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可疑的辟穀培訓借線上卷土重來
作者:朱昌俊
“斷食”的第5天,一位女性學員背上長了紅疹,辟穀培訓班的講師告訴她,這是身體(ti) 在排毒……北京市通州區運河公園旁的一棟公寓內(nei) ,辟穀班講師楨如自稱是藥王孫思邈的第61代傳(chuan) 人。人民網《人民直擊》記者通過“荔枝微課”線上課加入上述辟穀,經臥底調查發現,該辟穀培訓班為(wei) 期3天的線下培訓收費2380元。培訓現場,講師讓學員不吃任何食物,通過練功“采集宇宙能量”飽腹;還宣稱辟穀能治愈任何疾病,包括癌症;講師還現場給學生“點穴”治風濕,號稱能用意念隔空取物。
“若要長生,腹中常清;若要不死,腸無渣滓”“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辟穀來治愈病情”“學會(hui) 辟穀後,還可以用意念幫助其他人治療疾病”“無論腫瘤的性質如何,形態如何,通過心理暗示的方式可以製止癌細胞的生長,最終被身體(ti) 的免疫細胞吸收消失”……稍微具備點現代常識的人看到這樣的辟穀理念,應該都會(hui) 嗤之以鼻。但是,在這個(ge) 線上線下同時開展,收費從(cong) 數百到上萬(wan) 元不等的辟穀培訓班中,這種荒誕的洗腦理念卻讓不少人為(wei) 之買(mai) 單並踐行。
近年來,辟穀培訓班涉非法經營被相關(guan) 部門查處的消息屢見報端。有些培訓班借“喝風”“服氣”“清水”等概念開展,甚至涉及利用迷信致人死亡。但這並未打消一些“辟穀大師”的僥(jiao) 幸心理,也未能讓一些“信徒”引以為(wei) 戒。它反複提醒,千萬(wan) 不能輕視對類似騙術治理的複雜性。一方麵,必須要形成常態化治理,不能等到媒體(ti) 曝光、鬧出人命再來跟進;另一方麵,也不能低估可疑的辟穀理念在社會(hui) 中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在相關(guan) 科普上不能放鬆警惕,決(jue) 不能先入為(wei) 主地認為(wei) 其可笑、荒誕就沒人相信。
值得注意的是,與(yu) 過去一些主要在線下開展的辟穀培訓不一樣,這次被曝光的辟穀培訓把課堂搬到了線上平台。而其“主陣地”——一個(ge) 名為(wei) 某某微課的線上平台,定位是大眾(zhong) 知識分享平台。這種大眾(zhong) 化、看似正規的平台,首先就意味著給該類培訓提供了一種公信力背書(shu) 。並且,在“微課”的簡介中,相關(guan) “大師”均有“國家高級辟穀養(yang) 生指導師”的頭銜,甚至還上傳(chuan) 了一張信息不完整的“辟穀培訓證書(shu) ”,發證單位為(wei) “中國就業(ye) 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不知道,平台是否核實過這類“頭銜”和“證書(shu) ”的真實性?
這一現象,其實提示對類似打著辟穀理念的可疑培訓,治理上要跟上其往線上轉移的步伐,包括平台的責任應該有更清晰的界定。因為(wei) 它們(men) 包裝成各種高大上的名頭在線上平台大肆攬客,不僅(jin) 受眾(zhong) 更廣泛,而且由於(yu) 不需要場地,無需直接接觸,更具備隱蔽性,在責任的界定上也更為(wei) 模糊。特別是在疫情之下,這類線上課程可能受眾(zhong) 更多。所以,類似“XX微課”這樣的知識平台上到底還有多少可疑的乃至違法的培訓課程,確實需要平台和監管部門有更具針對性的摸底。
事實上,這次曝光的辟穀培訓班,在2017年就曾被媒體(ti) 揭露過,並被海澱區相關(guan) 部門查處關(guan) 停。但“停了一段時間後,我們(men) 搬來了通州,就開始準備走線上課程。”這足以反映出,一些“大師”們(men) 也深諳線上轉移之道。所以,對於(yu) 可疑的辟穀培訓借線上路徑卷土重來的趨勢,必須予以足夠警惕,不能讓線上平台成為(wei) 監管盲區。
當然,這類一再死灰複燃的可疑培訓,也再次提醒個(ge) 人需要擦亮眼睛,別輕易被各種看似前衛、神秘實則無效,甚至危害健康的理念所忽悠。(朱昌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