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022年中央財政繼續新啟動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2022年,中央財政繼續支持在有條件的地區新啟動農(nong) 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以下簡稱試點),按照三年規劃、分年實施的方式,通過農(nong) 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對2022年新啟動試點實施定額補助。
試點依托項目建設和運行載體(ti) ,建設以富民產(chan) 業(ye) 為(wei) 基礎、數字技術為(wei) 依托、人力資源為(wei) 支撐、鄉(xiang) 村治理為(wei) 保障,集美麗(li) 鄉(xiang) 村、數字鄉(xiang) 村、善治鄉(xiang) 村為(wei) 一體(ti) 的農(nong) 村綜合改革試驗區,積極探索農(nong) 村改革創新的機製和模式。主要包括四方麵重點任務:
一是創新富民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機製。做強現代種養(yang) 業(ye) ,打造各具特色的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做精鄉(xiang) 土特色產(chan) 業(ye) ,因地製宜發展品質優(you) 良、特色鮮明的區域“金字招牌”,積極支持發展創意農(nong) 業(ye) 、智慧農(nong) 業(ye) 、農(nong) 事體(ti) 驗、農(nong) 旅融合,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發展。發揮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農(nong) 民合作社作用,積極探索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hui) 資本與(yu) 村集體(ti) 合作共贏模式,構建更緊密的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促進農(nong) 民就地就近就業(ye) 創業(ye) ,讓農(nong) 民共享產(chan) 業(ye) 發展的增值收益,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升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是創新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機製。大力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推動數字技術與(yu) 發展鄉(xiang) 村實體(ti) 經濟、構建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加速融合,著眼解決(jue) 實際問題,拓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大數據應用場景。加強“互聯網+農(nong) 業(ye) ”建設,推動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北鬥終端、多光譜、人工智能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科技產(chan) 品,與(yu) 種、養(yang) 、加、銷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和農(nong) 機農(nong) 藝深度融合應用,加快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進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全產(chan) 業(ye) 鏈大數據建設,探索鄉(xiang) 村數字經濟新業(ye) 態。以數字技術賦能鄉(xiang) 村公共服務,完善農(nong) 民生活服務體(ti) 係,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xiang) 村便民服務機製,提高鄉(xiang) 村治理智能化、精細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注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
三是創新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機製。加快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人才,重點培養(yang)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負責人、農(nong) 村創業(ye) 創新帶頭人和產(chan) 業(ye) 發展職業(ye) 經理人、經紀人等,培養(yang) 適應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需要的高素質農(nong) 民。加快培養(yang) 鄉(xiang) 村治理人才,引導農(nong) 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高校畢業(ye) 生等在鄉(xiang) 村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激勵村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wei) 。鼓勵社會(hui) 人才參與(yu) 試點建設,建立有效激勵機製,以鄉(xiang) 情鄉(xiang) 愁為(wei) 紐帶,吸引各類城市人才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
四是創新鄉(xiang) 村治理機製。加強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有效運用農(nong) 村公益事業(ye) 建設財政獎補政策,發揮一事一議機製作用,調動農(nong) 民參與(yu) 村內(nei) 公益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財政支農(nong) 政策的實施效能和農(nong) 民滿意度,打造基層組織為(wei) 民服務的實踐載體(ti) 。豐(feng) 富村民議事協商形式,完善議事決(jue) 策主體(ti) 和程序,健全民主決(jue) 策機製,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格局,提升鄉(xiang) 村治理能力。
同時,各地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通過中央財政集中資金引導,有效帶動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試點建設,鼓勵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突出財政獎補資金的公共屬性,中央財政資金要嚴(yan) 格按照有關(guan) 規定,重點支持具有較強公益性、對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和鄉(xiang) 村治理帶動能力強的環節和領域,以及能夠盡快建設的項目,擴大有效投資,不能撒“胡椒麵”,不搞平衡照顧。(王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