。煤電在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方麵還將發揮基礎和兜底作用,在一定時期內(nei) 煤電在我國電力結構中的基礎性地位仍將保持。

  “我國電力係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電力係統,不能單純為(wei) 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先把自己的強大、安全穩定的電力係統‘破掉’。”華北電力大學新型能源係統與(yu) 碳中和研究院院長王誌軒表示,“先立後破”也體(ti) 現在“改”上,“改”是“立”的重要內(nei) 涵,煤電機組通過改造承擔起靈活性調節電源這一曆史重任,體(ti) 現了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特點、能源資源特點及低碳目標的特點。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chuan) 旺對此表示讚同。“客觀認清煤炭在安全穩步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孫傳(chuan) 旺說,一方麵,煤電提供了我國60%以上的發電量,在保障現階段電力供應中仍起著重要的壓艙石作用;另一方麵,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快速增長,但隨之提高的係統成本與(yu) 風險亟待化解。

  “‘先立後破’意味著要遵從(cong) 客觀規律,不能脫離我國‘以煤為(wei) 主’的客觀能源結構,要在建立好清潔能源協同開發與(yu) 高效利用體(ti) 係的前提下,有序淘汰高碳化石能源。”孫傳(chuan) 旺認為(wei) ,“通盤謀劃”意味著在區域空間上要通盤謀劃,因地製宜,相互調劑,梯次推進;在產(chan) 業(ye) 結構上要通盤謀劃,抓住重點,相互協同,整體(ti) 統籌。

  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盲目地、一刀切式地摒棄煤電並非正確之舉(ju) ,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協同好可再生能源與(yu) 煤炭之間的關(guan) 係。

  “推進可再生能源與(yu) 煤電協調發展,但這並非為(wei) 了提高發電量,而是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同時,為(wei) 保證電力係統安全,需要配套必要的燃煤電廠。”王誌軒說。

  孫傳(chuan) 旺表示,要構建包含儲(chu) 能在內(nei) 的新型電力係統,以支撐高效的需求側(ce) 響應與(yu) 可再生能源的穩定發展。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兼顧內(nei) 外資源,推動區域間能源互補,科學合理推進新型電力係統的建設。

  發揮煤電兜底保供與(yu) 靈活調節作用

  電力安全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安全問題。去年受國內(nei) 經濟快速複蘇等多方麵因素影響,電力供需偏緊。為(wei) 保障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煤電發揮了“頂梁柱”“壓艙石”作用。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煤電要發揮兜底保供、靈活調節作用,確保我國電力係統安全運行。”王誌軒表示,隨著大量光伏、風電接入電網,其發電的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特點使電力供應側(ce) 供電特性發生了變化。為(wei) 保障可再生能源盡可能利用及電網的安全,對靈活性電源的數量和快速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較天然氣發電、抽水蓄能而言,煤電承擔起靈活性電源的任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

  王誌軒認為(wei) ,對煤電進行靈活性改造,在降低煤電機組可帶負荷下限的能力的同時,提高煤電機組快速加載負荷的能力和適應電網智能化發展的能力,可以助力我國電力係統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發展。

  記者梳理,目前國內(nei) 越來越多的電廠正對燃煤機組進行靈活性改造。比如,國家能源集團江蘇宿遷電廠開展的“高效靈活二次再熱發電機組研製及工程示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突破了高效靈活、智能控製、機組快速啟停、深度調峰等關(guan) 鍵技術,二次再熱機組效率達48.11%,實現了燃煤機組的靈活調峰和高效運行。

  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對政協委員《關(guan) 於(yu) “碳中和”目標下煤電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提案》答複摘要中指出,在“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嚴(yan) 控煤電項目,原則上不再新建單純以發電為(wei) 目的的煤電項目,按需安排一定規模保障電力供應安全的支撐性電源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的調節性電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認為(wei) ,燃煤機組進行靈活性改造,在支持太陽能發電、風電發展的同時,自身經濟性受到影響,建議國家建設電力調峰市場,給予合理補償(chang) ;在電力調度方麵,應統籌考慮,由單機調度改為(wei) 區域性調度;在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同時,必須挖掘用戶調峰潛力;在加大技術創新同時,也要有相應的政策作為(wei) 支撐。

  推進煤炭綠色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

  “在發揮煤電兜底保供與(yu) 靈活調節作用的同時,煤炭行業(ye) 也要大力推進綠色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大釗表示,煤炭綠色開采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障煤炭穩定供應,要依靠科技進步,解決(jue) 能源安全與(yu) 資源高效利用問題。

  目前,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ye) 正在加大煤炭綠色開采。例如,利用礦井水保護利用、東(dong) 部草原區生態修複等技術,國家能源集團建成了2億(yi) 噸級神東(dong) 礦區以及勝利露天礦、寶日希勒露天礦、敏東(dong) 一礦井工礦區等東(dong) 部草原區綠色開采示範工程,在能源保供中發揮了骨幹作用。

  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麵,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促進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途徑之一。要建設煤基新材料延伸產(chan) 業(ye) 鏈項目,生產(chan) 煤基新材料和煤基特種燃料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發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和高等級碳素材料,利用綠電、綠氫等新能源與(yu) 現代煤化工耦合發展,探索大規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綜合利用路徑。

  “未來煤炭的使用將朝著與(yu) 碳排放脫鉤的方向轉型,多能互補需要清潔高效的煤炭與(yu) 可再生能源進行優(you) 化組合,突出各自優(you) 勢,取長補短,能夠更好地加快新型電力係統與(yu) 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共同保障能源安全。”孫傳(chuan) 旺表示。(杜燕飛)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