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上海普陀法院探索“居家庭審”
為(wei) 了配合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滿足群眾(zhong) 訴訟需求,上海普陀法院積極探索“居家庭審”模式,實現疫情期間審判工作不停擺、訴訟開庭不斷線、群眾(zhong) 訴求不耽擱、權益保障不延誤。
近期,上海普陀法院多名幹警所在小區被劃為(wei) 管控區域,在接受居家隔離期間,他們(men) 將“法庭”搬到了家裏。線上庭審正式開始,屏幕中的民事審判庭法官吳文俊身披法袍端坐,和在法庭一樣莊重威嚴(yan) 。他嚴(yan) 格按照網上訴訟行為(wei) 相關(guan) 流程,在線核實身份、舉(ju) 證質證、確認筆錄,順利完成了案件的線上調解工作,有力地推進了案件審理的進程。
知識產(chan) 權審判庭法官盛利在居家隔離期間,通過上海法院“微法庭”異步審理了一起知識產(chan) 權案件。因為(wei) 處理及時,被告及時停止了侵權行為(wei) ,雙方也在審理過程中逐步形成和解方案。被告在履行完畢後在微法庭中上傳(chuan) 了相關(guan) 轉賬記錄,最終以原告撤訴結案。“居家隔離並不意味著工作停擺,我們(men) 依托全市12368訴訟服務平台、移動微法院、在線庭審係統等信息化手段,實現了法官居家閱卷、在線庭審以及異步庭審,充分、及時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切實做到疫情防控不鬆懈、司法工作不停歇。”盛利說。
民事審判庭法官助理沈南、張俊逸在居家隔離期間,完成了一起民事侵權案件的在線證據交換。在兩(liang) 位法官助理的主持下,原被告輪流舉(ju) 證、質證,並達成了初步的調解意向和調解方案。審理結束後,代理人通過上海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台上傳(chuan) 了書(shu) 麵的調解及代理意見。
為(wei) 推進疫情防控與(yu) 審判工作穩步落實,上海普陀法院各部門積極采用視頻會(hui) 議、線上討論的形式,對近期防疫、審判工作進展進行匯報總結與(yu) 部署,將疫情對各項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經濟日報記者 李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