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人民時評)
數字鄉(xiang) 村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xiang) 村”。接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就要立足新時代國情農(nong) 情,以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帶動和提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水平。
隨著我國現有行政村全麵實現“村村通寬帶”,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取得巨大成效,手機成為(wei) 新農(nong) 具,數據成為(wei) 新農(nong) 資。據統計,我國農(nong) 村網民規模已達2.84億(yi) 。在短視頻平台上,湧現出不少展現鄉(xiang) 村生活的“鄉(xiang) 村網紅”,他們(men) 和網友分享鄉(xiang) 村美食、美景和日常生活,收獲不少關(guan) 注,也帶火了鄉(xiang) 村土特產(chan) 品,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贏得更多機遇。順應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趨勢,中央網信辦等10部門印發《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數字鄉(xiang) 村發展取得重要進展”,強調“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you) 、特色顯的農(nong) 村電商產(chan) 品品牌,鄉(xiang) 村網絡文化繁榮發展,鄉(xiang) 村數字化治理體(ti) 係日趨完善”。
加快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應進一步完善農(nong) 村新基建。在農(nong) 村地區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設施,實現數字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的深度融合,推進智慧水利、智慧農(nong) 業(ye) 、智慧物流建設,築牢數字鄉(xiang) 村的發展基礎。同時,還應在“軟件”方麵下功夫,提升農(nong) 村居民的數字素養(yang) 。中央網信辦等4部門印發的《2022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工作要點》專(zhuan) 門提出,“提高農(nong) 民數字化‘新農(nong) 具’應用水平”。有效提升農(nong) 民數字素養(yang) 和數字技能,加強組織培訓,豐(feng) 富培訓內(nei) 容、創新培訓方式,才能讓數據真正成為(wei) 農(nong) 民生產(chan) “新農(nong) 資”、手機成為(wei) 農(nong) 村生活“新農(nong) 具”。
加快數字鄉(xiang) 村發展,需要進一步挖掘新業(ye) 態、新模式的潛力。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數商興(xing) 農(nong) ”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xiang) 村。借助電商直播平台,山東(dong) 煙台蘋果、湖北洪湖蓮藕等一大批農(nong) 產(chan) 品成為(wei) “爆款”。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達2.05萬(wan) 億(yi) 元,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達4221億(yi) 元。農(nong) 村電商的蓬勃發展,為(wei) 廣闊鄉(xiang) 村搭建了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新平台,拓寬了農(nong) 民增收渠道。同時,鄉(xiang) 村旅遊、智慧農(nong) 業(ye) 等產(chan) 業(ye) 風生水起,吸引一大批企業(ye) 、大學畢業(ye) 生、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創新創業(ye) ,激活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潛能。
加快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應著力構建鄉(xiang) 村數字治理新體(ti) 係。如今,鄉(xiang) 村治理正在實現數字化、精準化。以電視屏和手機屏為(wei) 終端,一些地方的數字鄉(xiang) 村平台實現了服務和信息精準下發到戶,教育、醫療、農(nong) 技等優(you) 質資源下沉到村,讓村民“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提升了基層治理效率。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2021年底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縣域政務服務在線辦事率為(wei) 66.4%,縣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信息化管理服務機構覆蓋率為(wei) 78.0%,“雪亮工程”行政村覆蓋率為(wei) 77.0%。未來,還應進一步提升麵向鄉(xiang) 村的數字化產(chan) 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優(you) 質資源在鄉(xiang) 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讓人民群眾(zhong) 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數字鄉(xiang) 村為(wei) 抓手,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努力培育更多信息時代新農(nong) 民,就一定能讓農(nong) 業(ye) 成為(wei) 有奔頭的產(chan) 業(ye) ,讓農(nong) 民成為(wei) 有吸引力的職業(ye) ,讓農(nong) 村成為(wei) 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