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壽光:傳統文化引風尚潤心靈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li) 馮(feng) 帆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玉潔
沿著山東(dong) 省壽光市農(nong) 聖東(dong) 街向西走,一座形似活字印刷機的建築映入眼簾,這便是位於(yu) 洛城街道屯田西村的中國最大漢字藝術館——倉(cang) 頡漢字藝術館。這裏既有漢字發展史展示和研究創作的功能,又集交流傳(chuan) 播、互動體(ti) 驗、教育普及於(yu) 一體(ti) ,成為(wei) 壽光市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實踐。
近年來,山東(dong) 持續推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兩(liang) 創”落實落地,促進了全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feng) 收,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活力在壽光得以傳(chuan) 承彰顯。
“壽光是倉(cang) 頡、夙沙氏和賈思勰的故裏,守著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為(wei) 什麽(me) 不把我們(men) 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下去?”屯田西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葛茂學說,經過一次次的外出調研和論證,村兩(liang) 委最終決(jue) 定運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建設一座倉(cang) 頡漢字藝術館,使其發展成中國漢字研學基地,用中華優(you) 秀文化教育下一代。
倉(cang) 頡漢字藝術館以漢字起源與(yu) 演變為(wei) 主線,通過甲骨、陶罐、青銅器、竹簡、木牘、帛書(shu) 、拓片等器物上的文字,展示漢字的美妙和博大。在書(shu) 卷區,一本本泛黃的書(shu) ,卷起一個(ge) 龐大的書(shu) 卷陣容,隔中有透、虛中有實、靜中有動,喚起人們(men) 渴望閱讀的衝(chong) 動;300餘(yu) 本自清代以來的字典被單獨列為(wei) 一個(ge) 單元,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漢字的成就;設計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古法造紙、紙藝作品等體(ti) 驗環節,讓人們(men) 體(ti) 驗古人的智慧、漢字的魅力。
“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文獻、記載在古籍裏的傳(chuan) 統經典都應該活起來、立起來,賦予傳(chuan) 統文化更多的現代意義(yi) 和時代氣息,在創新中煥發新生。”葛茂學說。
壽光市近年來通過創新載體(ti) 、活化形式,大力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五進”行動,有力推動了公民道德建設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形成了孝老敬親(qin) 、崇德向善、愛國愛家、文明向上的良好社會(hui) 風尚。
在台頭鎮北孫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掛有紅底黃字的“孝德人家”牌匾,崇尚孝德之風在北孫村越來越濃烈。
“我們(men) 通過舉(ju) 辦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青少年輔導班,讓孩子幫助父母幹活、主動做家務、給老人洗腳成為(wei) 常態。現在,每當村裏硬化公路、粉刷牆麵、鋪設排水溝時,村民都是一呼百應,義(yi) 務參加勞動,村兩(liang) 委的工作越來越好做了。”北孫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富軍(jun) 說。
從(cong) 2015年開始,壽光儒學講堂、國學講堂、道德大講堂等在各處落成。為(wei) 打造隊伍,壽光市加強骨幹培訓,以退休幹部、教師為(wei) 主體(ti) ,組建起了400餘(yu) 人的傳(chuan) 統文化誌願者講師團;在專(zhuan) 家指導下,壽光市關(guan) 工委編印了以《弟子規》《孝經》《壽光二十四孝》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孝德教育讀本》26萬(wan) 多冊(ce) 、編寫(xie) 出版了《四書(shu) 導讀》、聯合教育部門專(zhuan) 門編印了《童蒙養(yang) 正》《修身養(yang) 誌》兩(liang) 本文明素養(yang) 讀本,麵向全市7萬(wan) 多名中小學生進行發放學習(xi) 。
聖城小學自2016年9月開始,麵向周圍社區,每周開辦公益聖賢學堂,至今已舉(ju) 辦85期,有12500多人次的學生、家長、教師來學校讀經典,分享讀書(shu) 心得,傳(chuan) 承中華美德。通過將傳(chuan) 統文化引入學校文化、課堂教學,學生不僅(jin) 知禮儀(yi) ,懂感恩,還調動了學習(xi) 的主動性。
“文化講堂是做好文化傳(chuan) 承的有效途徑,抓住了年青一代和中小學生,就抓住了文化傳(chuan) 承的根本。”壽光市政協原主席、關(guan) 工委主任王茂興(xing) 說,傳(chuan) 統文化要在當下發揮影響力,就應該融進人們(men) 的生活,紮根心靈,成風化俗。
為(wei) 解決(jue) 資金問題,壽光市政府財政撥款300多萬(wan) 元,企業(ye) 、社會(hui) 共同捐資,為(wei) 建設各類文化學堂添磚加瓦。如今,講堂辦進農(nong) 村、辦進學校、辦進家庭、辦進機關(guan) 、辦進企業(ye) ,一步一個(ge) 腳印,在社會(hui) 實踐中蹚出一條路。
壽光市委書(shu) 記趙緒春表示,下一步,壽光將以爭(zheng) 創“美德山東(dong) ”先行區試點為(wei) 動力,持續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努力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為(wei) “美德山東(dong) ”建設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