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減負放權讓我心無旁騖搞科研”

發布時間:2022-03-28 10: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我與(yu) 祖國同奮進】

  講述人:中南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 梁步閣

  我一直從(cong) 事微功率超寬帶雷達生命探測領域的裝備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2018年承擔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複雜災害條件下生命搜救裝備研製與(yu) 示範應用”項目,研製出多發多收體(ti) 製雷達生命探測儀(yi) 。

  這些設備曾在雅安地震、玉樹地震、深圳光明新區滑坡、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等重大災害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麵對疫情,我們(men) 又快速研製出首台可用於(yu) 疫情防控的心肺檢測雷達。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在中南大學的大力支持下,這些成果已啟動知識產(chan) 權轉化和融資工作,進一步加快成果轉化。

  可以說,減負放權給我的科研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讓我可以心無旁騖地開展科研。我所在的中南大學為(wei) 十餘(yu) 個(ge) 二級單位或科研團隊(項目組)聘請了科研財務助理,為(wei) 科研經費管理提供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此外還建立“網上預約+自助投遞+短信平台”服務鏈,有效解決(jue) “排隊長、報賬難”等問題。

  在我看來,減負放權意味著讓科研人員有更多的自主權、發揮更多的積極性。科學研究一定是“頂天立地”的。“頂天”是自由,是理論原創;“立地”是踏實,是工程應用。正因如此,科研的價(jia) 值導向,不應該再熱衷於(yu) 發表一大堆豆腐塊文章,而應該追求“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理論原創性成果和“解決(jue) 民間疾苦聲”的各行業(ye) 實用化技術。

  除了減負放權外,我認為(wei) 科技評估體(ti) 係也不能單純地考核經費多少、花費比例、論文篇數,而是可以認真地從(cong) 經費使用費效比、同行評價(jia) 、行業(ye) 應用等方麵去做實做細。今後,我將繼續以技術突破為(wei) 最強動力、產(chan) 品落地為(wei) 最終手段,切實把科研成果轉化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人民幸福、祖國富強的生產(chan) 力。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