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根本出路
作者:王軼辰
煤炭的未來必須走出一條清潔高效利用的新路。實現低碳化利用需要變革性技術創新。要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推進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化開采,清潔、高效、低碳、集約化利用。在控製煤炭退出節奏的同時,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有助於(yu) 保持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段時間,在石油、天然氣供應危機倒逼下,不少西方國家重新向煤炭“求援”。德國宣布,讓燃煤電廠處於(yu) 待命狀態。意大利宣稱,可以重新開放7家燃煤電廠。法國和西班牙也因能源漲價(jia) 出台了類似政策。實際上,2021年整個(ge) 歐洲的煤電發電量都處於(yu) 增長之中,逆轉了長期下降趨勢。作為(wei) 曾經去煤化的“急先鋒”,歐洲主要國家重啟煤電,意義(yi) 深遠。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立足以煤為(wei) 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在3月22日召開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作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再次強調,要堅持從(cong) 國情實際出發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切實發揮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確保國家能源電力安全保供。要加強統籌謀劃,聚焦重點領域,整合各方麵資源,形成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合力。中國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要有力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同樣必須高質量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
我國能源稟賦具有“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已探明煤炭儲(chu) 量占我國化石能源的90%以上,占世界煤炭儲(chu) 量的33.8%。同時,我國煤炭產(chan) 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煤炭在一次能源結構中仍處主導地位。考慮到煤炭生產(chan) 消費數量大、比重高,大規模替代並不容易。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ei) ,如何利用好煤炭這一穩定、經濟且自主保障程度較高的能源,對我國能源轉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站在向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重大曆史關(guan) 頭,用好煤炭至少能發揮三大效用:其一,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保持經濟高質量可持續增長。目前,我國處於(yu) 工業(ye) 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增長。從(cong) 目前的技術路線、資源稟賦、成本收益等方麵綜合來看,清潔能源尚無法在短時間內(nei) 滿足較高的電力消費增長。大幅壓減煤炭消費雖能快速減碳,但對能源供需關(guan) 係和經濟發展影響較大。在控製煤炭退出節奏的同時,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有助於(yu) 保持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二,為(wei) 能源安全兜底。我國能源安全突出表現為(wei) 油氣安全,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70%、40%以上。受國際局勢影響,2021年國際能源供應反複收緊、能源價(jia) 格大幅波動,讓我們(men) 深刻感受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刻不容緩。煤炭既是燃料也是工業(ye) 原料,在今後較長時期內(nei) ,煤炭仍是我國自主可控、具備儲(chu) 量優(you) 勢的一次能源,也是我國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國際能源市場話語權的根基,作為(wei) 兜底保障能源的作用不可替代。
其三,保障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煤炭和新能源既是替代關(guan) 係,也是輔助關(guan) 係,關(guan) 鍵看如何推動二者優(you) 化組合。新能源發電需要“看天吃飯”,大規模並網存在一定難度。未來,風電、光伏大規模入網消納和電網穩定運行都離不開煤電的調峰匹配。
煤炭的主體(ti) 地位短期內(nei) 無法動搖,但並不能高枕無憂,煤炭的未來必須走出一條清潔高效利用的新路。煤炭本質上是高碳能源,實現低碳化利用需要變革性技術創新。要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推進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化開采,清潔、高效、低碳、集約化利用。
從(cong) 利用環節來看,減少排放的一種方式是提高電廠效率,即用較少的燃料產(chan) 生同樣多的電力。應推動煤電機組節能提效升級和清潔化利用、開展煤電機組供熱改造,以及加快實施煤電機組靈活性製造和改造。未來,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的突破,能夠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煤電的排放問題,幫助煤電擺脫碳排放目標的約束。
同時,對於(yu) 冶金焦化、水泥建材和散煤燃燒等高耗煤領域,也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基礎理論與(yu) 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示範工程建設,促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
推動煤炭向原料利用轉變也是一大思路。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製。近10多年來,隨著煤製油、煤製烯烴、煤製乙二醇等現代煤化工技術快速發展,煤炭作為(wei) 工業(ye) 原料屬性越來越突出。將煤炭轉化為(wei) 工業(ye) 原料,一般隻有20%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因此,要在水資源有保障、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地區,開展煤製油、煤製天然氣、低階煤分質利用、煤製化學品等通用技術裝備升級示範,支持在主要產(chan) 煤地區建設大型煤化工產(chan) 業(ye) 園區,加強先進技術攻關(guan) 和產(chan) 業(ye) 化,充分發揮煤炭的原料功能,進一步拓寬煤炭利用方向、途徑和範圍。(王軼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