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下更大功夫提高基層治理能力

發布時間:2022-03-23 10:26: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劉天亮

  北京市強化黨(dang) 建引領,建設完善黨(dang) 群服務中心、樓宇驛站等,為(wei) 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多種服務;陝西延安市將共享餐廳建設列為(wei) 重要民生項目,為(wei) 老人、環衛工人、低保戶等提供安全、實惠的飯菜;天津市規劃搭建“城市大腦”,實現“一網管津城”,利用信息化手段賦能基層治理……近年來,各地推動人財物和權責利對稱下沉到基層,既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也增強了基層組織在群眾(zhong) 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ang) 基層治理體(ti) 係,推動社會(hui) 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推進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十四五’時期,要在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去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提高基層治理社會(hui) 化、法治化、智能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構建基層社會(hui) 治理新格局”。各地區各部門要從(cong) 鞏固黨(dang) 的執政基礎和維護國家政權安全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整體(ti) 合力。

  除了推動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為(wei) 基層減負也要同步推動,為(wei)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創造更好條件。近年來,中央連續印發文件,聚焦文山會(hui) 海、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等突出問題。比如,2019年首次被確定為(wei) “基層減負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也把“向基層放權賦能,減輕基層負擔”明確為(wei) 工作原則。把更多的資源、服務、管理下移至基層,讓基層幹部從(cong) 一些形式主義(yi) 的案牘勞形中解脫出來,無疑是期待廣大幹部騰出手來辦更多造福群眾(zhong) 的實事,同時凝神聚力提升治理效能,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當前,人民群眾(zhong) 對基層公共服務的期待更加廣泛多樣,這對基層幹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善於(yu) 運用係統思維,學會(hui) “十個(ge) 指頭彈鋼琴”,統籌不同工作目標的需要,維護群眾(zhong) 不同的利益需求,避免顧此失彼。其次,要掌握創造性落實決(jue) 策部署的能力。麵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能照本宣科、機械地執行政策,而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在解決(jue) 新矛盾新問題中尋找新的理念、思路、辦法,在破解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反複出現的共性問題中開辟新路徑。

  國家治理、社會(hui) 治理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基層既是基礎單元,又是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部分。隻要廣大基層幹部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wei) 根本坐標,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不斷創新社會(hui) 治理,激發基層活力,提升治理能力,就一定能維護好群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社會(hui) 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麵。(劉天亮)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