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生態更美 旅遊更活

發布時間:2022-04-01 10:5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cong) “綠在城中”到“城在綠中”,城市中的綠道、森林、濕地、河流湖泊、口袋公園、休閑綠地等景觀,已成為(wei) 人們(men) 享受輕鬆愜意的綠色休閑空間,是旅遊度假的新選擇。

  騎遊綠道賞美景

  春分過後日漸暖,漫步或騎行在北京的環二環城市綠道,春天的氣息迎麵而來,迎春花、玉蘭(lan) 、桃花在綠樹的映襯下更顯嬌美,引得市民遊客駐足觀賞。“水在花間繞,人在景中行”,綠道圍繞著二環護城河,結合沿線的鍾鼓樓、雍和宮、永定門等古跡,貫穿多個(ge) 城市公園、濱水綠地,打造出晨歌暮影、古河花雨、龍潭魚躍、左安品梅等多處景觀,為(wei) 人們(men) 提供休憩的好去處。

  去年建成的北京昌平區騎行綠道,南起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至十三陵水庫蘋果主題公園,沿途經過奧北森林公園組團、沙河濕地公園、濱河森林公園組團,滿足了人們(men) 綠色出行、戶外健身的需求。今年北京將繼續打造21條文旅騎行線路,建設20條慢行林蔭道。

  近年來,各地加快城市綠道建設,一條條城市綠道串聯起城市的山水人文,市民遊客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感受著綠色生活的舒適愜意。近日,成都市武侯區舉(ju) 辦了“踏樂(le) 綠道尋景武侯”天府綠道健身係列活動。當地利用公園綠道資源空間,打造公園綠道健身新場景,探索“體(ti) 綠結合”模式,為(wei) 市民遊客提供休閑度假的新空間。春日裏,在浙江環千島湖綠道兩(liang) 側(ce) ,油菜花、茶花、櫻花相繼盛開。遊客沿著綠道騎行,繞湖、穿隧道、越山嶺,欣賞千島湖美景,也運動健身,享受休閑時光。

  山清水秀深呼吸

  3月21日是國際森林日。日前,在四川省內(nei) 江市長江森林公園,騎遊愛好者以林中騎行的方式,倡導環保生活理念,呼籲社會(hui) 公眾(zhong) 關(guan) 注森林資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men) 走進森林,感受生態之美,享受森林旅遊的意趣。

  第十屆北京森林文化節日前在十三陵國家森林公園拉開帷幕。北京百餘(yu) 家公園將推出200餘(yu) 場次的文化活動。從(cong) 城市到郊區,四時有特色,月月有活動。春天踏青賞花,夏季避暑納涼,秋天登高觀葉,冬季踏雪尋梅,涉及森林遊賞、森林體(ti) 驗、森林音樂(le) 、森林科普四大類活動。如今,西山、八達嶺、十三陵、上方山等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wei) 人們(men) 踏青遠足、周末休閑的好去處。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近日推出以“北國春光花開龍江”為(wei) 主題的春季旅遊產(chan) 品,北國之春的“第一抹綠”藏在綠水青山裏。黑龍江擁有全國最大的連片森林,今春,哈爾濱帽兒(er) 山國家森林公園、齊齊哈爾碾子山旅遊區、牡丹江威虎山九寨、伊春九峰山養(yang) 心穀、大興(xing) 安嶺百泉穀生態旅遊風景區等地染遍綠意,正適合遊客登山踏青。

  綠色生態遊給國內(nei) 遊注入了強勁活力。近年來,浙江省仙居縣持續加大濕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複,打造“環境優(you) 美、自然和諧、宜居宜業(ye) 、宜遊宜樂(le) ”的濕地生態體(ti) 係。如今,濕地公園櫻花盛開,草木蔥蘢,風光旖旎。四川省鄰水縣通過大洪河流域生態修複,把讓水湖灘塗打造成濕地公園,並融入傳(chuan) 統漁家文化,成為(wei) 人們(men) 休閑旅遊、體(ti) 驗漁家風情的景區。

  推窗見綠享健康

  在北京菜市口路口西北角,樹木叢(cong) 生,小徑幽深,花兒(er) 競相綻放,附近的居民在此漫步、健身、遛娃……寸土寸金的二環內(nei) 居然有這麽(me) 一大片綠色空間。廣陽穀城市森林公園是目前首都核心區內(nei) 麵積最大的城市森林。與(yu) 普通的綠地不同,這裏構建了完整的自然生態係統。人們(men) 在城市中心親(qin) 近大自然的夢想成真。

  “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日前蘇州公布了2021年最美口袋公園,太倉(cang) 市鹽鐵塘健身步道公園、相城區“春申西塘夢裏水鄉(xiang) ”跑道公園等30個(ge) 口袋公園獲得稱號。這些口袋公園選址靈活、底色鮮亮、造型多變、功能各異。

  別致的公園景色、蜿蜒的休閑步道,合肥市路邊曾經的“邊角地塊”變身為(wei) 高顏值的口袋公園,成為(wei) “城市會(hui) 客廳”般的綠色空間。近年來,許多城市紛紛興(xing) 建了融景觀、休閑、娛樂(le) 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口袋公園、休閑花園、小微綠地等綠色休閑空間,市民不用遠遊,在家門口也能找到“詩和遠方”。(趙 珊)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