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新知)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推進新型城市建設”“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圍繞如何紮實推進新型城市建設,本版今起推出係列文章,和讀者共同探討。
——編 者
【現象】步入社區,智能車牌識別係統、車輛管理無人值守設備、智能安防係統“各司其職”;線上辦事,社會(hui) 保障、醫療健康、安全繳費、電子證明等事項“一站式辦理”……如今,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斐然、前景廣闊。
【點評】
智慧城市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信息資源、統籌業(ye) 務應用係統,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新模式。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決(jue) 策運行,城市有多“聰明”,人們(men) 的生活就有多便利。
某種程度上,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是城市發展水平與(yu)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體(ti) 現。廣東(dong) 深圳實現“一圖全麵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ti) 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ye) 、一屏智享生活”,數據的有效連接與(yu) 智能交互打破了不同部門、領域之間的壁壘,破解了治理碎片化難題;上海徐匯推動“一雲(yun) 匯數據、一屏觀徐匯、一網治全城、一人通全崗”,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城市運營管理推動數據聯通、服務聯結、治理聯動。實踐充分證明,一個(ge) 能看、能用、能思考的智慧城市運行和指揮中樞,既連接起經濟、生態、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信息數據,也能打通司法、安監、消防、環保等業(ye) 務係統,方便了人們(men) 的生活,提升了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城市是人們(men) 工作生活的棲息地,也是展示發展成果的全景圖。“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進新型城市建設”,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從(cong) 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發展要求,不僅(jin) 包括更前沿技術、更先進設備的投入,讓城市更智慧更聰明,也意味著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更精準高效滿足群眾(zhong) 需求。
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之時,也必須冷靜思考、周密部署。一段時間裏,受到極端自然災害的影響,有的城市遭受不小考驗。當基礎設施供應不足或者受到損壞時,移動支付無法使用,新能源設備應對不足,數字生活容易“寸步難行”。這無疑是一種啟示:既要關(guan) 注城市“中樞大腦”的建設,也要留意“神經末梢”的需求;不僅(jin) 要有技術進步的“麵子”,更要有民生保障的“裏子”,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應有之義(yi) 。
一座能感知、會(hui) 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智慧城市,必然是能為(wei) 居民提供主動、精準、智能、高效服務的城市。立足科技進步,兼以人文關(guan) 懷,智慧城市必將讓生活更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