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衛龍包裝打色情擦邊球,低俗營銷為何屢禁不止

發布時間:2022-04-01 10:41: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陳廣江

  3月30日,衛龍發表聲明稱,近日有網友就公司產(chan) 品的包裝提出相關(guan) 的意見和建議,產(chan) 品包裝的版麵文案內(nei) 容引起部分網友的爭(zheng) 議,在此我們(men) 深表歉意,公司非常重視廣大網友和消費者的意見,決(jue) 定停止有爭(zheng) 議文案包裝的生產(chan) ,同時進行版麵文案及設計的優(you) 化。據了解,衛龍大麵筋食品包裝上寫(xie) 著“約嗎”,大辣棒寫(xie) 著“賊大”,小辣棒寫(xie) 著“強硬”等,被指低俗營銷,打色情擦邊球,一度引發熱議。

  在產(chan) 品包裝被指低俗、監管部門介入調查的情況下,衛龍公開致歉、宣布整改並不出乎意料。3月30日當天,“衛龍致歉”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首,短時間內(nei) 總閱讀量超過3億(yi) 人次,足見其關(guan) 注度。

  衛龍的包裝印有“約嗎”“賊大”“強硬”“親(qin) 嘴”等詞匯,算不算低俗?多數人認為(wei) ,這是打色情擦邊球,衛龍被指低俗營銷並不冤;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為(wei) 不宜“摳字眼”,況且廣告語涉嫌低俗不一定等同於(yu) 違法。事實上,衛龍在致歉中也沒承認自己“低俗”“色情”,而是強調存在“爭(zheng) 議”。

  低俗營銷為(wei) 何屢禁不止?除了“流量焦慮”作祟、懲治力度不夠等因素外,個(ge) 中緣由或許就藏在“爭(zheng) 議”二字裏。在“注意力稀缺”的網絡時代,擴大品牌知名度並非易事,砸下真金白銀也不一定有多大效果。於(yu) 是,一些商家就動起了打擦邊球的心思,更有甚者把“不怕有爭(zheng) 議,就怕沒人理”等奉為(wei) 圭臬。

  但是,打擦邊球稍不留神就會(hui) “人仰馬翻”。最近,寶潔因一篇“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的推文登上熱搜,衛生巾品牌潔婷因在廣告中“曬女生穿安全褲床照”引發爭(zheng) 議,被批“賺女性的錢還侮辱女性”。隨後,寶潔和潔婷都發文道歉,事件便就此告一段落,未見相關(guan) 部門介入調查、作出處罰的動作。

  如果低俗營銷事件常以道歉了之,恐怕這股不良風氣很難得到遏製。客觀講,法律也難以做到麵麵俱到、事無巨細。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妨礙社會(hui) 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hui) 良好風尚”,不得“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nei) 容”,但這些規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籠統性,加之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新增了“首違不罰”的規定,所以一些打擦邊球的商家逃過了監管部門的處罰。

  但商家應該明白,把低俗當創意,把色情當賣點,把歪路當捷徑,遊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即使一時賺得流量,遲早要“翻車”。前車之鑒仍曆曆在目,切勿心懷僥(jiao) 幸、自作聰明,否則隻能自毀品牌。

  遏製打擦邊球的低俗營銷現象,商業(ye) 營銷的底線和邊界有必要進一步明確,比如監管部門定期公布具體(ti) 案例、司法機關(guan) 加強以案釋法、新聞媒體(ti) 充分發揮輿論監督職能,及時向商家亮出相對明確的底線、“紅線”,使其不敢、不能、不想亂(luan) 打擦邊球。而對於(yu) 屢教不改的商家,相關(guan) 部門應及時“亮劍”,該警告的警告,該重罰的重罰。

  值得一提的是,衛龍產(chan) 品的主要消費群體(ti) 是中小學生,使這種打色情擦邊球的低俗營銷危害更為(wei) 深遠,對此全社會(hui) 都要保持“零容忍”。(陳廣江)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